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建模方法:进一步分类 软系统方法 涉及整个组织,从各个不同视点分析问题 产生不止规格说明,还包括:组织结构修改计划、任务结构、目的、以及对环 境的理解 ■例子:SSM、ISAC 基于知识的方法 利用知识表示框架建立可执行的领域模型,包括静态和动态方面 例子:RML、 Requirements apprentice、 Nature 目的论方法 需求实际上就是目标,所以要为目标层次建模 关心“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如何”的问题 用情景作为目标怎样能够被满足的具体例子 例子:KAOS、Ⅰ*、 CREWS
企业建模方法:进一步分类 软系统方法 ◼ 涉及整个组织,从各个不同视点分析问题 ◼ 产生不止规格说明,还包括:组织结构修改计划、任务结构、目的、以及对环 境的理解 ◼ 例子:SSM、ISAC 基于知识的方法 ◼ 利用知识表示框架建立可执行的领域模型,包括静态和动态方面 ◼ 例子:RML、Requirements Apprentice、Nature 目的论方法 ◼ 需求实际上就是目标,所以要为目标层次建模 ◼ 关心“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如何”的问题 ◼ 用情景作为目标怎样能够被满足的具体例子 ◼ 例子:KAOS、I*、CREWS、…
模型的形式 自然语言形式 绝对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 能选择各种不同的概念框架一 非常难以捕获模型的语义 用于需求抽取,或为便于沟通进行模型的标记等方面比较好 半形式化表示(如:图,表,结构化英语等) 捕获结构和一定的语义 可以实施一定的推理,一致性检查,模拟,等等 ●比如:图、表、结构化英语、等等 形式化表示 非常精确的语义,外延推理成为可能 离开应用领域还有很长的距离 ●注意:需求形式化主要是为了认知的考虑,因此与计算机科学的形式化 有点不同
模型的形式 自然语言形式 ◼ 绝对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 ◼ 非常难以捕获模型的语义 ◼ 用于需求抽取,或为便于沟通进行模型的标记等方面比较好 半形式化表示(如:图,表,结构化英语等) ◼ 捕获结构和一定的语义 ◼ 可以实施一定的推理,一致性检查,模拟,等等 ⚫ 比如:图、表、结构化英语、等等 形式化表示 ◼ 非常精确的语义,外延推理成为可能 ◼ 离开应用领域还有很长的距离 ⚫ 注意:需求形式化主要是为了认知的考虑,因此与计算机科学的形式化 有点不同 能 选 择 各 种 不 同 的 概 念 框 架
模型的特征 独立于实现 容易分析 模型不是数据的表示、数据的内 有能力分析出二义性、不完整 部组织、等 性和不一致性 抽象 可跟踪性 抽取根本的方面 能够交叉索引元素 比如,那些不经常变化的东西 能够连结设计、实现、等 形式性 ◆可执行性 无二义的语法 能够模拟这个模型,以便将它 丰富的语义理论 与现实进行比较 可构造性 最小性 为了应付复杂性和规模,能够构 在模型框架中无概念的冗余 造模型的片段 即,在如何表达什么事情上, 构造性能支持沟通 不需要进行额外的选择
模型的特征 独立于实现 ◼ 模型不是数据的表示、数据的内 部组织、等 抽象 ◼ 抽取根本的方面 ⚫ 比如,那些不经常变化的东西 形式性 ◼ 无二义的语法 ◼ 丰富的语义理论 可构造性 ◼ 为了应付复杂性和规模,能够构 造模型的片段 ◼ 构造性能支持沟通 容易分析 ◼ 有能力分析出二义性、不完整 性和不一致性 可跟踪性 ◼ 能够交叉索引元素 ◼ 能够连结设计、实现、等 可执行性 ◼ 能够模拟这个模型,以便将它 与现实进行比较 最小性 ◼ 在模型框架中无概念的冗余 ⚫ 即,在如何表达什么事情上, 不需要进行额外的选择
建模第一步:元建模 ◆元模型要表达什么? ■该模型关注什么问题?或者要捕获什么 现象? ■对如何细化模型存在何种引导? 在模型上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分析?
建模第一步:元建模 元模型要表达什么? ◼ 该模型关注什么问题?或者要捕获什么 现象? ◼ 对如何细化模型存在何种引导? ◼ 在模型上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分析?
元模型决定需求关注点 关于领域的命题 事实 修改 承认 活动 触发 事件 使得应用领域中的事实 应用领域中 发生变化的活动 状态的改变
元模型决定需求关注点 事实 活动 事件 修改 承认 触发 关于领域的命题 使得应用领域中的事实 发生变化的活动 应用领域中 状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