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产量曲线 C TPL B A TPL APL L 4 6 9 MPL
图:产量曲线 L TPL TPL APL MPL 4 6 9 A B C
·三个产量之间的关系: ·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MP>O时,TP曲线是向上凹的,TP上升; MP=O时,TP最大;MP<O时,TP下降。 ·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0<L<6时,TP与AP都是增加的;而且AP是 递增的;当L=6时达到最大;L>6,TP增加, 但AP是递减的。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MP>AP时,AP上升;MP=AP时,AP最大; MP<AP时,AP下降
• 三个产量之间的关系: • 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 MP>0时,TP曲线是向上凹的, TP上升; MP=0时,TP最大;MP<0时,TP下降。 • 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 0 <L <6时,TP与AP都是增加的;而且AP是 递增的;当L=6时达到最大;L>6,TP增加, 但AP是递减的。 •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 MP>AP时,AP上升;MP=AP时,AP最大; MP<AP时,AP下降
二、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视律 ·1、什么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 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 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 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也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前提条件: 1)技术系数是可变的。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 变而只增加其中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要素边 际收益才发生递减。 ·2)技术条件不变; ·2)所增加的生产要素有同样效率
二、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 1、什么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 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 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 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也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2、前提条件: • 1)技术系数是可变的。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 变而只增加其中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要素边 际收益才发生递减。 • 2)技术条件不变; • 2)所增加的生产要素有同样效率
三、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城 ·根据总产量线、平均产量线和边际产量线,我们 把产量的变化划分为三个区域: ·第一区域:平均收益递增阶段(MP>AP) ·第二区域:平均收益递减阶段(MP<AP) 第三区域:负边际收益阶段(MP<O) ·理性的厂商选择在第二区域进行生产
三、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 • 根据总产量线、平均产量线和边际产量线,我们 把产量的变化划分为三个区域: • 第一区域:平均收益递增阶段(MP>AP) • 第二区域:平均收益递减阶段(MP<AP) • 第三区域:负边际收益阶段(MP<0) • 理性的厂商选择在第二区域进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