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说明: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 其余的答在试卷上。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 卡上规定的地方。 A卷 B卷 B卷 总 号得分 三四五 分 四\分 全卷总分 A卷(100分) 卷(选择题共16分) 、基础与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 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讶(ya)于罗布泊(p0)的热闹繁华。 B.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遗 弃而逃出藩(fan)篱,啸聚山林,为(wei)害一方。 C.他们为了多赚( zhuan)一点儿钱,宁(ning)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 到纱厂里去干活儿。 D.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guan)整齐地到海边栈(zhan)桥上去散步 2.下面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现在只有三个疲惫、赢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 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B.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敝日,浩瀚无垠 C.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复辙。 D.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修改现行药品定价办法,药品价格监管范围, 药品价格核定方式,政府定价程序 社会公众参与药品价格管理积极 性,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医药价格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调整规范改进提高
1 新都区 2008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说明:1.全卷分为 A 卷和 B 卷,A 卷 100 分,B 卷 50 分,全卷满分为 150 分。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A 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 其余的答在试卷上。 2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 卡上规定的地方。 题 号 A 卷 A 卷 总 分 B 卷 B 卷 总 分 全 卷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四 ㈠ ㈡ 得 分 A 卷(100 分) Ⅰ卷 (选择题 共 16 分) 一、基础与运用(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讶.(yà)于罗布泊.(pō)的热闹繁华。 B.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遗 弃而逃出藩.(fān)篱,啸聚山林,为.(wéi)害一方。 C.他们为了多赚.(zhuàn)一点儿钱,宁.(níng)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 到纱厂里去干活儿。 D.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guān)整齐地到海边栈.(zhàn)桥上去散步。 2.下面句子中无.错别字 ...的一项是( ) A.现在只有三个疲惫、赢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 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B.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敝日,浩瀚无垠。 C.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复辙。 D.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修改现行药品定价办法, 药品价格监管范围, 药品价格核定方式, 政府定价程序, 社会公众参与药品价格管理积极 性,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医药价格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A.调整 规范 改进 提高
B.调整改进规范提高 C.规范改进提高调整 D.规范调整提高改进 4.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 B.大家都喜欢听小红读书,她读书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抑扬顿挫 C.小明的写作棒极了,他的作文平淡无奇,读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D.他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髙高的尖峰岭。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 海 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A.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B.每一棵树木都挺拔昂扬,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华 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 D.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 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虽干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且秦灭韩亡魏(亡:灭亡) C.请广于君(广:扩充) D.而君逆寡人者(逆:背叛)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含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个是() 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属余作文以记之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秦王所说的“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 不错意也”的弦外之音是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明了秦王对安陵君尊重的态度。 C.唐雎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明不愿意“易”的强硬态 度 D.这段文字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2 B.调整 改进 规范 提高 C.规范 改进 提高 调整 D.规范 调整 提高 改进 4.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 ....。 B.大家都喜欢听小红读书,她读书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抑扬顿挫 ....。 C.小明的写作棒极了,他的作文平淡无奇 ....,读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D.他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 海, ,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A. 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B.每一棵树木都挺拔昂扬,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华 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 D.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6—8 题。(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 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且秦灭韩亡.魏(亡:灭亡) C.请广.于君(广:扩充) D.而君逆.寡人者(逆:背叛)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含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个是( ) 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 皿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属余作文以.记之 8.下列说法不符合 ...文义的一项是( ) A.秦王所说的“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 不错意也”的弦外之音是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明了秦王对安陵君尊重的态度。 C.唐雎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明不愿意“易”的强硬态 度。 D.这段文字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第‖卷(其它类型题共84分) 得分评卷 人 三、(共12分)。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干里不敢易 译文: 10.用课文原句填空。(自选四句填写)(4分) (1)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 莲说》) ,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做其中两小题)(4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 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2)杜甫《旅夜抒怀》诗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渡荆门送 别》中“ ”两句诗的意境雄浑开 阔,有异曲同工之妙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 十 孔 子 得分评卷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5题(12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
3 第Ⅱ卷 (其它类型题 共 84 分) 三、(共 12 分)。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⑴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译文: 10.用课文原句填空。(自选四句填写)(4 分) ⑴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宋 周敦颐《爱 莲说》) ⑵ ,悠然见南山。(东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⑶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⑷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⑸ ,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⑹ ,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做其中两小题)(4 分) ⑴ 文 天 祥 《 过 零 丁 洋 》 中 的 名 句 “ ?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 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⑵杜甫《旅夜抒怀》诗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渡荆门送 别》中“ , ”两句诗的意境雄浑开 阔,有异曲同工之妙。 ⑶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 语〉十则》 中孔子 “ , ” 这句 话。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2-15 题 (12 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 得分 评 卷 人 得分 评 卷 人
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 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 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 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 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 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 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 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 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 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 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 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 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岀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 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 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3 分) 15.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 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 头”,才让韩信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
4 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 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 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 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 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 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 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 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 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 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 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 “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 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 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 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 1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3 分) 15.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 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 头”,才让韩信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
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得分评卷 五、作文(60分)(两题任选其一) 16.一本好书,一位伟人,一个英雄,甚至一句格言警句,都可 以影响人的成长,直至人的生。在你学习生活中,你肯定也被好书、好人、名 人、英雄感动过,激励过,以至不能忘怀。 请以“ 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所填的应是人名或是书籍。③文体 自定(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小羊要独穿沙漠,临行前,妈妈说,千万别把路边的草吃光。途中 小羊突然想回家,却因为自己来时耐不住饥饿,把那路边本已稀疏的小草连根都 吃掉了,所以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它这时才明白了妈妈的话:那既是留给后来者 的希望,更是留给自己的后路啊。 材料二:《菜根谭》(明朝新都人洪应明)中有这样一句话:“径路窄处,留 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 一步让别人过得去;在享受甘美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 要求:①根据你对两则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 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 见解,但不能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改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人名
5 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 分) 五、作文(60 分)(两题任选其一) 16.一本好书,一位伟人,一个英雄,甚至一句格言警句,都可 以影响人的成长,直至人的一生。在你学习生活中,你肯定也被好书、好人、名 人、英雄感动过,激励过,以至不能忘怀。 请以“ 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所填的应是人名或是书籍。③文体 自定(诗歌除外)。④不少于 600 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小羊要独穿沙漠,临行前,妈妈说,千万别把路边的草吃光。途中 小羊突然想回家,却因为自己来时耐不住饥饿,把那路边本已稀疏的小草连根都 吃掉了,所以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它这时才明白了妈妈的话:那既是留给后来者 的希望,更是留给自己的后路啊。 材料二:《菜根谭》(明朝新都人·洪应明)中有这样一句话:“径路窄处,留 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 一步让别人过得去;在享受甘美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 要求:①根据你对两则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 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 20 行)。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 见解,但不能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改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人名。 得分 评 卷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