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 (供霈橄敩摊理M) 李凯丽主编 广州学从作组室 二OO三年三月
1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 (供三年制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科使用) 李凯丽 主编 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二OO三年三月
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宄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 础课, 本指导是依据三年制专科,正常人体解剖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研室目 前的实际,以及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参照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编写的 容主要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及方法,实验所需教具,复习思考题 等。旨在帮助同学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把握重点,弄清难点,便于同学课 前预习时有启示,实验时有的放矢,复习时不盲目 由于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学好人体解剖学的关键是理论联系 实际。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次实践,因此实验课中,要求同学做到“三 勤”、“二细”、“一及时”。三勤即勤动手,不怕脏,不迷信,亲自动手;勤动 口,要勤读好问,互教互学:勤思考,要多动脑筋,多分析,不要想当然 二细即对标本、模型、活体等细致观察和比较,细心寻认和辨别。一及时即 及时复习。解剖学内容多,进度快,新概念、新名词随教学深入,渐渐增多 日积月累,如不及时复习,而到考试前来“抱佛脚”,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编写本指导的另一个宗旨,是为便于教师和技术人员,根据教学进度的 内容和要求,有计划地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发挥各自工作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创造性 由于每个学年的教学计划进度,根据当时情况不同,常作不同程度的更 动,因此,本指导不以实验一、二……次数编写,而按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 编定,这样,既利于同学预习、复习,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进度,也不受实验 次数的束缚,更不影响技术人员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每次实验的学时数,本指导未做统一限定,可据总学时数,理论与实验 比例,以及实验内容的多少和繁简,做适当的调整和安排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本指导时间较紧迫,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同道和医学生不吝指正,当致诚挚的感谢! 编者 003年3月
2 前 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 础课。 本指导是依据三年制专科,正常人体解剖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研室目 前的实际,以及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参照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编写的。 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及方法,实验所需教具,复习思考题 等。旨在帮助同学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把握重点,弄清难点,便于同学课 前预习时有启示,实验时有的放矢,复习时不盲目。 由于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学好人体解剖学的关键是理论联系 实际。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次实践,因此实验课中,要求同学做到“三 勤”、“二细”、“一及时”。三勤即勤动手,不怕脏,不迷信,亲自动手;勤动 口,要勤读好问,互教互学;勤思考,要多动脑筋,多分析,不要想当然。 二细即对标本、模型、活体等细致观察和比较,细心寻认和辨别。一及时即 及时复习。解剖学内容多,进度快,新概念、新名词随教学深入,渐渐增多, 日积月累,如不及时复习,而到考试前来“抱佛脚”,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编写本指导的另一个宗旨,是为便于教师和技术人员,根据教学进度的 内容和要求,有计划地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发挥各自工作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创造性。 由于每个学年的教学计划进度,根据当时情况不同,常作不同程度的更 动,因此,本指导不以实验一、二……次数编写,而按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 编定,这样,既利于同学预习、复习,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进度,也不受实验 次数的束缚,更不影响技术人员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每次实验的学时数,本指导未做统一限定,可据总学时数,理论与实验 比例,以及实验内容的多少和繁简,做适当的调整和安排。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本指导时间较紧迫,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同道和医学生不吝指正,当致诚挚的感谢! 编 者 2003 年 3 月
实验室规则 保持实验室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得在实验室喧哗、嬉闹。 在实验室实验或复习时,必须严肃认真,对尸体、标本、 模型、挂图等教具,要严加爱护,不得任意戏弄或破坏。 三、实验室内的标本、模型等教具设备,不得私自带出室外 四、保持室内整洁,不乱扔纸屑杂物、更不得随意吐痰。每次 实验完毕,均由值日同学打扫卫生。 五、实验、复习,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同学,负责关好水、电、 门、窗 六、实验、复习时,不得站踩桌、凳。 七、以上规则,若有违反,将视情节轻重,上报学院给予相应 惩罚或纪律处分
3 实验室规则 一、保持实验室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得在实验室喧哗、嬉闹。 二、在实验室实验或复习时,必须严肃认真,对尸体、标本、 模型、挂图等教具,要严加爱护,不得任意戏弄或破坏。 三、实验室内的标本、模型等教具设备,不得私自带出室外。 四、保持室内整洁,不乱扔纸屑杂物、更不得随意吐痰。每次 实验完毕,均由值日同学打扫卫生。 五、实验、复习,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同学,负责关好水、电、 门、窗。 六、实验、复习时,不得站踩桌、凳。 七、以上规则,若有违反,将视情节轻重,上报学院给予相应 惩罚或纪律处分
目录 绪论、骨学概述及躯干骨实验 上肢骨实验……… 下肢骨实验 四颅骨实验………… 五骨连结概述实验… 六躯干骨连结实验 七颅骨连结实验 八上肢骨连结实验 九下肢骨连结实验 3456678 十肌学概述及躯干肌实验 十一头颈肌实验… 十二上肢肌实验… 十三下肢肌实验 十四消化系统实验 十五呼吸系统实验 十六泌尿系统实验 十七生殖系统实验 十八腹膜实验 十九内分泌系统实验…… 二十脉管学概述及心脏实验…… 6779 二十一动脉实验…………… 二十二静脉实验……… 二十三淋巴系统实验…… 二十四感觉器(一)眼实验… 十五感觉器(二)耳实验… 二十六神经系统概述及脊髓实验……… 二十七脑干、小脑及间脑实验 二十八端脑实验……… 二十九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实验…… 27 三十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实验 28 十一脊神经实验… …29 三十二脑神经实验 三十三内脏神经实验
4 目 录 一 绪论、骨学概述及躯干骨实验………………………………………1 二 上肢骨实验……………………………………………………………2 三 下肢骨实验……………………………………………………………2 四 颅骨实验………………………………………………………………3 五 骨连结概述实验………………………………………………………4 六 躯干骨连结实验………………………………………………………5 七 颅骨连结实验…………………………………………………………6 八 上肢骨连结实验………………………………………………………6 九 下肢骨连结实验………………………………………………………7 十 肌学概述及躯干肌实验………………………………………………8 十一 头颈肌实验……………………………………………………………9 十二 上肢肌实验……………………………………………………………9 十三 下肢肌实验……………………………………………………………10 十四 消化系统实验 ………………… ……………………………………11 十五 呼吸系统实验 …… …………………………………………………13 十六 泌尿系统实验 ………………………………………………………14 十七 生殖系统实验…………………………………………………………15 十八 腹膜实验………………………………………………………………16 十九 内分泌系统实验………………………………………………………17 二十 脉管学概述及心脏实验………………………………………………17 二十一 动脉实验 ……………………………………………………………19 二十二 静脉实验………………………………………………………………20 二十三 淋巴系统实验 ………………………………………………………22 二十四 感觉器(一)眼实验…………………………………………………23 二十五 感觉器(二)耳实验…………………………………………………24 二十六 神经系统概述及脊髓实验……………………………………………25 二十七 脑干、小脑及间脑实验………………………………………………25 二十八 端脑实验………………………………………………………………26 二十九 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实验………………………………………27 三 十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实验…………………………28 三十一 脊神经实验……………………………………………………………29 三十二 脑神经实验……………………………………………………………30 三十三 内脏神经实验…………………………………………………………32
绪论、骨学概述及躯干骨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2.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和基本功能(支持 运动、保护)以及各组成部分在运动中的作用(杠杆、枢纽、动力)。 3.掌握骨的形态、构造 4.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5.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6.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7.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8.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和分部、胸骨角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9.熟悉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 1.结合教材内容、图谱及各式切面的标本模型,理解人体解剖学的标 准姿势,轴和切面,以及各种方位术语在应用中的相对概念 2.复习运动系统的组成。用长、短、扁、不规则骨等,观察骨的形态 结构。在保留骨膜的股骨或胫骨的纵剖面和横断面上,观察骨的构造(骨外 膜、骨内膜、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骨髓,骨小梁中的压力、张力曲线 和骺线:观察脱钙骨和煅烧骨帮助了解骨的化学成份和物理特性)。 3.结合骨骼架说出躯干骨的组成名称,数目和位置。 4.以胸椎为例,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找出颈椎、胸椎、腰椎、 骶骨及尾骨的主要特征,区别各段椎骨,辨别各类椎骨形态结构的异同。 5.利用骨骼架说明肋与肋骨,真肋、假肋及浮肋的概念。观察胸骨的 形态结构及分部,明确胸骨角的临床意义。 6.观察一般肋骨的形态、结构及分部;区别第一肋的主要结构特征。 7.借助骨骼架,确定活体上的肋、肋间隙,椎骨的数目位置,以及骶 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等的体表位置。 实验教具(按每个实验室所需的数量计。以下同) 1.全身骨骼架一副。半身模型1个。 2.保留骨膜,中段横断,上端矢状切的股骨或胫骨1根 3.按颈椎、胸椎、腰椎顺序串连的椎骨9套,骶骨4块,尾骨1~2块 4.一般肋骨9根,第一肋骨及胸骨各5块 5.脱钙肋骨,煅烧锁骨各1根(瓶装保存)。 6.挂图 四、复习思考题
5 一 绪论、骨学概述及躯干骨实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2.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和基本功能(支持、 运动、保护)以及各组成部分在运动中的作用(杠杆、枢纽、动力)。 3.掌握骨的形态、构造。 4.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5.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6.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7.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8.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和分部、胸骨角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9.熟悉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 1.结合教材内容、图谱及各式切面的标本模型,理解人体解剖学的标 准姿势,轴和切面,以及各种方位术语在应用中的相对概念。 2.复习运动系统的组成。用长、短、扁、不规则骨等,观察骨的形态 结构。在保留骨膜的股骨或胫骨的纵剖面和横断面上,观察骨的构造(骨外 膜、骨内膜、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骨髓,骨小梁中的压力、张力曲线 和骺线;观察脱钙骨和煅烧骨帮助了解骨的化学成份和物理特性)。 3.结合骨骼架说出躯干骨的组成名称,数目和位置。 4.以胸椎为例,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找出颈椎、胸椎、腰椎、 骶骨及尾骨的主要特征,区别各段椎骨,辨别各类椎骨形态结构的异同。 5.利用骨骼架说明肋与肋骨,真肋、假肋及浮肋的概念。观察胸骨的 形态结构及分部,明确胸骨角的临床意义。 6.观察一般肋骨的形态、结构及分部;区别第一肋的主要结构特征。 7.借助骨骼架,确定活体上的肋、肋间隙,椎骨的数目位置,以及骶 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等的体表位置。 三、实验教具(按每个实验室所需的数量计。以下同) 1.全身骨骼架一副。半身模型 1 个。 2.保留骨膜,中段横断,上端矢状切的股骨或胫骨1根。 3.按颈椎、胸椎、腰椎顺序串连的椎骨9套,骶骨4块,尾骨1~2块。 4.一般肋骨9根,第一肋骨及胸骨各5块。 5.脱钙肋骨,煅烧锁骨各 1 根(瓶装保存)。 6.挂图。 四、复习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