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2001200学年第 学期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教师 教学方式 理论 授课学时 2 课题 绪论骨学总论 救教学目的、要求 明确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类别和发展简史 简述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说出骨的分类、形态和构造 简述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好人体解剖学。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2.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 救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3 分钟 4、课堂小结5分钟 复习旧课0 分钟 5、讨论、答题7分钟 讲授新课65 分钟 教学媒体 教材板书多媒体挂图
教师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200 /200 学年 第 学期 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教师 教学方式 理论 授课学时 2 课 题 绪论 骨学总论 教学目的、要求: 1.明确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类别和发展简史。 3.简述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4.掌握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5.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6.说出骨的分类、形态和构造。 7.简述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8.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9.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好人体解剖学。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2.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1、组织教学 3 分钟 4、课堂小结 5 分钟 2、复习旧课 0 分钟 5、讨论、答题 7 分钟 3、讲授新课 65 分钟 6、其 它 分钟 教学媒体: 教材 板书 多媒体 挂图
讲授新课提纲: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细胞: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 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有运动、消化、呼吸 泌尿、生殖、内分泌、脉管、感觉器和神经等系统。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1、标准姿势 方位术语: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尺侧、胫侧)、外侧(桡侧、 腓侧)、内、外、浅、深、远侧、近侧 轴和面:轴:①垂直轴②矢状轴③冠状轴 面:①矢状面②冠状面③水平面 匝、学习方法 运动系统 组成:由骨、骨连结和肌组成 功能 骨 1、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构造: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3、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4、发生和生长 乍业 说出人体九大系统的名称 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课后体会: 时间安排恰当,内容取舍合适 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教师签名: 年月日
讲授新课提纲: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三、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细胞: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 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有运动、消化、呼吸、 泌尿、生殖、内分泌、脉管、感觉器和神经等系统。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1、标准姿势: 2、方位术语: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尺侧、胫侧)、外侧(桡侧、 腓侧)、内、外、浅、深、远侧、近侧 3、轴和面:轴: ①垂直轴 ②矢状轴 ③冠状轴 面: ①矢状面 ②冠状面 ③水平面 五、学习方法: 运动系统 一、组成:由骨、骨连结和肌组成 二、功能: (一)骨 1、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构造: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3、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4、发生和生长 作 业: 1、说出人体九大系统的名称。 2、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课后体会: 1、时间安排恰当,内容取舍合适。 2、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2001200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教师 教学方式 实验 授课学时 题 骨连结概述,颅骨1 教学目的、要求: 对照骨骼,指出躯干各骨的位置和说出名称。 简述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点。 简述肋、胸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说出胸骨角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在活体上确认棘突、骶角、胸骨角、第二肋、剑突、颈静脉切迹等骨性结构 实验中严肃认真,以科学的精神正确对待标本。 点与难点 重点: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点 2、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胸骨角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3、躯干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救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5 分钟 4、课堂小结10分钟 复习旧课3 分钟5、讨论、答题2分钟 讲授新课60 分钟6、其它0分钟 救教学媒体 教材挂图躯干骨标本骨骼
教师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200 /200 学年 第 学期 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教师 教学方式 实验 授课学时 2 课 题 骨连结概述,颅骨 1 教学目的、要求: 1、对照骨骼,指出躯干各骨的位置和说出名称。 2、简述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点。 3、简述肋、胸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4、说出胸骨角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5、在活体上确认棘突、骶角、胸骨角、第二肋、剑突、颈静脉切迹等骨性结构。 6、实验中严肃认真,以科学的精神正确对待标本。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点。 2、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胸骨角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3、躯干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1、组织教学 5 分钟 4、课堂小结 10 分钟 2、复习旧课 3 分钟 5、讨论、答题 2 分钟 3、讲授新课 60 分钟 6、其 它 0 分钟 教学媒体: 教材 挂图 躯干骨标本 骨骼
讲授新课提纲: 躯干骨(51块) 椎骨:1、一般形态: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弓根、椎间孔、椎弓板、棘突 横突 上关节突、下关节突 2、各部椎骨的特点:①颈椎:横突孔、椎体钩 ②胸椎:横突肋凹、上肋凹、下肋凹 ③腰椎 、骶骨:骶骨岬、耳状面、骶粗隆、骶前孔、骶后孔、骶管裂孔、骶角、骶管、骶骨尖 尾骨: 四、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两部分 肋骨:(12对)肋头、肋颈、肋体、肋结节、肋沟 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组成 颈静脉切迹、锁切迹、胸骨角、肋切迹 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同学互相在活体确认躯干骨骨性标志。 课后体会 实验操作较顺利,学生自觉认真观察标本。 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教师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教师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讲授新课提纲: 躯干骨(51 块) 一、椎骨:1、一般形态: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弓根、椎间孔、椎弓板、棘突、 横突 上关节突、下关节突 2、各部椎骨的特点:①颈椎:横突孔、椎体钩 ②胸椎:横突肋凹、上肋凹、下肋凹 ③腰椎: 二、骶骨:骶骨岬、耳状面、骶粗隆、骶前孔、骶后孔、骶管裂孔、骶角、骶管、骶骨尖 三、尾骨: 四、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两部分 肋骨:(12 对)肋头、肋颈、肋体、肋结节、肋沟 五、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组成。 颈静脉切迹、锁切迹、胸骨角、肋切迹 作 业: 1、利用课余时间同学互相在活体确认躯干骨骨性标志。 课后体会: 1、实验操作较顺利,学生自觉认真观察标本。 2、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200200学年第学期 教师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200n200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教师 教学方式 授课学时 四肢骨 救学目的、要求 对照骨骼,指出上、下肢各骨的名称及其位置 、结合标本简述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和主要结 、在活体上确认四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以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标本、模型。 重点与难点 匣点:1、上、下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 2、肩胛骨、肱骨、髋骨、股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结构。 3、四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散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0 分钟 4、课堂小结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5、讨论、答题5分钟 讲授新课65分钟 6、其它0分钟 教学媒体: 教材挂图四肢骨标本骨骼
200 /200 学年 第 学期 教师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200 /200 学年 第 学期 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教师 教学方式 实验 授课学时 2 课 题 四肢骨 教学目的、要求: 1、对照骨骼,指出上、下肢各骨的名称及其位置。 2、结合标本简述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和主要结 构。 3、在活体上确认四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4、以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标本、模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上、下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 2、肩胛骨、肱骨、髋骨、股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结构。 3、四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1、组织教学 0 分钟 4、课堂小结 5 分钟 2、复习旧课 5 分钟 5、讨论、答题 5 分钟 3、讲授新课 65 分钟 6、其 它 0 分钟 教学媒体: 教材 挂图 四肢骨标本 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