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第一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 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性质、 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 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 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一一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 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性质、 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 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 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分析 >1923年陈独秀在《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中首次使用了“半殖民地”的概念 >1923年毛泽东在《北京政变与商人》一文中也使用了“半殖民地”这个术语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使用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的概念 >1929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文件中正式提出了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 青年时代的泽东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一一半殖民 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 国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帝国 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 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 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认清国情是认清和破解一切革命问题的逻 辑起点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 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 国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帝国 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 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 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认清国情是认清和破解一切革命问题的逻 辑起点
Mel Mel 帝主都慈 国义是善 我是香港人,也經歷了英國 統治。我可以回答妳為什麼 我們不上街頭,因為他們管 理得好呀,因為那是我們最 光輝的時代,我們生活品質 也高呀。但回歸後什麼都開 始下滑,經濟也差了’怎麼 ? 能不反呢? 客观上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但并不能 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不能 使中国发 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