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17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 耐受性下限 耐受性上限 不能耐受区生理受抑制 最适区 生理受抑制不能耐受区 种群数量 种群消失|数量很低 数量最高 数量很低种群消失 低 环境梯度 高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17 种 群 数 量 种群消失 数量很低 数量最高 数量很低 种群消失 不能耐受区生理受抑制 最适区 生理受抑制 不能耐受区 低 环境梯度 高 耐受性下限 耐受性上限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18 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游 ●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 响:如耐受性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耐受性与湿度和溶 氧的关系;耐受性与温度、湿度和盐的协同作用 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物种之间 的竞争产生的生态位分离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18 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 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 响:如耐受性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耐受性与湿度和溶 氧的关系;耐受性与温度、湿度和盐的协同作用 ⚫ 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物种之间 的竞争产生的生态位分离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19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有机体 有机体 新陈代谢 适应川生存 生长、发育和繁殖环境压力 遗传、变异与进化—◆耐受一胁迫 驯化 感应性与运动 内环境稳定性 不适应淘汰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19 ⚫ 新陈代谢 ⚫ 生长、发育和繁殖 ⚫ 遗传、变异与进化 ⚫ 感应性与运动 ⚫ 内环境稳定性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生存 胁迫 适应 环境压力 有机体 耐受 有机体 不适应 淘汰 驯化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20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适应 e驯化 e内稳态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20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 适应 ⚫ 驯化 ⚫ 内稳态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21 适应 适应的概念 适应的类型 适应的方式 适应组合 环境对适应的影响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21 适应 ⚫ 适应的概念 ⚫ 适应的类型 ⚫ 适应的方式 ⚫ 适应组合 ⚫ 环境对适应的影响-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