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对于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正之间的 关系可以用系数来说明,定义 M=IoN/B a称为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它表示最后达 到集电极的电子电流lN与总发射极电流l的比值。 N与相比,因l中没有/Ep和/BN,所以a的值小 于1,但接近1,一般为0.98~0.999。由此可得 IcN+IcBo IE+lcbo a lc+ a lb+IcBo lo s o Ba C60 1-a BI +icec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对于集电极电流IC和发射极电流IE之间的 关系可以用系数来说明,定义: CN E = I / I 称为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它表示最后达 到集电极的电子电流ICN与总发射极电流IE的比值。 ICN与IE相比,因ICN中没有IEP和IBN,所以 的值小 于1, 但接近1,一般为0.98~0.999 。由此可得: IC=ICN+ICBO= IE+ICBO= IC+ IB+ICBO B CEO B CBO I I I I = + − + − = 1 1 I C
电流放大系数 C 式中:B= 1 a CEO IcBo=(1+B)I CBO β称为共发射极接法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在忽略IBo情况下,L、L和之间的关系可近 似表示为: I c=BlB Ic=B IE=1+BIE I=(1+B)l le=c+lB lE=c+ lB 定义B 当o很小时B==B △lB
电流放大系数 在忽略ICBO情况下, IC 、 IE 和IB之间的关系可近 似表示为: ( ) E C B E B C B I I I I I I β I = + = + = 1 ( ) E C B E B C B I I I I I I I = + = + = 1 = = = B C CEO B C I I I I I 定义 当 很小时 α α β 1 式中: = 称为共发射极接法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CBO CBO CEO β I α I I = (1+ ) 1- =
3.1.4三极管的共射极特性曲线 共发射极接法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 f( BE)I VCE-cOns 输出特性曲线i=vcE) IRcOn 这两条曲线是共发射极接 法的特性曲线。i是输入 R E C 电流,v是输入电压,加 b 在B、E两电极之间。l是 CC 输出电流,vcE是输出电压, BB 从C、E两电极取出
3.1.4 三极管的共射极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 iB =f(vBE) vCE=const 输出特性曲线——iC=f(vCE) iB=const 共发射极接法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这两条曲线是共发射极接 法的特性曲线。 iB是输入 电流,vBE是输入电压,加 在B、E两电极之间。iC是 输出电流,vCE是输出电压, 从C、E两电极取出。 RC Rb Vcc VBB + _ Vo iB iC iE + _ vBE + _ vCE b c e
信号表示 信号表示(对lc、VBE、VCg等意义相同): IB表示直流量 表示交流有效值 b表示复数量 ig表示交直流混合量 b表示交流变化量 4g表示直流变化量 A1表示iB的变化量
信号表示 信号表示(对IC 、VBE 、VCE 等意义相同): IB 表示直流量 Ib 表示交流有效值 Ib 表示复数量 iB 表示交直流混合量 ib 表示交流变化量 IB 表示直流变化量 iB 表示iB的变化量
1.输入特性曲线 c一定时,与vm之间的变化关系:iB=f(vBE)v 由于受集电结电压的影响, 输入特性与一个单独的PN结 的伏安特性曲线有所不同 在讨论输入特性曲线时,设 ce= const(常数)。 (1)Vce=0时:b、e间加正向 电压,J和J都正偏, J没有吸引电子的能力。 毛 所以其特性相当于两个二 极管并联ⅨN结的特性, VcE=0V:两个PN结并联
1. 输入特性曲线 100 i ( u A ) B 2 0 4 0 6 0 8 0 0 V = 0 V V = 0 . 5 V 0 . 2 C E 0 . 4 v ( V ) B E C E V > 1 V C E VCE一定时,iB与vBE之间的变化关系: 由于受集电结电压的影响, 输入特性与一个单独的PN结 的伏安特性曲线有所不同。 在讨论输入特性曲线时,设 vCE=const(常数)。 iB = f (vBE) VC E (1)VCE=0时:b、e间加正向 电压, JC和JE都正偏, JC没有吸引电子的能力。 所以其特性相当于两个二 极管并联PN结的特性。 VCE=0V: 两个PN结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