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人:冯利 审核人:巨德辉 课程负贵人:冯利源 .21
- 21 - 撰写人:冯利源 审核人:巨德辉 课程负责人:冯利源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28学时 实训:4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讨论,使学生全面掌握最 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巧,形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人力 资源规划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内容的学习,提升 学生对现代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通过对员工的招聘、选拔、测评等内容的学习,培育 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挖据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学生 具有完善的心智模式,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为培养国际化管 理人才打下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思维是以实际能力培养为目的,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以技能到位为基 本准绳,实现三者的统一。教学形式包括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实际操作训练、方案设计 比赛、参与职业资格考试等。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2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特点与任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与发展:人力资 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了解人力洛源管理的含义、特点与任务,熟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2学时) 教学内容:组织设计:定编定员管理:工作分析:职位评价 教学要求:掌握组织设计的内容、方法和类型:了解定编的原则、掌握定员的方法: 掌握工作分析数据收集的方法和程序,学会编制职位说明书了解职位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了解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三章:人力资源计划(2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计划的含义与功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 力资源计划程序与实施。 教学要求: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含义与功能,掌握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内容:掌握人 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的方法;熟悉人力资源计划的程序与实施。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 ·22
- 22 -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总学时:32 学时 讲授学时:28 学时 实训:4 学时 学分:2 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讨论,使学生全面掌握最 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巧,形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人力 资源规划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内容的学习,提升 学生对现代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通过对员工的招聘、选拔、测评等内容的学习,培育 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学生 具有完善的心智模式,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为培养国际化管 理人才打下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思维是以实际能力培养为目的,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以技能到位为基 本准绳,实现三者的统一。教学形式包括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实际操作训练、方案设计 比赛、参与职业资格考试等。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2 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特点与任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与发展;人力资 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特点与任务,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2 学时) 教学内容:组织设计;定编定员管理;工作分析;职位评价。 教学要求:掌握组织设计的内容、方法和类型;了解定编的原则、掌握定员的方法; 掌握工作分析数据收集的方法和程序,学会编制职位说明书;了解职位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了解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三章:人力资源计划 (2 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计划的含义与功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 力资源计划程序与实施。 教学要求: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含义与功能,掌握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内容;掌握人 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的方法;熟悉人力资源计划的程序与实施。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
第四章:人员招聘与人才测评(4学时) 教学内容:人员招聘:人员选拔与人员测评:面试。 教学要求:了解人员招聘的目的、程序与原则:掌握人员招聘的途径及方法:掌握人 员选拔与测评的技术:掌握面试的方法及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五章:人员的使用与调配(2学时) 教学内容:人员的使用与调配:人员流动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人员使用与调配的原则、了解人员调配的作用和意义;熟悉我国的人 事任用方式:掌握人员流动的基本理论:,熟悉人员流动的原则及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六章:绩效管理 (4学时) 教学内容: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考核的方法:绩效考核的执行及问题:绩效反馈与 改进:平衡计分卡法简介。 教学要求:了解绩效管理的意义:掌握各种绩效考核的方法:掌握绩效考核的执行及 问题:熟悉绩效反馈与改进的内容:了解平衡计分卡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七章:薪酬管理 (4学时) 教学内容:薪酬管理概述:工资与福利:密酬管理策略:现代崭酬的发展。 教学要求:了解薪酬的含义及内容;掌握工资与福利的构成及设计技巧:掌握薪酬管 理的基本策略:了解现代薪酬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八章:人员培训 (4学时 教学内容:人员培训概述:新员工培训与管理人员的开发:培训的组织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人员培训的内容、原则与作用:掌握培训的基本方法:掌握对不同员 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法:灵活掌握培训的组织管理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第九章:职业生涯管理(4学时) 教学内容:职业生涯管理概述;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企业的职 业生涯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职业生涯管理的有关概念及意义:掌握影响职业生涯的各种因素,熟 知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理论,学会进行自我管理,掌握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实际设计训练相结合。 第十章:劳动关系管理(2学时) 教学内容:劳动关系管理的意义:劳动合同管理: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劳动关系管理的意义和原则: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中 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及相关知识。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十一章: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2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含义及内容:跨文化管理的类型和人力资源管理对 策。 23
- 23 - 第四章:人员招聘与人才测评 (4 学时) 教学内容:人员招聘;人员选拔与人员测评;面试。 教学要求:了解人员招聘的目的、程序与原则;掌握人员招聘的途径及方法;掌握人 员选拔与测评的技术;掌握面试的方法及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五章:人员的使用与调配 (2 学时) 教学内容:人员的使用与调配;人员流动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人员使用与调配的原则、了解人员调配的作用和意义;熟悉我国的人 事任用方式;掌握人员流动的基本理论;,熟悉人员流动的原则及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六章:绩效管理 (4 学时) 教学内容: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考核的方法;绩效考核的执行及问题;绩效反馈与 改进;平衡计分卡法简介。 教学要求:了解绩效管理的意义;掌握各种绩效考核的方法;掌握绩效考核的执行及 问题;熟悉绩效反馈与改进的内容;了解平衡计分卡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七章:薪酬管理 (4 学时) 教学内容:薪酬管理概述;工资与福利;薪酬管理策略;现代薪酬的发展。 教学要求:了解薪酬的含义及内容;掌握工资与福利的构成及设计技巧;掌握薪酬管 理的基本策略;了解现代薪酬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八章:人员培训 (4 学时) 教学内容:人员培训概述;新员工培训与管理人员的开发;培训的组织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人员培训的内容、原则与作用;掌握培训的基本方法;掌握对不同员 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法;灵活掌握培训的组织管理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第九章:职业生涯管理 (4 学时) 教学内容:职业生涯管理概述;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企业的职 业生涯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职业生涯管理的有关概念及意义;掌握影响职业生涯的各种因素,熟 知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理论,学会进行自我管理,掌握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实际设计训练相结合。 第十章:劳动关系管理 (2 学时) 教学内容:劳动关系管理的意义;劳动合同管理;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劳动关系管理的意义和原则;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中 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及相关知识。 授课方式: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第十一章: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2 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含义及内容;跨文化管理的类型和人力资源管理对 策
教学要求:了解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含义及内容,学握跨文化管理的类型:熟悉人 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对策。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使学生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管理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管理中所遇到问题 的能力,本课程增加了实训环节,主要以人力资源计划和人员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内容 为主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课程进行中先由教师将理论和操作的过程讲解清楚, 采取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授课方式结合相关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以学习小组方 式进行也可以分散进行,每组(或每人)必须完成相关内容的设计作业,实训环节由授课 教师进行考核,经折合后汇总计入期末成绩。 四、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20%,课堂活动占20%, 作业占30%,小组案例分析或设计占30%。 (2)期末考核:占60%。期末考核采取设计方案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结合本课程 的所有知识设计大型的案例分析题或者是方案设计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考核,可采 取文案设计、现场答辩、参与设计比赛或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的方式进行。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2007. 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5. 乔治·伯兰德,斯科特·斯内尔.人力资源管理.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撰写人:刘英侠 审核人:冷敏 课程负责人:金南顺 -24
- 24 - 教学要求:了解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含义及内容,掌握跨文化管理的类型;熟悉人 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对策。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使学生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管理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管理中所遇到问题 的能力,本课程增加了实训环节,主要以人力资源计划和人员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内容 为主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课程进行中先由教师将理论和操作的过程讲解清楚, 采取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授课方式结合相关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以学习小组方 式进行也可以分散进行,每组(或每人)必须完成相关内容的设计作业,实训环节由授课 教师进行考核,经折合后汇总计入期末成绩。 四、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 4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出勤占 20%,课堂活动占 20%, 作业占 30%,小组案例分析或设计占 30%。 (2)期末考核:占 60%。期末考核采取设计方案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结合本课程 的所有知识设计大型的案例分析题或者是方案设计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考核,可采 取文案设计、现场答辩、参与设计比赛或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的方式进行。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2007. 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乔治·伯兰德,斯科特·斯内尔.人力资源管理.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撰写人:刘英侠 审核人:冷敏 课程负责人:金南顺
《现代汉语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Modern Chinese Language 总学时:64学时 讲授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现代汉语课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几方面 系统引导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为目的,从而培 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教学内容:现代汉语、共同语、方言。 教学要求:掌握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的特 点及现代汉语的地位。了解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第二章:语音 (10学时) 教学内容: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朗读:语音规范化。 教学要求: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的定义、记音符号的种类;掌握声母的发音部 位和发音方法,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掌握韵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种类,并能进行韵 母辨正:掌握调值和调类的含义,准确辨别普通话的声调:掌握音节的结构特点,能进行 音节结构分析,对汉字进行拼音和认读,了解音节的拼写规则:掌握音变的种类,了解变 调的种类、轻声词的种类和作用、儿化的作用和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了解朗读的注 意事项,掌握语调的分类,并能正确运用停顿、重音、字调等:掌握语音规范化的标准, 并能准确规范地认读汉字。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第三章:文字(8学时) 教学内容:文字的起源:汉字形体:造字法:汉字改革:汉字规范化。 教学要求:了解文字的基本概念和汉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 了解汉字的前身,现行汉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结构单位,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掌 握四种造字法的概念,并能指出不同汉字的造字法:了解简化字、规范字、异体字的定义, 并能区分新旧字形,掌握改错字的原则和方法,熟悉和掌握附录一常见的别字、附录二容 易读错的字、附录三常见的多音字、附录五异形词整理表: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第四章:词汇(12学时) 教学内容:词汇单位;构词法;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熟语:词汇发展和规范化。 ·25
- 25 - 《现代汉语 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Modern Chinese Language 总学时:64 学时 讲授学时:64 学时 学分:4 学分 先修课程: 无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现代汉语课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几方面 系统引导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为目的,从而培 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4 学时) 教学内容:现代汉语、共同语、方言。 教学要求:掌握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的特 点及现代汉语的地位。了解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第二章:语音 (10 学时) 教学内容: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朗读;语音规范化。 教学要求: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的定义、记音符号的种类;掌握声母的发音部 位和发音方法,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 掌握韵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种类,并能进行韵 母辨正; 掌握调值和调类的含义,准确辨别普通话的声调;掌握音节的结构特点,能进行 音节结构分析,对汉字进行拼音和认读,了解音节的拼写规则;掌握音变的种类,了解变 调的种类、轻声词的种类和作用、儿化的作用和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了解朗读的注 意事项,掌握语调的分类,并能正确运用停顿、重音、字调等;掌握语音规范化的标准, 并能准确规范地认读汉字。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第三章:文字 (8 学时) 教学内容:文字的起源;汉字形体;造字法;汉字改革;汉字规范化。 教学要求:了解文字的基本概念和汉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 了解汉字的前身,现行汉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结构单位,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掌 握四种造字法的概念,并能指出不同汉字的造字法;了解简化字、规范字、异体字的定义, 并能区分新旧字形,掌握改错字的原则和方法,熟悉和掌握附录一常见的别字、附录二容 易读错的字、附录三常见的多音字、附录五异形词整理表;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第四章:词汇 (12 学时) 教学内容:词汇单位;构词法;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熟语;词汇发展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