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海岸 人类认识海洋,是从海庠开始的。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薴,海庠环 境及其变化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影响重大。人们对海岸范围的理解是多样的,在自然 地理中,海岸含海岸线和海岸带两种含义。 海岸线和海岸带 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 作用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 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胡上带一 水下岸坡 高水位 图21海岸带示拿图 读图说明海岸线,海岸带,利问带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 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潮间带是海岸带的主 体,每天受潮汐涨落影响,是海陆相互转换的地带。海岸带还 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最频繁、最 活跃的地带,兼有海、陆两种不同属性的独特的环境特征 海岸的发育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浪、潮汐、洋流 流水以及生物等不断地望造并改变着海岸地形。 思考 观察中国地形图,看看我国哪些地方海岸线平直,哪些地方海岸线曲折,与地 形分布有什么关系? 10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阅读 海岸线的进退 作为海陆分界线的海岸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地质历史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 转换,引起海平面的升降,导致海岸线的进退。例如,在距今18000-15000年前,地 球处于冰期、水被大量冻结成冰川保留在陆地上,海水量减少导致海平面大幅下降。当 时,中国东部的海岸线在现在水深150~160米的地方 地壳变动所导致的地面升降,也会引起海岸线的进退,侗如,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 海岸附近的圣·克利门岛西坡上,可识别出20多个因构造抬升而形成的海蚀阶地,最 高的阶地海拔约400米。 此外,河流、海浪等外力作用也是彩响海岸线进退的因素。下面的两幅卫星影像图 (图2.2),反映了黄河三角洲1988-2000年的海岸线变迁 09年6月5日 200年5月2日 图2219-2000年黄河三角洲河口海岸线的变是 不同类型的海岸 海岸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 泥质海岸、生物海岸等 (一)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又称岩岸。它是陆地山脉或 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分布着向海 突出的海岬和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海岸线 第一节海岸|11
十分曲折。 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加之沿岸有众多的岛屿,常在 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蘧风浪的天然良港。基岩海岸 在海浪侵蚀和岩石崩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 (图2.4),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图23基岩海岸 图24海蚀地貌 (二)砂质海岸 砂质海岸通常为堆积性海岸,主要由砾石和沙子组成,往 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堆积物颗粒通常较粗,经海 水冲刷和搬运,形成向海洋缓缓倾斜的沙滩。海滩多宽阔平 坦,常形成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 泰素测 图25砂质海岸 (三)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河口或平原地区。由于平原河流流 速较缓,只能携带颗粒较细的物质,故海岸物质的组成以淤泥 为主。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大多数淤泥质海 岸土质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养殖,但是缺乏建造海港与浴场的 条件。 12|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四)生物海岸 生物海岸主要包括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 红树林海岸是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分布在热 带及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红树林海岸具有很强的 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 丰富。因此,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 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图27红树林海岸 图28红树林海岸示意 珊瑚礁海岸是由生物堆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珊 瑚礁是由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图2.9、图2.10)。 珊瑚虫生长在温暖、清洁、光线充足的热带浅海环境中,多依 托岩石生长,因此,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常发育珊瑚礁海岸。珊 瑚磯对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起到良好作用。 图29垩礁【堡礁 图210谢毯(环 堡礁大多为暗礁平时在海面以下退潮 环穰大多呈环状或马蹄状分布有水逝与外海相通 时露出海面形状犹如保护海岸的堡量 常常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 思考 一般来说,在热带地区瑚礁海庠多岌育在基岩海岸,红树林海岸则多出现在 淤泥质海岸。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第一节海岸|13
红树林和珊瑚礁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南部海边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丛林,大多矮小弯曲, 能在海水中茂盛生长。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 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選去,则成一片都郁葸葱的森林。江树林植物用支撑根将自已 国定在沙地上,支撑裉网时也将地上的堆积物围定在褓下,从而为许多生物提供了一块 富有营养物质的栖息地。红树林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屹土于滩涂之上。红树林能 够缓减台风带来的危害 灀礁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琱醮中有许多动物、每个角落和缝躐都是它们生活 的场所。这里色彩斑斓、充生机、展示了生物约丽的多祥性,因而被人称为“水下花 国”。跚瑚礁在狂风暴雨来临封,能将席卷而来的海浪击碎,滅轻海浪对海岸的冲击,保 护海岸。但是,瀾瑚礁生态环境十分艴弱,被損伤的爾瑚礁不可能祲快恢复原状,因为 瑚礁一年只能生长几厘米。如今瑚礁所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瑚的采集、矿产的 开采以及海洋的污染。 活动 潭上一钟 间 水下即坡一 水下坡 高水位 A 图 211两种不同炎型的海择剖臣示意 阋读图2.11,比较A、B两种不同奏型海岸的特点并完成下表 海岸类型 形态特征 利用方式 图A 图B 2.阋读中国地形图,判断下列几个地区的海岸类型: 辽东丰岛江苏北部珠江三角洲南沙群岛 14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