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充通 SHANGHAI JIAO TO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城函〔2014)27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指南一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构建(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交通委、市政市容委、园 林绿化局、水务局,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市容园林委、水务局,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绿化市容局、水务局,重庆市城乡建 委、市政管委、园林局,海南省水务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 局: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 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 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我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 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 各地结合实际,参照本技术指南,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我部
上游充通大¥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 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 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 复杂性和长期性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 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 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 复杂性和长期性。 概念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发达国家针对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带来的内劳频发、 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经历一系 列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顺应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如低影响开 发和绿色基础设施。 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 的水文循环特征。绿色基础设施利用和模仿自然的进程来渗透、通过 植物或蒸腾作用重新让水返回环境、或者是在暴雨、地表径流等产生的 地方重新利用它们。 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基础设施分别从功能和结构的初衷出发,在雨 洪管理领域实现了交叉,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技 术支撑
发达国家针对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带来的内涝频发、 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经历一系 列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顺应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如低影响开 发和绿色基础设施。 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 的水文循环特征。绿色基础设施利用和模仿自然的进程来渗透、通过 植物或蒸腾作用重新让水返回环境、或者是在暴雨、地表径流等产生的 地方重新利用它们。 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基础设施分别从功能和结构的初衷出发,在雨 洪管理领域实现了交叉,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技 术支撑
上游究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低影响开发 (Low-Impact Development) 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Prince George's County和西北 地区的西雅图、波特兰市共同提出。 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 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减少开发行为活动对场地水文状况的冲击。这是 一种发展中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 广义的低影响开发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Prince George‘s County和西北 地区的西雅图、波特兰市共同提出。 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 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减少开发行为活动对场地水文状况的冲击。这是 一种发展中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 低影响开发(Low-Impact Development)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广义的低影响开发
上游究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绿色基础设施 (Green Infrastructure) 绿色基础设施的相关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其本意内容指的即是1999年提出 的在空间上由网络中心与连接廊道和小型场地组成的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系统。 1)网络中心是指大片的自然区域,它是较少受外界干扰的自然生境; 2)连接廊道是指线性的生态廊道,它将网络中心和小型场地连接起来,对促进生态过程的 流动; 3)小型场地是尺度小于网络中心,是在网络中心或连接廊道无法连通的情况下,为动物迁 移或人类休憩而设立的生态节点。 连接廊道 1999年5月,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 网络中心 《走向可持续的美国一为21世纪的繁荣、机遇 和健康环境》报告中,将G规划确定为社区永续 网络中心 小型场地 连接廊道 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纽约市在2010年正式公布 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逐步建立了相应的管 连接廊道 理机构;马里兰州的州政府在五年内拨款1.45 网络中心 亿美元来保护G引
1999年5月,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 《走向可持续的美国——为21世纪的繁荣、机遇 和健康环境》报告中,将GI规划确定为社区永续 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纽约市在2010年正式公布 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逐步建立了相应的管 理机构;马里兰州的州政府在五年内拨款 1.45 亿美元来保护GI。 绿色基础设施的相关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其本意内容指的即是1999年提出 的在空间上由网络中心与连接廊道和小型场地组成的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系统。 1)网络中心是指大片的自然区域,它是较少受外界干扰的自然生境; 2)连接廊道是指线性的生态廊道,它将网络中心和小型场地连接起来,对促进生态过程的 流动; 3)小型场地是尺度小于网络中心,是在网络中心或连接廊道无法连通的情况下,为动物迁 移或人类休憩而设立的生态节点。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