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关于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 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 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 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 精神,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 1953年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中国)哥白尼(波兰) 莎士比亚(英)但丁(意大利) 关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 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 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二、基础积累 1.识字记音 苗裔()孟陬()辟芷()宿()莽骐()骥()驰骋 2.识记字形。 孟陬苗裔嘉名骐骥皇舆弃秽险隘幽昧谗言驰骋 通假字 1.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四、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一、文学常识 关于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 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 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 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 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 精神,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 1953 年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中国) 哥白尼(波兰) 莎士比亚(英) 但丁(意大利) 关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 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 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二、基础积累 1.识字记音。 苗裔( ) 孟陬( ) 辟芷( ) 宿( )莽 骐( )骥( ) 驰骋 ( ) 2.识记字形。 孟陬 苗裔 嘉名 骐骥 皇舆 弃秽 险隘 幽昧 谗言 驰骋 三、通假字 1.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四、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特殊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 2、肇锡余以嘉名 六、夯实基础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该词语 (1)苗裔 (2)孟陬 揆肇重 (7)辟芷 (8)汩: 塞: ①D骐骥: 2、辨析下列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①惟庚寅吾以降 ②肇锡余以嘉名 ③又重之以修能 ④纫秋兰以为佩 ⑤乘骐骥丛驰骋兮 ⑥长太息以掩涕兮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 ②又重之以修能 ③恐年岁之不吾与 ④夕揽洲之宿莽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特殊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 2、肇锡余以嘉名 六、夯实基础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该词语 ⑴ 苗裔: ⑵ 孟陬: ⑶ 揆: ⑷ 肇: ⑸ 重: ⑹ 扈: ⑺ 辟芷: ⑻ 汩: ⑼ 搴: ⑽ 阰: ⑾ 骐骥: 2、辨析下列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① 惟庚寅吾以降 ② 肇锡余以嘉名 ③ 又重之以修能 ④ 纫秋兰以为佩 ⑤ 乘骐骥以驰骋兮 ⑥ 长太息以掩涕兮 ① 帝高阳之苗裔兮 ② 又重之以修能 ③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④ 夕揽洲之宿莽
⑤恐美人之迟暮 3、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①惟庚寅吾以降 译 ②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 ③又申之以揽苣 译文: [阅读能力迁移训练] 1、朗读屈原《离骚》结尾"乱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离骚(节选)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注解:彭咸:传说是殷代贤臣,因为讽谏君主不被听从,投水自尽。 (1)解释下列词语 故都:美政: (2)"国无人莫我知兮〃一句属什么句式类型,试解释这一诗句 (3)翻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一句。 (4)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阅读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
⑤ 恐美人之迟暮 3、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① 惟庚寅吾以降 译文: ② 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文: ③ 又申之以揽茞 译文: [阅读能力迁移训练] 1、朗读屈原《离骚》结尾“乱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离骚(节选)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注解:彭咸:传说是殷代贤臣,因为讽谏君主不被听从,投水自尽。 (1)解释下列词语 已: 故都: 美政: (2)“国无人莫我知兮”一句属什么句式类型,试解释这一诗句。 (3)翻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一句。 (4)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阅读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 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汙泥辶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解释下列词语 方正 信 约 廉: 3.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 ②离骚"的含义是: ③屈原用离骚”为其作品命名的原因是: 4.翻译下列语句: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 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③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皤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 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课外拓展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 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 国为民殚精竭智。 2《离骚》中的名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4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表现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6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 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解释下列词语。 方正: 穷: 信 : 约: 微: 廉: 3.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 ②“离骚”的含义是: ③屈原用“离骚”为其作品命名的原因是: 4.翻译下列语句: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 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③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 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课外拓展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 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 国为民殚精竭智。 2《离骚》中的名句: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4 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 表现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6 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7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离骚》复习教案 关注文本 引导学生复习课文,背诵课 二、检査学生课文复习情况, 解决学案 文学常识 关于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 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 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 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 精神,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 1953年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中国)哥白尼(波兰) 莎士比亚(英)但丁(意大利) 关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 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ν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 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基础积累 1识字记音 苗裔(yi)孟陬(zu)辟芷(zhi)宿(su)莽骐(q)骥〔j)驰骋( cheng) 2.识记字形。 孟陬苗裔嘉名骐骥皇舆弃秽险隘幽昧谗言驰骋 通假字 1.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锡"同赐″,赐给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辟”同"僻″,偏僻
7 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离骚》复习教案 关注文本 一、引导学生复习课文,背诵课文。 二、检查学生课文复习情况。 解决学案 一、文学常识 关于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 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 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 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 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 精神,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 1953 年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中国) 哥白尼(波兰) 莎士比亚(英) 但丁(意大利) 关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 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 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二、基础积累 1.识字记音。 苗裔(yì) 孟陬(zōu) 辟芷(zhǐ) 宿(sù)莽 骐(qí)骥(jì) 驰骋(chěng) 2.识记字形。 孟陬 苗裔 嘉名 骐骥 皇舆 弃秽 险隘 幽昧 谗言 驰骋 三、通假字 1.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锡”同“赐”,赐给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辟”同“僻”,偏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