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12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综合性:如气候的作用 ●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塚雉孵卵的温度控制;渔 业高密度养殖增氧 ●直接性和间接性:食物,降水 ●限定性(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中华绒螯蟹的孵化 ●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水体内的钙和锶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12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 综合性: 如气候的作用 ⚫ 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塜雉孵卵的温度控制;渔 业高密度养殖增氧 ⚫ 直接性和间接性:食物,降水 ⚫ 限定性(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中华绒螯蟹的孵化 ⚫ 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水体内的钙和锶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13 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 ←最小因子定律 Liebig's law of minimum ←耐受性定律( 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限制因子( limiting factors)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13 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 ⚫ 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 ⚫ 耐受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14 最小因子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 Liebig’ s law of minimum)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 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 ( Justus von Liebig,1840,德国) ●两个补充条件(odum,1983): >1)严格的稳定状态; >2)因子补偿作用 factor compensation):生物 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能够减少温度、光、水等生 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14 最小因子定律 ⚫ “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 ⚫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 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 (Justus von Liebig,1840,德国) 。 ⚫ 两个补充条件(Odum,1983): ➢1)严格的稳定状态; ➢2)因子补偿作用(factor compensation) :生物 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能够减少温度、光、水等生 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15 耐受性定律 ●“耐受性定律”( Shelford' s law of tolerance)(w.E. Shelford,1913,美国) ·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 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 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 ecological amplitude)或生态价( ecological valence)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15 耐受性定律 ⚫ “耐受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V. E. Shelford, 1913,美国) ⚫ 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 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 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 (ecological amplitude) 或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生态学》课件 2-16 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 limiting factors 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 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 子 ●限制因子概念的意义 为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奠定了一个便 利的基点; ≯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薄弱环节
2006-03-04 安徽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 《生态学》课件 2-16 限制因子 ⚫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 ⚫ 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 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 子 ⚫ 限制因子概念的意义 ➢为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奠定了一个便 利的基点; ➢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