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中学2012年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卷 、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1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初秋之夜,是那样的tian 静而美丽。明月犹如银盘,悬挂高空, zh a n 蓝色的夜幕中,几颗星星羞qie 地眨着眼睛。凉风阵阵, 使人觉得格外舒适、qie」 意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4分) 才书学浅不辱使命中流底柱有例可援侃侃而谈深居简出 心灰意冷冲耳不闻毕恭毕敬万恶不赦分庭抗礼急不遐择 错别字 改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一”那天大润发超市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C桂林山水甲天下,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让人流连忘返 D各种各样的学习辅导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9分) (1)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病树前头万木春。浏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5)唐诗能厚实我们的人生底蕴,锻造我们的人格魅力:奋进时,须拼搏,杜 甫《望岳》鼓励你:“会当凌绝顶, ”;离别时,莫惆怅,王勃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安慰你:“海内存知己, ”;受挫时:,须 坚强,李白在《行路难》中告诉你: 直挂云帆济沧海。” 5、名著阅读。(4分) (1)《西游记》中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他曾自 称 ”,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2分) (2)“……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几番番春秋冬夏, 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是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请结合你阅读《西游记》的感悟,谈谈 你对“路在脚下”的理解。(2分)
乐清中学 2012 年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1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初秋之夜,是那样的 tián 静而美丽。明月犹如银盘,悬挂高空, zhàn 蓝色的夜幕中,几颗星星羞 qiè 地眨着眼睛。凉风阵阵, 使人觉得格外舒适、qiè 意。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4 分) 才书学浅 不辱使命 中流底柱 有例可援 侃侃而谈 深居简出 心灰意冷 冲耳不闻 毕恭毕敬 万恶不赦 分庭抗礼 急不遐择 错别字 改正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五一”那天大润发超市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 B 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 ....了。 C 桂林山水甲天下,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让人流连忘返 ....。 D 各种各样的学习辅导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 ....的程度。 4、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9 分) 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⑵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⑶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⑷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⑸唐诗能厚实我们的人生底蕴,锻造我们的人格魅力:奋进时,须拼搏,杜 甫《望岳》鼓励你:“会当凌绝顶, ”;离别时,莫惆怅,王勃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安慰你:“海内存知己, ”;受挫时,须 坚强,李白在《行路难》中告诉你:“ ,直挂云帆济沧海。” 5、名著阅读。(4 分) ⑴《西游记》中唐憎的大徒弟孙悟空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他曾自 称“ ”,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 。(2 分) ⑵“……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几番番春秋冬夏,一 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是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请结合你阅读《西游记》的感悟,谈谈 你对“路在脚下”的理解。(2 分)
6、综合性学习(7分) 眼下,微博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班级开展“今天, 你微博了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林博同学从网上搜索到以下三则材料,请你根据材料所述,总结一下微博的 特点。(2分) 材料-: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Twitter (美国最早的微博)在约14时35分33秒就披露了这一震撼性的 消息,其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甚至超越传统的新闻媒体。 材料二:“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 平线上。”微博客的出现,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 舞台。 材料三:从一名学生尝试网上开博提高阅读写作水平,到厦门市2万多名 中小学生集体开博,互相交流读书学习心得,厦门“文明小博客 蔚然成风 (2)厦门在推行“文明小博客”期间一直饱受争议。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 势,抵制网络污染,请你为班级设计一条“文明上网”的标语,要求至少用上 种修辞。(2分) (3)今年5月8日,是第63个“世界微笑日”,学校决定举行“最美的微笑” 微博大赛,请你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参赛微博,记录下你心中最美的微笑。(3 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坚持不必到底(14分) ①一只蚂蚁沿着光溜溜的瓷砖墙往上爬。一次又一次,它摔了下来;一次又 次,它又执著地努力向上爬去。一个人看到这一幕后感慨道:“多么坚强勇敢 的蚂蚁,失败了毫不气馁,继续向目标努力。”另一个人看到后感叹道:“多 么愚蠢可怜的蚂蚁,简直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能到达目 的地。” ②面对生命里不期而遇的挫折,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沿着既定的路继 续走下去,不屈不挠;一是当道路堵塞时,换一个方向实现生命的突围。对前者, 我们曾奉献过太多的掌声;对后者,我们常冷嘲热讽,说这样的人是懦夫,他 们只知道投机取巧。然而,生活一次又一次用铁的事实嘲笑了我们的偏执与无知 它一次次地让后者品尝成功的甘甜。 ③18世纪,天花这个可怕的瘟疫在整个欧洲蔓延,还被勘探者、探险家和 殖民者传播到了美洲,人们因为天花难以遏制的传染而惶恐。英国著名医生爱德
6、综合性学习(7 分) 眼下,微博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班级开展“今天, 你微博了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⑴林博同学从网上搜索到以下三则材料,请你根据材料所述,总结一下微博的 特点。(2 分) 材料一: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Twitter (美国最早的微博)在约 14 时 35 分 33 秒就披露了这一震撼性的 消息,其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甚至超越传统的新闻媒体。 材料二:“在微博客上,140 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 平线上。”微博客的出现,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 舞台。 材料三:从一名学生尝试网上开博提高阅读写作水平,到厦门市 2 万多名 中小学生集体开博,互相交流读书学习心得,厦门“文明小博客” 蔚然成风。 ⑵厦门在推行“文明小博客”期间一直饱受争议。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 势,抵制网络污染,请你为班级设计一条“文明上网”的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 种修辞。(2 分) ⑶今年 5 月 8 日,是第 63 个“世界微笑日”,学校决定举行“最美的微笑” 微博大赛,请你写一段不少于 80 字的参赛微博,记录下你心中最美的微笑。(3 分) 二、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坚持不必到底(14 分) ①一只蚂蚁沿着光溜溜的瓷砖墙往上爬。一次又一次,它摔了下来;一次又 一次,它又执著地努力向上爬去。一个人看到这一幕后感慨道:“多么坚强勇敢 的蚂蚁,失败了毫不气馁,继续向目标努力。”另一个人看到后感叹道:“多 么愚蠢可怜的蚂蚁,简直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能到达目 的地。” ②面对生命里不期而遇的挫折,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沿着既定的路继 续走下去,不屈不挠;一是当道路堵塞时,换一个方向实现生命的突围。对前者, 我们曾奉献过太多的掌声;对后者,我们常冷嘲热讽,说这样的人是懦夫,他 们只知道投机取巧。然而,生活一次又一次用铁的事实嘲笑了我们的偏执与无知 ——它一次次地让后者品尝成功的甘甜。 ③18 世纪,天花这个可怕的瘟疫在整个欧洲蔓延,还被勘探者、探险家和 殖民者传播到了美洲,人们因为天花难以遏制的传染而惶恐。英国著名医生爱德
华·琴纳忙于解决天花这个难题,他研究了许多病例,仍未找到可行的治疗办法。 后来,他把思路放到了那些未染上天花的人身上,最后终于从挤奶女工手上提取 微量牛痘疫苗,接种到一位8岁男童的胳膊上。一个月以后的试验结果证明,他 找到了抵御天花的武器。琴纳由此而成为“天花疫苗接种的先驱”、“免疫学之 父 ④其实,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当我们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时为何不换 一种思路呢?一条道走到黑往往不是明智之举,“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换 个方向,拐一个弯儿,你就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困境往往意 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关键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机遇的那双慧眼 ⑤坚持不必到底,有多少坚持配得永远,又有多少永远值得坚持?人的一生 想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当无法拥有时,我们应该学会而且必须学会放弃。选择 放弃,需要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是对人生的透彻和一种超然的境界。 ⑥生活要求我们学会争取,也要求我们学会放弃;要求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坚 持,也要求我们在另一些事情上退让。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最终什么也不会得 到 ⑦坚持不必到底,我们既要坚持该坚持的,又要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 的是执著,坚持不该坚持的是无知;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懦弱,不放弃该放弃的愚 蠢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23期) 7、文章第①段从蚂蚁的事例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9、文章在第③段用了一个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请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10、人们常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而作者却独辟蹊径,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我在寻找那片野花(17分) ①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家境贫寒,她衣着破烂,夏天 总穿短裤,是捡哥哥剩下的。 ②我和她同期加入少先队。那时候,入队仪式很庄重。新队员的红领中,是 提前交了钱买下的。荞说她没有钱,哥哥已超龄退队,她可用哥哥的旧领中。授 巾的仪式那天,当辅导员用托盘把新领巾呈到校长手中时,就提醒校长记得把 托盘里的那条旧领巾分给她。 ③A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 仿佛混入的灰鲫,落寂孤独
华·琴纳忙于解决天花这个难题,他研究了许多病例,仍未找到可行的治疗办法。 后来,他把思路放到了那些未染上天花的人身上,最后终于从挤奶女工手上提取 微量牛痘疫苗,接种到一位 8 岁男童的胳膊上。一个月以后的试验结果证明,他 找到了抵御天花的武器。琴纳由此而成为“天花疫苗接种的先驱”、“免疫学之 父”。 ④其实,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当我们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时为何不换 一种思路呢?一条道走到黑往往不是明智之举,“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换 一个方向,拐一个弯儿,你就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困境往往意 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关键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机遇的那双慧眼。 ⑤坚持不必到底,有多少坚持配得永远,又有多少永远值得坚持?人的一生 想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当无法拥有时,我们应该学会而且必须学会放弃。选择 放弃,需要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是对人生的透彻和一种超然的境界。 ⑥生活要求我们学会争取,也要求我们学会放弃;要求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坚 持,也要求我们在另一些事情上退让。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最终什么也不会得 到。 ⑦坚持不必到底,我们既要坚持该坚持的,又要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 的是执著,坚持不该坚持的是无知;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懦弱,不放弃该放弃的愚 蠢。 (选自《青年博览》2010 年第 23 期) 7、文章第①段从蚂蚁的事例写起,有什么作用?(3 分) 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 分) 9、文章在第③段用了一个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请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10、人们常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而作者却独辟蹊径,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4 分) (二)我在寻找那片野花(17 分) ①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家境贫寒,她衣着破烂,夏天 总穿短裤,是捡哥哥剩下的。 ②我和她同期加入少先队。那时候,入队仪式很庄重。新队员的红领巾,是 提前交了钱买下的。荞说她没有钱,哥哥已超龄退队,她可用哥哥的旧领巾。授 巾的仪式那天,当辅导员用托盘把新领巾呈到校长手中时,就提醒校长记得把 托盘里的那条旧领巾分给她。 ③A 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 仿佛混入的灰鲫,落寂孤独
④校长可能不曾听淸这句格外的交待,走到荞的面前时,随手把一条新领巾 分给了她。我看到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 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 ⑤那个交了新红领巾的钱,却分到一条旧红领巾的女孩,委屈至极。刚一散 会,就怒气冲冲地跑到荞跟前,一把扯住荞的红领中说:“这是我的!你还给我!” 领巾是一个活结,被女孩拽住一股猛挣,就系死了,好似一条绞索,把荞勒得眼 珠凸起,喘不过气来。大伙扑上拉开她俩。荞满眼都是泪花,窒息得直咳嗽。 ⑥我们都觉得那女孩太霸道了。荞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了 它的主人。把旧领中系好,默默地走了。 ⑦后来我问荞,她那样对你,你就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中啊,我 能想通 ⑧毕业的时候,荞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境艰难,只考了 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荞以后的路,就一直在贫困的底层挣 ⑨荞是一家印刷厂的女工。早几年,厂子还开工时,她送过我一本交通地图。 说是厂里总是印账簿一类的东西,一般人用不上的。碰上一回印地图,她赶紧 给我留了一册,想我有时外出,或许会用得着。说真的,正因为常常外出,各式 地图我很齐备。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地收下了她的馈赠。我知道,这是她能拿得出 的最好的礼物了。 ⑩一次聚会,荞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工厂宣布破产。她成了下岗女工。她的 丈夫出了车祸,伤了腿,从此吃不得重力。儿子得了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 白。她在几地连做小时工,十分奔波辛苦。这次刚好到这边打工,于是抽空和老 同学见见面。我们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握着她的手。B她的掌上有很多毛刺, 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 1半小时后,荞要走了。同学们推我送送她。我打了一辆车,送她去干活的 地方。本想在车上,多问问她的近况,又怕伤了她的尊严。正斟酌为难时,她突 然叫起来:“你看!你快看!” 2)窗外是城乡交界部的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毫无风景。我不解 地问,你要我看什么呢? (3荞很开心地说,我要你看路边的那一片野花啊。每天我从这里过的时候, 都要寻找它们。我知道它们哪天张开叶子,哪天抽出花茎,在哪天早晨,突然就 开了……我每天都向它们问好呢?
④校长可能不曾听清这句格外的交待,走到荞的面前时,随手把一条新领巾 分给了她。我看到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 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 ⑤那个交了新红领巾的钱,却分到一条旧红领巾的女孩,委屈至极。刚一散 会,就怒气冲冲地跑到荞跟前,一把扯住荞的红领巾说:“这是我的!你还给我!” 领巾是一个活结,被女孩拽住一股猛挣,就系死了,好似一条绞索,把荞勒得眼 珠凸起,喘不过气来。大伙扑上拉开她俩。荞满眼都是泪花,窒息得直咳嗽。 ⑥我们都觉得那女孩太霸道了。荞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了 它的主人。把旧领巾系好,默默地走了。 ⑦后来我问荞,她那样对你,你就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巾啊,我 能想通。 ⑧毕业的时候,荞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境艰难,只考了 一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荞以后的路,就一直在贫困的底层挣 扎。 ⑨荞是一家印刷厂的女工。早几年,厂子还开工时,她送过我一本交通地图。 说是厂里总是印账簿一类的东西,一般人用不上的。碰上一回印地图,她赶紧 给我留了一册,想我有时外出,或许会用得着。说真的,正因为常常外出,各式 地图我很齐备。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地收下了她的馈赠。我知道,这是她能拿得出 的最好的礼物了。 ⑩一次聚会,荞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工厂宣布破产。她成了下岗女工。她的 丈夫出了车祸,伤了腿,从此吃不得重力。儿子得了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 白。她在几地连做小时工,十分奔波辛苦。这次刚好到这边打工,于是抽空和老 同学见见面。我们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握着她的手。B 她的掌上有很多毛刺, 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 ⑾半小时后,荞要走了。同学们推我送送她。我打了一辆车,送她去干活的 地方。本想在车上,多问问她的近况,又怕伤了她的尊严。正斟酌为难时,她突 然叫起来:“你看!你快看!” ⑿窗外是城乡交界部的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毫无风景。我不解 地问,你要我看什么呢? ⒀荞很开心地说,我要你看路边的那一片野花啊。每天我从这里过的时候, 都要寻找它们。我知道它们哪天张开叶子,哪天抽出花茎,在哪天早晨,突然就 开了……我每天都向它们问好呢?
14我一眼看去,野花已风驰电掣地闪走了,看到的只是荞的脸,憔悴之中有 了花一样的神采。于是,我那颗久久悬起的心,稳稳地落下了。我不再问她任何 具体的事情,彼此已是相知。人的一生,谁知有 多少艰涩在等着我们?C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之后,还在寻找一片不知名的野 花,问候着它们。我知道在她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 征程的霜雪和苦难。 15此后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选自《写给女儿们的散文》) 11、本文讲述了关于“荞”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写出三件 即可)(3分) 12、揣摩文中划线的语句,回答: (1)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任一角度,结合 语境进行评点。(3分)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C句中加点的“重重风雨”一词的理解。(3分) 13、寻找一片野花的“荞”,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美丽。从文章的描写中,你感受 到“荞”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4、“荞”经历了重重风雨,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 征程的霜雪和苦难。”面对生活,我们该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请你结合文章 内容及你的生活感悟谈谈。(5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徳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 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 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 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 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 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选自《戴 东原先生年谱》)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②是年:指 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③就傅:跟随老师④为:是⑤非常:不寻常
⒁我一眼看去,野花已风驰电掣地闪走了,看到的只是荞的脸,憔悴之中有 了花一样的神采。于是,我那颗久久悬起的心,稳稳地落下了。我不再问她任何 具体的事情,彼此已是相知。人的一生,谁知有 多少艰涩在等着我们?C 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 ....之后,还在寻找一片不知名的野 花,问候着它们。我知道在她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 征程的霜雪和苦难。 ⒂此后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 (选自《写给女儿们的散文》) 11、本文讲述了关于“荞”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写出三件 即可)(3 分) 12、揣摩文中划线的语句,回答: ⑴从 A、B 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任一角度,结合 语境进行评点。(3 分) ⑵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 C 句中加点的“重重风雨”一词的理解。(3 分) 13、寻找一片野花的“荞”,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美丽。从文章的描写中,你感受 到“荞”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14、“荞”经历了重重风雨,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 征程的霜雪和苦难。”面对生活,我们该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请你结合文章 内容及你的生活感悟谈谈。(5 分) 三、文言文阅读(18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 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 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 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 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 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选自《戴 东原先生年谱》)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②是年:指 戴震十岁这年,即 1733 年。 ③就傅:跟随老师 ④为:是 ⑤非常: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