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他没有俸禄、生活困苦、衣 食不足,而且受到监督没有住的地方,只好暂居庙里, 后来得了一块荒地,耕种,造屋。 元祐元年(1086)重获后用官至礼部。 旧党执政。受到皇太后重用保护,苏轼被调回京都任 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自请外任杭州太守。后被 召回京师,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绍圣元年(1094)又遭贬职惠州儋州。 皇太后驾崩,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 儋州(今海南) 元符三年(1100)渡海北返次年病逝。 66岁死于常州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他没有俸禄、生活困苦、衣 食不足,而且受到监督.没有住的地方,只好暂居庙里, 后来得了一块荒地,耕种,造屋。 • 元祐元年(1086) 重获启用官至礼部。 旧党执政。受到皇太后重用保护,苏轼被调回京都任 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自请外任杭州太守。后被 召回京师,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 绍圣元年 (1094) 又遭贬职惠州儋州。 皇太后驾崩,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 儋州(今海南), • 元符三年(1100) 渡海北返次年病逝。 66岁死于常州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成 向余平生功业, 黃州悳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问余平生功业,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探讨:引来墨客小人的诽谤围攻 再遭贬仕途坎坷的原因? “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 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 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 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拳我-脚 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可耻的闺攻 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探讨:引来墨客小人的诽谤围攻, 一再遭贬仕途坎坷的原因? “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 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 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 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 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可耻的围攻 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苏 东 坡 突 围》 余秋雨
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为什么?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