2.3.6质粒的主要种类 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 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 质粒所编 码的功能 产细菌素的质粒 Bacteriocin production 和赋予宿 plasmid 主的表型 效应 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id) 代质粒(Metabolic plasmid) 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
2.3.6 质粒的主要种类 质粒所编 码的功能 和赋予宿 主的表型 效应 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 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 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 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id) 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 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
第二节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1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指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可遗 传的),可自发或诱导产生。 狭义:点突变 基因突变 广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基因突变 野生型(原始性状) 突变型(新性状) 营养缺陷型(株》 1.1突变类型 选择性突变株 抗性突变型(陈) 突变株的表型 条件致死突变型(株】 形杰突变型(株) 非选样性突变株{抗原突变型(株)】 产量交变型(株)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1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指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可遗 传的),可自发或诱导产生。 基因突变 狭义:点突变 广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野生型(原始性状) 基因突变 突变型(新性状) 1.1 突变类型
1.2突变率 每一世代中某一性状发生突变的几率。一般很低, 为10-6-10-9。 1.3基因突变的特点 1、自发性:自发产生突变 2、不对应性:突变性状与原因无对应关系 3、稀有性:几率很低 4、独立性:某基因的突变率不受它基因影响 5、可诱变性:可因诱变剂而大幅提高几率 6、稳定性:突变后性状是稳定的 7、可逆性:可正向突变也可回复突变
1.2 突变率 每一世代中某一性状发生突变的几率。一般很低, 为10-6 -10-9 。 1.3 基因突变的特点 1、自发性:自发产生突变 2、不对应性:突变性状与原因无对应关系 3、稀有性:几率很低 4、独立性:某基因的突变率不受它基因影响 5、可诱变性:可因诱变剂而大幅提高几率 6、稳定性:突变后性状是稳定的 7、可逆性:可正向突变也可回复突变
1.4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 野生型 突变型 (原始性状) 特定环境 (适应环境的新性状) ◆ 驯化 定向 筛选 突变的原因 变异 三个经典实验 证明突变是自发产生 变量实验 的,并且突变的性状 涂布实验 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 无直接对应关系。 影印实验
1.4 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 三个经典实验 变量实验 涂布实验 影印实验 证明突变是自发产生 的,并且突变的性状 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 无直接对应关系。 野生型 (原始性状) 特定环境 突变型 (适应环境的新性状) 驯化 定向 变异 筛选 ? ? ? 突变的原因 ?
1.5基因突变及其机制 转顶,A+G,T+C 政卷背换 AT,A++C 衣变 GeC,G-T 移鸿笑生 缺火:ABC AR个ABCH 添加:ABC A BCAB 缺大:ahc h时jk10 重复:abcabc def 诊加 基因突变 插人:ahepor def. 易位(传來:bcp平i 到:abefed ghi 白发笑变
1.5 基因突变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