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命,为万世开太 平”,每个家长让孩子读书的时候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在中国人看来,最大的出 息莫过于治国平天下。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绝大部分人所做的、能做的都 和当年自己所想的有很大距离。为什么现代的抑郁症这么多而传统的中国人抑郁 症没有这么多呢?就是靠着八个字:“儒道兼综,显隐皆可”。儒道两家互相补 充,天下有道则显,处逆境则隐。 中华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佛教。佛教进入中国有2000年,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之大超过许多人的认识,如果从我们现存的汉语当中去掉佛教传来 的语言,我们恐怕就不能说话了。为什么?很多都是佛教中传来的词。比如我们 常常说的“世界”这个词就是佛教词汇,其他如“实际”“相对”“绝对”“因 果”“究竟”“导师”“功课”“作业”……包括很多成语:“头头是道”“心 心相印”……·都来自佛教经典。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古代雕塑,从敦煌、云岗 龙门,到乐山大佛,大部分来自佛教,如果不讲佛教雕塑的话,中国几乎就无法 撰写雕塑史。 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柱子”,“两层楼”上面一层的文化 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其共同载 体是汉字,是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一提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但 是很多人常常忽略了楼下还有一层。这个底层不是低下的意思,其广大,其高远, 其丰富,其精彩,都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这部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即主要由口 头传承的文化,其特点就是口口相传,与以文字为载体的精英文化不同,包括传 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民俗、节日等等都是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而言,是“根与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DNA,是我们民族的标识和符号。我曾经在一个大学讲课的时候请学生们设想 下:在传统社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子弟,不识字,甚至只有一个乳名,他是 传统社会中几亿人中的一个。但是,他不但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知道勤俭持 家,还知道孝顺父母,知道“二十四孝”故事,甚至,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会 挺身而出,知道“精忠报国”!他虽然一字不识,但是他会给你滔滔不绝地讲杨 家将,讲岳飞传,他知道赵子龙,知道关云长,也知道秦桧……他爱恨分明,有 强烈的道德感,邻居家有谁不孝顺父母他会谴责,会不齿!请问:他从哪里知道 的忠孝廉耻?从哪里知道的仁义理智信?他听说书,他看戏,他过传统节日!他 在这些丰富的,和中国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不但建立了深 层的道德感,有了生动的历史知识,还有了一个“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就是这
2017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題。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命,为万世开太 平”,每个家长让孩子读书的时候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在中国人看来,最大的出 息莫过于治国平天下。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绝大部分人所做的、能做的都 和当年自己所想的有很大距离。为什么现代的抑郁症这么多而传统的中国人抑郁 症没有这么多呢?就是靠着八个字:“儒道兼综,显隐皆可”。儒道两家互相补 充,天下有道则显,处逆境则隐。 中华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佛教。佛教进入中国有 2000 年,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之大超过许多人的认识,如果从我们现存的汉语当中去掉佛教传来 的语言,我们恐怕就不能说话了。为什么?很多都是佛教中传来的词。比如我们 常常说的“世界”这个词就是佛教词汇,其他如“实际”“相对”“绝对”“因 果”“究竟”“导师”“功课”“作业”……包括很多成语:“头头是道”“心 心相印”……都来自佛教经典。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古代雕塑,从敦煌、云岗、 龙门,到乐山大佛,大部分来自佛教,如果不讲佛教雕塑的话,中国几乎就无法 撰写雕塑史。 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柱子”,“两层楼”上面一层的文化 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其共同载 体是汉字,是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一提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但 是很多人常常忽略了楼下还有一层。这个底层不是低下的意思,其广大,其高远, 其丰富,其精彩,都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这部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即主要由口 头传承的文化,其特点就是口口相传,与以文字为载体的精英文化不同,包括传 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民俗、节日等等都是。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而言,是“根与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DNA,是我们民族的标识和符号。我曾经在一个大学讲课的时候请学生们设想一 下:在传统社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子弟,不识字,甚至只有一个乳名,他是 传统社会中几亿人中的一个。但是,他不但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知道勤俭持 家,还知道孝顺父母,知道“二十四孝”故事,甚至,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会 挺身而出,知道“精忠报国”!他虽然一字不识,但是他会给你滔滔不绝地讲杨 家将,讲岳飞传,他知道赵子龙,知道关云长,也知道秦桧……他爱恨分明,有 强烈的道德感,邻居家有谁不孝顺父母他会谴责,会不齿!请问:他从哪里知道 的忠孝廉耻?从哪里知道的仁义理智信?他听说书,他看戏,他过传统节日!他 在这些丰富的,和中国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不但建立了深 层的道德感,有了生动的历史知识,还有了一个“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就是这
些使每一个中国人保持着他的基本人格,他会健康地度过一生,他会用同样的方 式教育自己的子女,从而保持了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基本的结构和文化的传承。 (节选自2015年12月4日《光明日报》《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人看来,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理想中, 能够“治国平天下”是最被看重的 B.佛教虽然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它在进入中国的2000年里,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影响却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 C.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表述,那就是居于“两层楼”之上的部分 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 D.对中华民族而言,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 艺,民俗、节日在内的“非遗”是“根和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变得有出息,但人 生不如意常有八九,绝大多数人的理想都难以实现 B.汉语中有许多词汇和成语都来源于佛教的经典,并且我们中国人引起自豪的 古代所有雕塑,如敦煌、乐山大佛等,也都来自佛教 C.在传统社会,一个普通的不识字的农家子弟,照样可以懂得并传承中华民族 的传统道德文化,靠的是口口相传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D.以语言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尽管处在“楼下”底层常常被很多人忽略,但其广 大,其高远,其丰富,其精彩,都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人借助儒道两家“显”“隐”互补的思想为人处世,安身立命, 天下有道则显,处逆境则隐,所以没有那么多人患抑郁症。 B.如果我们从现存汉语中去掉佛教传来的语言词汇,那么我们的汉语以及古代 的雕塑艺术等就不会像今天一样丰富多彩了 C.我国古代所创造的传统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等等, 都是靠语言文字来记录和传承的 D.深层的道德感、生动的历史知识和“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可以使中国人保 持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基本的结构和文化的传承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凤,字长鸾,昌黎人也。凤少聪察,有膂力,善骑射,稍迁乌贺真、大贤真正 都督。后主居东宫,年尚幼,武成简都督三十人,送令侍卫,风在其数。袭爵髙 密郡公,位开府仪同三司。武平二年,和士开为厍狄伏连等矫害,敕咸阳王斛律 明月、宜阳王赵彦深在凉风堂推问支党。其事秘密,皆令凤口传,然后宣诏敕号 令文武。禁掖防守,悉以委之。除侍中、领军,总知内省机密 祖珽曾与凤于后主前论事,珽语凤云:“强弓长槊,容相推谢;军国谋算,何由 得争?”凤答云:“各出意见,岂在文武优劣!”后主将诛斛律明月,凤固执不 从。祖珽因有谗言,既诛明月,数日后主不兴语,后寻复旧。仍封旧国昌黎郡王, 又加特进
些使每一个中国人保持着他的基本人格,他会健康地度过一生,他会用同样的方 式教育自己的子女,从而保持了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基本的结构和文化的传承。 (节选自 2015 年 12 月 4 日《光明日报》《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一 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人看来,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理想中, 能够“治国平天下”是最被看重的。 B.佛教虽然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它在进入中国的 2000 年里,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影响却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 C.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表述,那就是居于“两层楼”之上的部分 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 D.对中华民族而言,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 艺,民俗、节日在内的“非遗”是“根和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变得有出息,但人 生不如意常有八九,绝大多数人的理想都难以实现。 B.汉语中有许多词汇和成语都来源于佛教的经典,并且我们中国人引起自豪的 古代所有雕塑,如敦煌、乐山大佛等,也都来自佛教。 C.在传统社会,一个普通的不识字的农家子弟,照样可以懂得并传承中华民族 的传统道德文化,靠的是口口相传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D.以语言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尽管处在“楼下”底层常常被很多人忽略,但其广 大,其高远,其丰富,其精彩,都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中国人借助儒道两家“显”“隐”互补的思想为人处世,安身立命, 天下有道则显,处逆境则隐,所以没有那么多人患抑郁症。 B. 如果我们从现存汉语中去掉佛教传来的语言词汇,那么我们的汉语以及古代 的雕塑艺术等就不会像今天一样丰富多彩了。 C. 我国古代所创造的传统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等等, 都是靠语言文字来记录和传承的。 D.深层的道德感、生动的历史知识和“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可以使中国人保 持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基本的结构和文化的传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韩凤,字长鸾,昌黎人也。凤少聪察,有膂力,善骑射,稍迁乌贺真、大贤真正 都督。后主居东宫,年尚幼,武成简都督三十人,送令侍卫,凤在其数。袭爵高 密郡公,位开府仪同三司。武平二年,和士开为厍狄伏连等矫害,敕咸阳王斛律 明月、宜阳王赵彦深在凉风堂推问支党。其事秘密,皆令凤口传,然后宣诏敕号 令文武。禁掖防守,悉以委之。除侍中、领军,总知内省机密。 祖珽曾与凤于后主前论事,珽语凤云:“强弓长槊,容相推谢;军国谋算,何由 得争?”凤答云:“各出意见,岂在文武优劣!”后主将诛斛律明月,凤固执不 从。祖珽因有谗言,既诛明月,数日后主不兴语,后寻复旧。仍封旧国昌黎郡王, 又加特进
进位领军大将军,余悉如故。息宝行尚公主,在晋阳赐甲第一区。其公主生男满 月,驾幸凤宅,宴会尽日。每旦早参,先被敕唤顾访,出后方引奏事官。若不视 事,内省急速者,皆附奏闻。军国要密,无不经手。东西巡幸,及山水游戏射猎, 独在御傍。与髙阿那肱、穆提婆共处衡轴,号曰三贵 寿阳陷没,凤与穆提婆闻告败,握槊不辍曰:“他家物,从他去。”后帝使于黎 阳临河筑城戍,曰:“急时且守此作龟兹国子。更可怜人生如寄,唯当行乐,何 用愁为?”君臣应和若此。风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 每咤曰:“恨不得劉汉狗饲马!”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凤被宠要之中,尤嫉人士,朝夕宴私,唯相谮诉。崔季舒等冤酷,皆凤所为也, 每一赐与,动至千万。恩遇日甚,弥自骄恣,意色严厉,未尝与人相承接。朝士 谘事,莫敢仰视,动致呵叱,辄詈云:“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若见武职, 虽厮养末品,亦容下之。仕隋,位终于陇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每咤/曰/恨不得判汉狗饲马/ 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B.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每咤曰/恨不得到汉狗饲马/ 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C.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每咤/曰/恨不得劉汉狗饲马/ 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D.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每咤曰/恨不得判汉狗饲马/ 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也借指太子本人;汉代又指太后所居之宫。 B.诏书,在古代指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颁发的命令。如昭告天下、口诏、手 诏等。 C.除,在古代常常指降低官员官职,义同“左迁”,如除拜、除授、除书等。 D.幸,古代多指帝王对女子及大臣的宠爱,如宠幸等;也指帝王到某地去,如 巡幸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雜一项是(3分 A.韩凤体力强壮,擅长骑马射箭。少年时就被升任为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 后主年幼时迁住东宫,皇帝挑选的三十个侍卫中就有韩凤。 B.韩凤聪明多智,深得皇帝信任。在和士开一案中,皇帝下令审讯罪犯同党, 先有韩凤亲口传告,然后再下命令,后令其总管内省机密。 C.韩凤仇视汉人,性情暴戾野蛮。寿阳陷落后,韩凤常常带刀驰马,神色严厉, 大声喝叱说汉人不可忍受应该杀掉,并说要杀汉狗喂马 D.韩凤骄横恣肆,特別嫉贤妒能。韩凤深得皇帝宠幸,特别是身居要职期间 早晚饮宴,与贤才士人互相诽谤,并亲自制造了许多冤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强弓长槊,容相推谢;军国谋算,何由得争? (2)若不视事,内省急速者,皆附奏闻。军国要密,无不经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进位领军大将军,余悉如故。息宝行尚公主,在晋阳赐甲第一区。其公主生男满 月,驾幸凤宅,宴会尽日。每旦早参,先被敕唤顾访,出后方引奏事官。若不视 事,内省急速者,皆附奏闻。军国要密,无不经手。东西巡幸,及山水游戏射猎, 独在御傍。与高阿那肱、穆提婆共处衡轴,号曰三贵。 寿阳陷没,凤与穆提婆闻告败,握槊不辍曰:“他家物,从他去。”后帝使于黎 阳临河筑城戍,曰:“急时且守此作龟兹国子。更可怜人生如寄,唯当行乐,何 用愁为?”君臣应和若此。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 每咤曰:“恨不得剉汉狗饲马!”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凤被宠要之中,尤嫉人士,朝夕宴私,唯相谮诉。崔季舒等冤酷,皆凤所为也, 每一赐与,动至千万。恩遇日甚,弥自骄恣,意色严厉,未尝与人相承接。朝士 谘事,莫敢仰视,动致呵叱,辄詈云:“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若见武职, 虽厮养末品,亦容下之。仕隋,位终于陇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每咤/曰/恨不得剉汉狗饲马/ 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B.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每咤曰/恨不得剉汉狗饲马/ 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C.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每咤/曰/恨不得剉汉狗饲马/ 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D.凤恒带刀/走马未曾安行/瞋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每咤曰/恨不得剉汉狗饲马/ 又曰/刀止可刈贼汉头/不可刈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也借指太子本人;汉代又指太后所居之宫。 B.诏书,在古代指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颁发的命令。如昭告天下、口诏、手 诏等。 C.除,在古代常常指降低官员官职,义同“左迁”,如除拜、除授、除书等。 D.幸,古代多指帝王对女子及大臣的宠爱,如宠幸等;也指帝王到某地去,如 巡幸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雜—项是(3 分) A.韩凤体力强壮,擅长骑马射箭。少年时就被升任为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 后主年幼时迁住东宫,皇帝挑选的三十个侍卫中就有韩凤。 B.韩凤聪明多智,深得皇帝信任。在和士开一案中,皇帝下令审讯罪犯同党, 先有韩凤亲口传告,然后再下命令,后令其总管内省机密。 C.韩凤仇视汉人,性情暴戾野蛮。寿阳陷落后,韩凤常常带刀驰马,神色严厉, 大声喝叱说汉人不可忍受应该杀掉,并说要杀汉狗喂马。 D.韩凤骄横恣肆,特别嫉贤妒能。韩凤深得皇帝宠幸,特别是身居要职期间, 早晚饮宴,与贤才士人互相诽谤,并亲自制造了许多冤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强弓长槊,容相推谢;军国谋算,何由得争? (2)若不视事,内省急速者,皆附奏闻。军国要密,无不经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8~9 题
赠梁任父母同年① 黄遵宪②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③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同年”, 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②黄遵宪: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 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③侉(kud) 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意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 8.本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所谈 意思是说只有能 够在旧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知的人,才能够“为人师” (2)庄子《逍遥游》 两句形容大鲲化为 大鹏,大鹏南徙之时的声势之大、飞翔之高。 (3)白居易《琵琶行》中 ”形象地描绘出琵琶 女独守空船,惟有清冷的江水和明月作伴的情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花四婶 牟喜文 花四爷暴毙。 花四婶料理完后事,看一眼门外排得长长的队伍,啪地一抖袖子,说:“我 来 “她一个妇道人家能行吗?别再给人扎坏了!听说花家的手艺传儿不传女 眷呢。”及至一个个嘴歪眼斜、流口水的患者丝丝哈哈地进去,喜笑颜开地出来, 人群除了惊讶,就只剩啧啧称赞的份了 花家在滨州世代行医,专治中风、面瘫等疑难杂症,传到花四爷已整整九 代 花家治病,就靠一根钢针和长长短短的银针,至于中药,那只是辅助手段, 花家的针技真真正正是一门绝活。传到花四爷手上,他又融进了很多西医疗法, 把祖传的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这才有了“花一针”的美誉。当然,花家也成了滨 州数一数二的大户。 没人知道花四婶是什么时候学会了这门技艺的,恐怕连死去的花四爷也蒙 在鼓里。也许是女人天生就对针敏感吧,花四婶纤纤细手轻拂钢针和一排闪亮的 银针,那些针仿佛一下子就注入了灵性,钢针和银针一只只飞到患者脸颊上,针
赠梁任父母同年① 黄遵宪②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③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同年”, 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②黄遵宪: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 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③侉(kuǎ) 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意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 8.本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 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所谈 “ , ”,意思是说只有能 够在旧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知的人,才能够“为人师”。 (2)庄子《逍遥游》 “ , ”两句形容大鲲化为 大鹏,大鹏南徙之时的声势之大、飞翔之高。 (3)白居易《琵琶行》中 “ , ”形象地描绘出琵琶 女独守空船,惟有清冷的江水和明月作伴的情景。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花 四 婶 牟喜文 花四爷暴毙。 花四婶料理完后事,看一眼门外排得长长的队伍,啪地一抖袖子,说:“我 来。” “她一个妇道人家能行吗?别再给人扎坏了!听说花家的手艺传儿不传女 眷呢。”及至一个个嘴歪眼斜、流口水的患者丝丝哈哈地进去,喜笑颜开地出来, 人群除了惊讶,就只剩啧啧称赞的份了。 花家在滨州世代行医,专治中风、面瘫等疑难杂症,传到花四爷已整整九 代。 花家治病,就靠一根钢针和长长短短的银针,至于中药,那只是辅助手段, 花家的针技真真正正是一门绝活。传到花四爷手上,他又融进了很多西医疗法, 把祖传的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这才有了“花一针”的美誉。当然,花家也成了滨 州数一数二的大户。 没人知道花四婶是什么时候学会了这门技艺的,恐怕连死去的花四爷也蒙 在鼓里。也许是女人天生就对针敏感吧,花四婶纤纤细手轻拂钢针和一排闪亮的 银针,那些针仿佛一下子就注入了灵性,钢针和银针一只只飞到患者脸颊上,针
尾微微颤动,一曲或激昂、或舒缓的音乐随即飘到患者耳里,那音乐像天籁、似 仙乐,听得患者飘飘欲仙,浑身每一个毛孔都熨帖。倏地,音乐戛然而止,患者 摸摸已经矫正好的歪斜脸,再对着镜子照一照,眉眼中蓦地爬满惊喜之情,下 个动作,就是忙不迭地掏银子了。 有一样,花四婶给人瞧病或是出诊,每次都把十三岁的儿子大娃带在身边 刻也不离开自己的视线。可大娃好像对花四婶的技艺一点也不感兴趣似的,脸 沉着,眼睛直直地盯向窗外,偶尔回头,一双小眼睛里满是怒气。 起初,花四婶手把手教大娃,一板一眼,可大娃不是把针弄弯了,就是拿 针练飞镖,到处扎苍蝇,时间一长,她也就放弃了 “唉,白瞎花家那么好的医术了,后继无人哪!”滨州人无不摇头叹息, 只有花四婶明白大娃心里想着什么,她常常在半夜惊醒,浑身都让汗湿透 了 “真是造孽啊!”没人时,花四婶对着四爷的画像,一坐就是几个时辰, 眼泪干了又流,流了又干。 转眼,五年过去了。花四婶老了许多,鬓角隐隐露出了白发,鱼尾纹也很 深了。大娃倒出落得五大三粗,胳膊上、胸口上都是腱子肉,嘴巴上也长出了 圈黑须。 有一天,花四婶把大娃叫到内室,关好门窗,对大娃说:“儿啊,都说冤 家宜解不宜结,你父亲也去世那么多年了,你也该放下了。我托镇上你马姨给你 介绍了个好姑娘,过段时候挑个日子娶进门来,也好了了你父亲的一桩心事,给 老花家传宗接代 放下?娘,你说得倒轻巧,冤有头债有主,他韩三强一天不死,我就一 天也放不下!”大娃越说越激动,越说声越高。 “嘘,你小点声,让韩三强的狗腿子听到,咱们娘俩一个也活不成!”花 四婶把一根手指竖到嘴边说。 “娘,你怕他,我可不怕,”大娃弯起一只胳膊,露出疙里疙瘩的肉块 此仇不报,我就不是我爹的儿子! “可韩三强今非昔比了呀,孩子,他现在是皇协军团长,鬼子的红人呢!” “我管他是谁呢,我就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他当初为了让我爹给日 本特务治病,我爹不答应,他竟然给我爹下药,害死了我爹,现在我长大了,他 甭想消停!” “你……你咋知道那么多呢?”花四婶惊奇地张大了嘴巴。 “架不住我死磨硬泡,管家老孙叔都给我说了。” “这个老孙,这不是害孩子吗!” “娘,你也不用埋怨老孙叔,其实,我几年前隐隐约约就知道咋回事了。” “唉!”花四婶长叹一口气,沉默了好久,说:“儿啊,算娘求你了,咱 干不过韩三强,只有忍了,忍一时风平浪静啊。” “哼!”大娃鼻子哼了一声,摔门而去,只剩花四婶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 吧嗒吧嗒掉眼泪。 真是儿大不由娘啊。 这天,花四婶刚给一个患者看完病,歪在椅子上小憩,下人翠莲慌里慌张 头闯了进来,“太太,太太,不好了,大少爷被皇协军抓起来了!” “为啥?”花四婶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说是大少爷私通抗联!
尾微微颤动,一曲或激昂、或舒缓的音乐随即飘到患者耳里,那音乐像天籁、似 仙乐,听得患者飘飘欲仙,浑身每一个毛孔都熨帖。倏地,音乐戛然而止,患者 摸摸已经矫正好的歪斜脸,再对着镜子照一照,眉眼中蓦地爬满惊喜之情,下一 个动作,就是忙不迭地掏银子了。 有一样,花四婶给人瞧病或是出诊,每次都把十三岁的儿子大娃带在身边, 一刻也不离开自己的视线。可大娃好像对花四婶的技艺一点也不感兴趣似的,脸 沉着,眼睛直直地盯向窗外,偶尔回头,一双小眼睛里满是怒气。 起初,花四婶手把手教大娃,一板一眼,可大娃不是把针弄弯了,就是拿 针练飞镖,到处扎苍蝇,时间一长,她也就放弃了。 “唉,白瞎花家那么好的医术了,后继无人哪!”滨州人无不摇头叹息。 只有花四婶明白大娃心里想着什么,她常常在半夜惊醒,浑身都让汗湿透 了。 “真是造孽啊!”没人时,花四婶对着四爷的画像,一坐就是几个时辰, 眼泪干了又流,流了又干。 转眼,五年过去了。花四婶老了许多,鬓角隐隐露出了白发,鱼尾纹也很 深了。大娃倒出落得五大三粗,胳膊上、胸口上都是腱子肉,嘴巴上也长出了一 圈黑须。 有一天,花四婶把大娃叫到内室,关好门窗,对大娃说:“儿啊,都说冤 家宜解不宜结,你父亲也去世那么多年了,你也该放下了。我托镇上你马姨给你 介绍了个好姑娘,过段时候挑个日子娶进门来,也好了了你父亲的一桩心事,给 老花家传宗接代。” “放下?娘,你说得倒轻巧,冤有头债有主,他韩三强一天不死,我就一 天也放不下!”大娃越说越激动,越说声越高。 “嘘,你小点声,让韩三强的狗腿子听到,咱们娘俩一个也活不成!”花 四婶把一根手指竖到嘴边说。 “娘,你怕他,我可不怕,”大娃弯起一只胳膊,露出疙里疙瘩的肉块。 “此仇不报,我就不是我爹的儿子!” “可韩三强今非昔比了呀,孩子,他现在是皇协军团长,鬼子的红人呢!” “我管他是谁呢,我就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他当初为了让我爹给日 本特务治病,我爹不答应,他竟然给我爹下药,害死了我爹,现在我长大了,他 甭想消停!” “你……你咋知道那么多呢?”花四婶惊奇地张大了嘴巴。 “架不住我死磨硬泡,管家老孙叔都给我说了。” “这个老孙,这不是害孩子吗!” “娘,你也不用埋怨老孙叔,其实,我几年前隐隐约约就知道咋回事了。” “唉!”花四婶长叹一口气,沉默了好久,说:“儿啊,算娘求你了,咱 干不过韩三强,只有忍了,忍一时风平浪静啊。” “哼!”大娃鼻子哼了一声,摔门而去,只剩花四婶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 吧嗒吧嗒掉眼泪。 真是儿大不由娘啊。 这天,花四婶刚给一个患者看完病,歪在椅子上小憩,下人翠莲慌里慌张 一头闯了进来,“太太,太太,不好了,大少爷被皇协军抓起来了!” “为啥?”花四婶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说是大少爷私通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