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风格,比较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的异同 【目标难点】 1、诵读两首词,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理解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学法指导】 诵读法,背景解读法 【资料链接】 公元1084年出生的李清照,距今快一千年了,但我们对她一点都不感到陌生。她天生丽质犹如一朵带露 的花,美丽的双眸总是渗满迷人的清泪:她娇花照水好像一弯遮云的月,妩媚的面庞总是挂着深沉的愁绪。 曹雪芹笔下同样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有资格和她媲美,但林黛玉只是儿女情长的女儿愁,太单一也太狭隘。 李清照为爱情而愁,为婚姻而愁,为家国而愁,为民族而愁。她像一缕带香的风,越过历史的时空朝我们 款款走来,走进人们空旷而幽深的心灵;她又像一片轻盈的云,隔着岁月的清流离我们盈盈远去,可永远 也走不出人们追随的视线 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 女,幼有才藻,十八岁嫁给金石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甚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 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 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作品有《漱玉词》。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有《如梦令》 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后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 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如《菩萨蛮》《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背景信息《醉花阴》写于词人生活的前期。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 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李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 诚,以寄相思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在南 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 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学习过程】 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 戚戚()乍暖还寒()()有谁堪摘() 硏读课文,对译课文并将加点字词解释出来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风格,比较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的异同。 【目标难点】 1、诵读两首词,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理解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学法指导】 诵读法,背景解读法 【资料链接】 公元 1084 年出生的李清照,距今快一千年了,但我们对她一点都不感到陌生。她天生丽质犹如一朵带露 的花,美丽的双眸总是渗满迷人的清泪;她娇花照水好像一弯遮云的月,妩媚的面庞总是挂着深沉的愁绪。 曹雪芹笔下同样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有资格和她媲美,但林黛玉只是儿女情长的女儿愁,太单一也太狭隘。 李清照为爱情而愁,为婚姻而愁,为家国而愁,为民族而愁。她像一缕带香的风,越过历史的时空朝我们 款款走来,走进人们空旷而幽深的心灵;她又像一片轻盈的云,隔着岁月的清流离我们盈盈远去,可永远 也走不出人们追随的视线。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 女,幼有才藻,十八岁嫁给金石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甚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 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 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作品 有《漱玉词》。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有《如梦令》 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后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 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如《菩萨蛮》《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背景信息 《醉花阴》写于词人生活的前期。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 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李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 诚,以寄相思。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在南 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 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学习过程】 一、 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戚戚..( ) 乍.暖还.寒( )( ) 有谁堪.摘( ) 二、 研读课文,对译课文并将加点字词解释出来。 薄 雾 浓 云 愁. 永. 昼. , 瑞 脑..
半夜凉 文段分析思考 1.《醉花阴》这首词写出了词人的哪些愁绪?请概括一下。 2、这首词哪几句为全词最精彩之笔?请作简要分析 3、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 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的朋友也认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请分 析一下这个比喻的妙处。 点拨:分析词人与“黄花”的相似之处,明确词人的情感
销 金. 兽.。 佳节又 重 阳.., 玉 枕. . 纱 厨.. , 半夜凉 初 透 。 东 篱 把 酒 黄昏后 , 有 暗. 香. 盈.袖 。 莫 道 不 销.魂., 帘. 卷. 西 风. ., 人比黄花 瘦 。 三、 文 段 分 析 思考 1. 《 醉 花 阴》这首 词写出了词人的哪些愁绪?请概 括一下。 2、 这 首词 哪几句为全词最精彩之笔?请作 简要分析。 3、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 “人 比黄花瘦” 。赵明诚的 朋友也认为“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 瘦”三句绝 佳。请分 析 一 下 这个比喻 的妙处。 点 拨 : 分析词人 与“黄花”的相似之处,明确词 人的情感
四、硏读课文,对译课文并将加点字词解释出来 清清, 怎敌他 晚来风急!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更兼细雨 点点滴滴 五、文段分析思考 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词人为什么强调是“旧时相识”?表现的是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研读课文,对译课文并将加点字词解释出来。 寻. 寻. 觅. 觅., 冷 冷 清清, 凄 凄 惨 惨 戚 戚. .。 乍. 暖. 还 寒. . 时候,最难 将. 息.。 三 杯 两 盏淡酒, 怎 敌.他 、 晚 来 风 急! 雁 过也, 正 伤心, 却 是 旧 时 相 识。 满 地 黄 花 堆积, 憔 悴 损., 如 今 有 谁 堪. 摘 ? 守 着 窗儿,独 自 怎 生..得 黑 ? 梧 桐 更 兼 细 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 这 次 第. ., 怎 一 个 愁 字 了 得! 五、 文 段 分 析思考 1、“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词人为什么强调是“旧时相识”?表现的是作者什 么 样 的 思想感情 ?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有什么作用?这几句在用语上 有什么特点? 【知识梳理】 薄雾浓云愁永昼( 怎敌他、晚来风急(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大王必欲急臣( 永为仪则(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思维导图】 愁永昼:薄雾加浓云,瑞脑销金兽一一孤独寂寞 醉花阴思行人: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一一思念难免闺闫愁 人更瘦:东篱黄昏酒,暗香销魂后一一自怜愁闷 冷清:黄花堆积,黄昏细雨,点点滴滴 沛之苦 声声慢凄惨: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憔悴不堪 丧夫之痛 忧戚:雁过伤心,怎敌风急,怎生得黑 亡国之恨 【整体感知】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
2、 “ 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 要分析。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有什么作用?这几句在用语上 有 什 么 特点? 【知识梳理】 薄雾浓云愁永.昼( ) 怎敌他、晚来风急(.. ).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 大王必欲急.臣( ) 永.为仪则( )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 【思维导图】 愁永昼:薄雾加浓云,瑞脑销金兽——孤独寂寞 醉花阴 思行人: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思念难免 闺愁 人更瘦:东篱黄昏酒,暗香销魂后——自怜愁闷 冷清:黄花堆积,黄昏细雨,点点滴滴 颠沛之苦 声声慢 凄惨: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憔悴不堪 丧夫之痛 忧戚:雁过伤心,怎敌风急,怎生得黑 亡国之恨 【整体感知】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
夫死的灾难与不幸。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反映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请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词名 象 境 写法风格 薄雾、浓云、瑞脑、轻烟袅袅、天气百无聊赖借景抒情 《醉花阴》重阳纱橱、玉枕、西风、初凉和菊花吐孤单寂寞情景交融委婉 黄花 蕊时的清寂、寂相思之苦比拟映衬含蓄 静的意境 晚风送寒、秋雨颠沛之苦直抒胸臆不加雕 雁、黄花、梧桐、连绵、黄花零丧夫之痛借景抒情饰 《声声慢》暮秋细雨 落、北雁南飞的亡国之恨对比烘托朴素自 凄惨、悲凉的意 境 【妙言妙语】 李清照诗词名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摊破浣溪沙》) (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 (6)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7)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减字木兰花》) (8)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蝶恋花·上已召亲族》 (9)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1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泪。 (《点绛唇》 【写作妙招】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而意 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李清照就是抒情的能手。“薄雾浓云”布满整个天宇,用环境的凄冷,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瑞脑 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侧面写词人独自一人的寂寞无聊。“半夜凉初透”这一个“凉”字,也 不仅仅是秋风的凉爽,更是词人心情的反映。上篇不言相思,尽用相
夫死的灾难与不幸。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反映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请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明确: 词名 节令 意象 意境 感情 写法 风格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瑞脑、 纱橱、玉枕、西风、 黄花 轻烟袅袅、天气 初 凉 和 菊 花 吐 蕊时的清寂、寂 静的意境 百无聊赖 孤单寂寞 相思之苦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比拟映衬 委婉 含蓄 《声声慢》 暮秋 大雁、黄花、梧桐、 细雨 晚风送寒、秋雨 连 绵 、 黄 花 零 落、北雁南飞的 凄惨、悲凉的意 境 颠沛之苦 丧夫之痛 亡国之恨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对比烘托 不加雕 饰 朴素自 然 【妙言妙语】 李清照诗词名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摊破浣溪沙》) (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 (6)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7)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减字木兰花》) (8)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9)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1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泪。 (《点绛唇》) 【写作妙招】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而意 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李清照就是抒情的能手。“薄雾浓云”布满整个天宇,用环境的凄冷,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瑞脑 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侧面写词人独自一人的寂寞无聊。“半夜凉初透”这一个“凉”字,也 不仅仅是秋风的凉爽,更是词人心情的反映。上篇不言相思,尽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