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 的老示 2日E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 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 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佘人。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 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胡惟庸案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 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 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 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元朝 明朝 吏部 户部 管理全国行政 位 礼部 圆(丞相叔 皇帝 重 兵部 刑部 工部
明太祖废除丞相 丞相 管 理 全 国 行 政 位 高 权 重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 元朝 明朝
如何评价明太祖废除宰相? 冷资料回放废除宰相制度15年之后,明太祖得意地 总结道:“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 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请立者,文武群 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 学思之窗(对明朝废宰相制度)有的学者评论道: 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 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竞有一百 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 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明中期 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 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课本P17)
如何评价明太祖废除宰相? ❖ 资料回放 废除宰相制度15年之后,明太祖得意地 总结道:“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 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请立者,文武群 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 ❖ 学思之窗 (对明朝废宰相制度)有的学者评论道: 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 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 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 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明中期 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 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课本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