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有Tc细胞参与 B.有巨噬细胞提呈抗原 C.有活化的CD4ThI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D.有Th活化的第一信号存在 E.有T活化的第二信号存在 6.CD4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中,能激活巨噬细胞的是 A.IFN-Y B.IL-2 C.TGF-B D.M-CSF E.IL-10 7.初次应答时,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主要是 A.BCR识别抗原肽-HCI类分子复合物 B.BCR识别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 C.B细胞上的CD40与Th细胞上的CD4OL结合 D.B细胞上的B7与Th细胞上的CD28结合 E.BCR与抗原结合 8.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抗体产生的诱导期长 B.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 C.抗体主要是IgMD.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 E.TD抗原和TI抗原都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 9.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产生的抗体亲和力高 B.抗体产生慢,诱导期长 C.抗体滴度较高D.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E.抗体产生维持时间长 1O.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 A.受HC-【类分子的限制性 B.受HC-Ⅱ类分子的限制性 C.主要识别抗原的线性表位 D.直接识别外源性抗原 E.受HC样分子的限制 11.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APC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B.T、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D.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12.在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Th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C限制 B。B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 C.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的受体结合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之一 D.HC分子与外来抗原肽复合物是启动T活化的信号 E.Ig的类别转换不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 13。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 调理作用B.ADCC C.迟发型超敏性炎症反应D.中和作用 E.活化补体介导的溶菌及溶病毒作用 14.关于APC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将外源性抗原处理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呈递给CD4Th细胞 B。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C.分泌L-一1等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活化 D.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均需通过专职性APC处理和递呈 E.将内源性抗原处理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递呈给CD8Tc细胞 15。关于B细胞的活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BCR识别抗原无HC限制性 B.Iga、IgB能传递抗原识别信号 C.活化Th与B细胞间的黏附分子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D.CD40与CD4OL结合能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E.活化Th细胞分泌L-4、5、6参与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16。作为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的抗原是 A高浓度T1-1型抗原 B.低浓度T1-1型抗原 C.T1-2型抗原 D.高浓度TD-AgE.低浓度TD-Ag 17.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 A.肌肉注射B.腹腔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E.静脉注 18。最易诱导耐受的时期是 A.胚胎期 B.新生期 C.儿童期 D.青年期 E.老年期 19。下列哪项属于天然耐受现象? A机体对改变的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B.机体对任何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 C.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D.机体对非己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 E.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能力降低 20。B细胞耐受有何特点?
A.有Tc 细胞参与 B.有巨噬细胞提呈抗原 C.有活化的CD4 + Th1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D.有Th活化的第一信号存在 E.有Th活化的第二信号存在 6.CD4 + 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中,能激活巨噬细胞的是 A.IFN-γ B.IL-2 C.TGF-β D.M-CSF E.IL-10 7.初次应答时,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主要是 A.BCR识别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 B.BCR识别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 C.B细胞上的CD40与Th细胞上的CD40L结合 D.B细胞上的B7与Th细胞上的CD28结合 E.BCR与抗原结合 8.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抗体产生的诱导期长 B.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 C.抗体主要是IgM D.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 E.TD抗原和TI抗原都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 9.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产生的抗体亲和力高 B.抗体产生慢,诱导期长 C.抗体滴度较高 D.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 E.抗体产生维持时间长 10.B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 A.受MHC-Ⅰ类分子的限制性 B.受MHC-Ⅱ类分子的限制性 C.主要识别抗原的线性表位 D.直接识别外源性抗原 E.受MHC样分子的限制 11.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APC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B.T、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D.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12.在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Th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B.B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 C.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的受体结合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之一 D.MHC分子与外来抗原肽复合物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 E.Ig的类别转换不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 13.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 调理作用 B.ADCC C.迟发型超敏性炎症反应 D.中和作用 E.活化补体介导的溶菌及溶病毒作用 14.关于APC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将外源性抗原处理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呈递给CD4 + Th细胞 B.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C.分泌IL-1等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活化 D.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均需通过专职性APC处理和递呈 E.将内源性抗原处理成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递呈给CD8 + Tc细胞 15.关于B细胞的活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BCR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 B.Igα、Igβ能传递抗原识别信号 C.活化Th与B细胞间的黏附分子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D.CD40与CD40L结合能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E.活化Th细胞分泌IL-4、5、6参与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16.作为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的抗原是 A.高浓度TI-1型抗原 B.低浓度TI-1型抗原 C.TI-2型抗原 D.高浓度TD-Ag E.低浓度TD-Ag 17.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 A.肌肉注射 B.腹腔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 静脉注射 18.最易诱导耐受的时期是 A.胚胎期 B.新生期 C.儿童期 D.青年期 E.老年期 19.下列哪项属于天然耐受现象? A.机体对改变的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B.机体对任何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 C.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D.机体对非己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 E.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能力降低 20.B细胞耐受有何特点?
A耐受产生速度快 B.耐受维持时间较短 C.需低剂量TD-Ag诱导 D.诱导耐受所需抗原量小 E.需低剂量TI-Ag诱导 21。关于免疫耐受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TD-Ag和TI-Ag均可诱导T细胞耐受 B.B细胞可产生低带耐受 C,T细胞具有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 D.T细胞耐受产生速度较B细胞慢 E.T细胞和B细胞产生耐受的情况大致相同 22.胚胎期易于诱导免疫耐受,其原因是 A.免疫系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B.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C.免疫系统尚未发有成熟 D.具有从母体获得的1gG抗体 E.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 23.T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特点是 A.所需诱导时间长B.持续时间短C.可由高剂量TI抗原诱导 D.可由低剂量ID抗原诱导 E.所需抗原量较高 二、名词解释 1、免疫应答 2、免疫耐受 三、问答题 1.简述T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 2.试述抗体产生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及其医学意义。 【参考答案】 1.B2.C 3.D 4.C 5.C6.A7.C8.D 9.B 10.D11.C12.E13.C14.D15.C16.A17.E18.A 19.C20.B21.C22.C 23.D 第八章超敏反应 一、选择题 1.不能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是 A.牛奶 B.植物花粉 C.青霉素D.自身变性IgG分子E.鸡蛋 2.当病人需要注射抗毒素,而又对其过敏时,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先小量注射类毒素,再大量注射抗毒素 B.先用抗过敏药,再注射抗毒素 C.联合注射类毒素和抗毒素 D.脱敏注射 E.先用抗菌药,再注射抗毒素 3.无须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接触性皮炎 C.药物热 D.特应性皮炎 E。血清过敏性休克 4.与Ⅲ川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是 A.抗体 B.补体 C.中性粒细胞 D。血小板 E.CTL 5.特异性结合类风湿因子的是 A.自身IgM分子 B.自身IgG分子 C.变性的自身IgA分子 D.变性的自身IgM分子 E.变性的自身IgG分子 6.参与V型超敏反应的成分是 A.IgG B.IgE C.C5a D.C3a E.CTL 7.类风湿因子的本质是 A.细胞因子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抗体 8.不是【型超敏反应特点的是 A.特异性IgE参与B.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C,常有组织细胞的病理损伤 D.发生快,消退快 E.可有早期相和晚期相反应 9.能使支气管平滑肌发生持久而强烈收缩的物质是 A.前列腺素D)B.白三烯 C.肾上腺素 D.组胺 E.扑尔敏 10.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 A.I型超敏反应 B.Ⅱ、Ⅲ、V型超敏反应 C.I、Ⅱ、Ⅲ、V型超敏反应 D.I、Ⅱ、川型超敏反应 E.Ⅱ、Ⅲ型超敏反应 11.新生儿溶血症最可能发生于 A.R阳性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阳性 B.R阳性母亲首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阳性 C.R阴性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贴阴性 D.R阴性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贴h阳性 E.R阴性母亲首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贴阴性 12.使用青霉素可引起 A.I、V型超敏反应 B.I、Ⅱ、Ⅲ、V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V型超敏反应 E.I、Ⅱ、Ⅲ型超敏反应 13。Ⅲ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A.嗜碱性粒细胞浸润 B.淋巴细胞浸润 C.中性粒细胞浸润 D.单核细胞浸润 E.肥大细胞浸润 14.V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A.单个核细胞浸润 B.中性粒细胞浸润 C.B细胞浸润 D.NK细胞浸润 E.血小板聚集 15.与1gE有高度亲和力的是 A.T细胞 B.B细胞 C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巨噬细胞 16.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于 A【型超敏反应 B.I和Ⅱ型超敏反应均参与 C.川型超敏反应 D.N型超敏反应 E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A.耐受产生速度快 B.耐受维持时间较短 C.需低剂量TD-Ag诱导 D.诱导耐受所需抗原量小 E.需低剂量TI- Ag诱导 21.关于免疫耐受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TD-Ag和TI-Ag均可诱导T细胞耐受 B.B细胞可产生低带耐受 C.T细胞具有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 D.T细胞耐受产生速度较B细胞慢 E.T细胞和B细胞产生耐受的情况大致相同 22.胚胎期易于诱导免疫耐受,其原因是 A.免疫系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B.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C. 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D.具有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 E. 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 23.T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特点是 A.所需诱导时间长 B.持续时间短 C.可由高剂量TI抗原诱导 D.可由低剂量TD抗原诱导 E.所需抗原量较高 二、名词解释 1、免疫应答 2、免疫耐受 三、问答题 1.简述T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 2.试述抗体产生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及其医学意义。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C 6.A 7.C 8.D 9.B 10.D 11.C 12.E 13.C 14.D 15.C 16.A 17.E 18.A 19.C 20.B 21.C 22.C 23.D 第八章 超敏反应 一、选择题 1.不能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A.牛奶 B.植物花粉 C.青霉素 D.自身变性IgG分子 E.鸡蛋 2.当病人需要注射抗毒素,而又对其过敏时,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先小量注射类毒素,再大量注射抗毒素 B.先用抗过敏药,再注射抗毒素 C.联合注射类毒素和抗毒素 D.脱敏注射 E.先用抗菌药,再注射抗毒素 3.无须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接触性皮炎 C.药物热 D.特应性皮炎 E.血清过敏性休克 4.与Ⅲ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是 A. 抗体 B. 补体 C. 中性粒细胞 D.血小板 E.CTL 5.特异性结合类风湿因子的是 A.自身IgM分子 B.自身IgG分子 C.变性的自身IgA分子 D.变性的自身IgM分子 E.变性的自身IgG分子 6.参与Ⅳ型超敏反应的成分是 A.IgG B.IgE C.C5a D.C3a E.CTL 7.类风湿因子的本质是 A.细胞因子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抗体 8.不是Ⅰ型超敏反应特点的是 A.特异性IgE参与 B.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C.常有组织细胞的病理损伤 D.发生快,消退快 E.可有早期相和晚期相反应 9.能使支气管平滑肌发生持久而强烈收缩的物质是 A.前列腺素D 2 B.白三烯 C.肾上腺素 D.组胺 E.扑尔敏 10.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C.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D.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E.Ⅱ、Ⅲ型超敏反应 11.新生儿溶血症最可能发生于 A.Rh阳性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阳性 B.Rh阳性母亲首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阳性 C.Rh阴性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阴性 D.Rh阴性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阳性 E.Rh阴性母亲首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阴性 12.使用青霉素可引起 A.Ⅰ、Ⅳ型超敏反应 B.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C.Ⅰ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13.Ⅲ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A.嗜碱性粒细胞浸润 B.淋巴细胞浸润 C.中性粒细胞浸润 D.单核细胞浸润 E.肥大细胞浸润 14.Ⅳ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A.单个核细胞浸润 B.中性粒细胞浸润 C.B细胞浸润 D.NK细胞浸润 E.血小板聚集 15.与IgE有高度亲和力的是 A.T细胞 B.B细胞 C.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巨噬细胞 16.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Ⅰ和Ⅱ型超敏反应均参与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17.下面球种疾病最可能与半抗原进入体内有关? A.血清病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药物过敏性溶血性贫血 D.肾移植排斥反应 E,血清过敏性休克 18。下列哪种情况不是细胞免疫的结果? A.血管神经性水肿 B.对口红接触过敏 C.肾移植排斥反应 D.对油漆接触过敏 E结核菌素试验 19.输血反应属于 A【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W型超敏反应 E.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二、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 三、问答题 1.简述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几型超敏反应?简述它的发生机制。 2.简述I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参考答案】 1.D2.D3.B4.E5.E6.E 7.E8.C9.B10.D11.D12.B13.C14.A15.C16.E17.C18.A19.B 第八章免疫学应用 一、选择题 1.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毒素 C.胎盘球蛋白 D.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E.糖皮质激素 2.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卡介苗 B.白喉类毒素 C.白喉抗毒素 D.环孢菌素A E.麻疹活疫苗 3.可用于过继免疫的制剂是 A百日咳疫苗 B.脊随灰质炎疫苗 C.破伤风抗毒素 D.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E.雷帕霉素 4.下列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的是 A.脊髓灰质炎疫苗 B.狂犬病疫苗 C.乙脑疫苗 D.百日咳疫苗 E.破伤风类毒素 5.属于自然被动免疫的是 A.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 B.显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 C.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免疫 D.注射抗毒素获得的免疫 E.接种类毒素获得的免疫 6.胎儿经胎盘获得母体内的抗体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过继免疫 7.属于新型疫苗技术的是 A.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 C.DNA疫苗 D.类毒素 E.抗毒素 8.不属于减毒活疫苗特点的是 A.用量小,一般只需接种一次 B.诱导免疫力全面、持久 C.存在毒力返祖的危险 D.免疫缺陷者不宜接科 E安全 二、名词解释 1、疫苗 2、人工主动免疫 3、人工被动免疫 三、问答题 1.比较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1.B 2.C 3.D4.A5.C 6.B 7.c 8.E 第十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结构与维持细菌形态有关? A.细胞壁B.芽胞和细胞壁C.英膜和细胞壁D.细胞膜和细胞壁E,荚膜 2.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在 A细胞膜上B.硫壁酸上C.肽聚糖层上D.外膜上 E.在脂蛋白上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B.脂蛋白C.肽聚糖D.磷壁酸E脂多糖 4.细菌的核酸是 A.RNAB.mRNA C.DNAD.RNA或DNAE.DNA和RNH 5.细菌不染色标本直接镜检,可观察细菌的 A.细胞壁B.质粒C.菌毛D.运动 E芽胞 6.G菌与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 A.聚糖骨架B.四肽侧链C.五肽交联桥 D.B-1,4糖苷键 E.N乙酰胞壁酸 7.关于细菌L型,错误的说法是 A.主要是由肽聚糖结构的缺陷引起的 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 C.需要在高渗透压培养基中分离培养 D.失去致病力 E.革兰染色阴性 8。既能形成英膜又能产生芽胞的细菌是
17.下面哪种疾病最可能与半抗原进入体内有关? A.血清病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药物过敏性溶血性贫血 D.肾移植排斥反应 E.血清过敏性休克 18.下列哪种情况不是细胞免疫的结果? A.血管神经性水肿 B.对口红接触过敏 C.肾移植排斥反应 D.对油漆接触过敏 E.结核菌素试验 19.输血反应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二、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 三、问答题 1.简述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几型超敏反应?简述它的发生机制。 2.简述I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参考答案】 1.D 2.D 3.B 4.E 5.E 6.E 7.E 8.C 9.B 10.D 11.D 12.B 13.C 14.A 15.C 16.E 17.C 18.A 19.B 第八章 免疫学应用 一、选择题 1.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毒素 C.胎盘球蛋白 D.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E.糖皮质激素 2.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卡介苗 B.白喉类毒素 C.白喉抗毒素 D.环孢菌素A E.麻疹活疫苗 3.可用于过继免疫的制剂是 A.百日咳疫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破伤风抗毒素 D.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E.雷帕霉素 4.下列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的是 A.脊髓灰质炎疫苗 B.狂犬病疫苗 C.乙脑疫苗 D.百日咳疫苗 E.破伤风类毒素 5.属于自然被动免疫的是 A.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 B.显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 C.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免疫 D.注射抗毒素获得的免疫 E.接种类毒素获得的免疫 6.胎儿经胎盘获得母体内的抗体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过继免疫 7.属于新型疫苗技术的是 A.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 C.DNA疫苗 D.类毒素 E.抗毒素 8.不属于减毒活疫苗特点的是 A.用量小,一般只需接种一次 B.诱导免疫力全面、持久 C.存在毒力返祖的危险 D.免疫缺陷者不宜接种 E.安全 二、名词解释 1、疫苗 2、人工主动免疫 3、人工被动免疫 三、问答题 1.比较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C 6.B 7.C 8.E 第十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结构与维持细菌形态有关? A.细胞壁 B.芽胞和细胞壁 C.荚膜和细胞壁 D.细胞膜和细胞壁 E.荚膜 2.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在 A.细胞膜上 B. 磷壁酸上 C.肽聚糖层上 D.外膜上 E.在脂蛋白上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脂蛋白 C.肽聚糖 D.磷壁酸 E.脂多糖 4.细菌的核酸是 A.RNA B.mRNA C.DNA D.RNA或DNA E.DNA和RNA 5.细菌不染色标本直接镜检,可观察细菌的 A.细胞壁 B.质粒 C.菌毛 D.运动 E.芽胞 6.G +菌与G -菌的细胞壁肽聚糖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 A.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β-1,4糖苷键 E.N-乙酰胞壁酸 7.关于细菌L型,错误的说法是 A.主要是由肽聚糖结构的缺陷引起的 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 C.需要在高渗透压培养基中分离培养 D.失去致病力 E.革兰染色阴性 8.既能形成荚膜又能产生芽胞的细菌是
A肺炎链球菌B.破伤风梭菌C.炭疽芽胞杆菌 D.链球菌 E.枯草芽胞杆菌 9.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主要是 A鞭毛B.细胞壁 C.芽胞D.性菌毛 E普通菌毛 10.关于细菌细胞膜正确的是 A.是位于细胞壁内侧的半透性膜B.不含胆固醇 C.含有呼吸酶D。含有参与物质转运的蛋白E.。以上都对 11.参与细菌分裂的结构是 A.质粒B.荚膜C.中介体D.菌毛E.鞭毛 12.细菌的质粒是 A.染色体外的蛋白质B.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C.细胞质中的酶 D.细胞质中的包涵体E.细胞质中的营养颗粒 二、名词解释 1、L型细菌 2、质粒 三、问答题 1.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有何不同? 2.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A 2.D3.C 4.E5.D6.C7.D8.c9.E10.E11.C12.B 第十一章细菌的生理 一、选择题 1.细菌生长的稳定期 A.细茵的繁殖数和死亡数几乎相等 B.细菌的代谢速度最快 C细菌不形成芽胞 D.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较典型 E.细菌繁殖最快 2.下列细菌生化反应中,用于检测靛基质的试验是: A.甲基红试验B.尿素酶试验C.枸懒酸盐利用试验 D.明哚试验 E.VP试验 3.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S、R型菌落B.肉眼可见C.某些带有颜色 D.由一个细菌形成E.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形成 4.兼性厌氧菌耐受超氧化物的原因是 A.缺乏细胞色素氧化酶B.含有细胞色素氧化酶 C.缺乏过氧化物酶D。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触酶 E.不能产生超氧阴离子 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形成芽胞B.出芽繁殖C.二分裂 D.宿主细胞内复制E.有丝分裂 6.转种细菌最好选用细菌生长繁殖的 A.对数生长期B.稳定期C.衰退期D.迟缓期E.以上都可以 二、名词解释 1、菌落 2、菌苔 3、热原质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2.D3.E4.D5.C6.A 第十二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一、选择题 1.消毒的含义是指 A.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B.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C.物体中无活菌存在D.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E.以上都不是 2.杀死芽胞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A.煮沸5minB.紫外线照射C.高压蒸气灭菌 D.干烤灭菌 E.巴氏消毒 3。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A.食物中毒B.菌群失调症C.过敏性反应 D.细菌性掬疾 E.消化不良 4.肠道正常菌群包括 A.炭疽芽胞杆菌B.布氏杆菌C.副溶血性弧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破伤风梭菌 5.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 A.细菌繁殖体完全被消灭B.细菌菌毛蛋白变性C.芽胞被完全杀死 D.鞭毛蛋白被破坏E.病原微生物被杀灭 6.紫外线可以杀灭细菌主要依赖于 A.破杯细胞壁B.干扰蛋白质合成C.损伤细胞膜 D.损伤DNAE.破坏细菌酶系统 二、名词解释 1、消毒 2、灭菌
A.肺炎链球菌 B.破伤风梭菌 C.炭疽芽胞杆菌 D.链球菌 E.枯草芽胞杆菌 9.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主要是 A.鞭毛 B.细胞壁 C.芽胞 D.性菌毛 E.普通菌毛 10.关于细菌细胞膜正确的是 A.是位于细胞壁内侧的半透性膜 B.不含胆固醇 C.含有呼吸酶 D.含有参与物质转运的蛋白 E.以上都对 11.参与细菌分裂的结构是 A.质粒 B.荚膜 C.中介体 D.菌毛 E.鞭毛 12.细菌的质粒是 A.染色体外的蛋白质 B.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C.细胞质中的酶 D.细胞质中的包涵体 E.细胞质中的营养颗粒 二、名词解释 1、L型细菌 2、质粒 三、问答题 1.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有何不同? 2.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A 2.D 3.C 4.E 5.D 6.C 7.D 8.C 9.E 10.E 11.C 12.B 第十一章 细菌的生理 一、选择题 1.细菌生长的稳定期 A.细菌的繁殖数和死亡数几乎相等 B.细菌的代谢速度最快 C.细菌不形成芽胞 D.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较典型 E.细菌繁殖最快 2.下列细菌生化反应中,用于检测靛基质的试验是: A.甲基红试验 B.尿素酶试验 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D.吲哚试验 E.VP试验 3.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S、R型菌落 B.肉眼可见 C.某些带有颜色 D.由一个细菌形成 E.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形成 4.兼性厌氧菌耐受超氧化物的原因是 A.缺乏细胞色素氧化酶 B.含有细胞色素氧化酶 C.缺乏过氧化物酶 D.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触酶 E.不能产生超氧阴离子 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形成芽胞 B.出芽繁殖 C.二分裂 D.宿主细胞内复制 E.有丝分裂 6.转种细菌最好选用细菌生长繁殖的 A.对数生长期 B.稳定期 C.衰退期 D.迟缓期 E.以上都可以 二、名词解释 1、菌落 2、菌苔 3、热原质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D 3.E 4.D 5.C 6.A 第十二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一、选择题 1.消毒的含义是指 A.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B.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C.物体中无活菌存在 D.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E.以上都不是 2.杀死芽胞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A.煮沸5min B.紫外线照射 C.高压蒸气灭菌 D.干烤灭菌 E.巴氏消毒 3.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A.食物中毒 B.菌群失调症 C.过敏性反应 D.细菌性痢疾 E.消化不良 4.肠道正常菌群包括 A.炭疽芽胞杆菌 B.布氏杆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破伤风梭菌 5.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 A.细菌繁殖体完全被消灭 B.细菌菌毛蛋白变性 C.芽胞被完全杀死 D.鞭毛蛋白被破坏 E.病原微生物被杀灭 6.紫外线可以杀灭细菌主要依赖于 A.破坏细胞壁 B.干扰蛋白质合成 C.损伤细胞膜 D.损伤DNA E.破坏细菌酶系统 二、名词解释 1、消毒 2、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