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7.化学发光分析法 由化学反应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其中一种反应的分 子的电子被激发,形成激发态分子。激发态分子跃迁回 基态时,发出一定波长的光。其发光强度随时间变化。 在合适的条件下,峰值与被分析物浓度成线形关系,可 用于定量分析。 由于化学发光反应类型不同,发射光谱范围为400~ 1400nm。 11
11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7. 化学发光分析法 由化学反应 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其中一种反应的分 子的电子被激发,形成激发态分子。激发态分子跃迁回 基态时,发出一定波长的光。其发光强度随时间变化。 在合适的条件下,峰值与被分析物浓度成线形关系,可 用于定量分析。 由于化学发光反应类型不同,发射光谱范围为400 ~ 1400nm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二、吸收光谱法 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 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满足△E=v的关 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 M+hy>M* 吸收光谱法可分为: 1.Mossbauer(莫斯鲍尔)谱法 由与被测元素相同的同位素作为射线的发射源,使 吸收体(样品)原子核产生无反冲的射线共振吸收所 12
12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二、吸收光谱法 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 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满足△E = hv的关 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 M + hv ⎯→ M* 吸收光谱法可分为: 1. Mōssbauer(莫斯鲍尔)谱法 由与被测元素相同的同位素作为射线的发射源,使 吸收体(样品)原子核产生无反冲的射线共振吸收所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形成的光谱。光谱波长在y射线区。 从Mossbaueri谱可获得原子的氧化态和化学键、原子 核周围电子云分布或邻近环境电荷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及 原子核处的有效磁场等信息。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利用溶液中的分子或基团在紫外和可见光区产生分子 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所形成的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光谱用 于定性和定量测定。 3.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待测元素气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进行定量测定 13
13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形成的光谱。光谱波长在射线区。 从Mōssbauer谱可获得原子的氧化态和化学键、原子 核周围电子云分布或邻近环境电荷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及 原子核处的有效磁场等信息。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利用溶液中的分子或基团在紫外和可见光区产生分子 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所形成的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光谱用 于定性和定量测定。 3.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待测元素气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进行定量测定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的方法。其吸收机理是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波长 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 4. 红外光谱法 利用分子在红外区的振动-转动吸收光谱来测定物质 的成分和结构的光谱分析法。 5.核磁共振波谱法 在强磁场作用下,核自旋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分 裂为能量不同的核磁能级,核磁能级之间的跃迁吸收或 发射射频区的电磁波。利用吸收光谱可进行有机化合物 结构鉴定,以及分子的动态效应、氢键的形成、互变异 构反应等化学研究。 14
14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的方法。其吸收机理是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波长 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 4. 红外光谱法 利用分子在红外区的振动-转动吸收光谱来测定物质 的成分和结构的光谱分析法。 5. 核磁共振波谱法 在强磁场作用下,核自旋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分 裂为能量不同的核磁能级,核磁能级之间的跃迁吸收或 发射射频区的电磁波。利用吸收光谱可进行有机化合物 结构鉴定,以及分子的动态效应、氢键的形成、互变异 构反应等化学研究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三、Ramani散射 频率为y的单色光照射透明物质,物质分子会发生 散射现象。如果这种散射是光子与物质分子发生能量交 换引起,即不仅光子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它的能量也 发生变化,则称为Ramani散射。这种散射光的频率(vm) 与入射光的频率不同,称为Raman位移。Raman位移的 大小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的能级有关,利用Raman位移研 究物质结构的方法称为Raman光谱法。 15
15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三、Raman散射 频率为 0 的单色光照射透明物质,物质分子会发生 散射现象。如果这种散射是光子与物质分子发生能量交 换引起,即不仅光子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它的能量也 发生变化,则称为Raman散射。这种散射光的频率(νm) 与入射光的频率不同,称为Raman位移。Raman位移的 大小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的能级有关,利用Raman位移研 究物质结构的方法称为Raman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