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津区五校联考九年级上期语文科期末考试题 ※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浏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教(i0)学生如何读书,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浏B.省委领导强调,对农民工除按期给(1)付工资外,还要给他们以更多关怀 ※C.科技的持续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素质与创新欲望的年轻一代的不断参与(y)。 D.提倡助人为乐,多为(wei)他人着想,是亲和邻里关系、建设文明社区的基础 浏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3分) 狼籍水波粼粼锋芒必露鳞次栉比 B、旁骛充耳不闻翻来覆去 浏莫衷一是 ※C、媲美姗姗来迟锐不可挡张皇失措 D、蓦然荒草凄凄一视同仁 浏/。反即往 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 刻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救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浏C、对于俄罗斯“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 ※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测D、这些故事或许己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 ※尽的猜测和遐想。 4、下面语段中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分) 浏①大足是我国重要的石窟造像之一,始凿于唐景福之年(公元89年),经五代至宋 浏代达到鼎盛,②大约终成于南宋末期左右,明、清仅有一些零星雕刻。③大足石 刻刻即使主要是佛教造像,④但历代匠师们却发挥了充分的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 崇把他们对美的理想融化在造像中,直到今天仍然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第①处缺主语,应添加 (2)第②处用词重复,应删掉 浏(3第③处关联词运用不当,应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在《水浒传》中,被称为“赛诸葛”的人是吴用,绰号为“ 图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 ※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填朝代)的」 (填人名)。(2 ※ 刻6、今年12月1日是世界第21个艾滋病日。你知道艾滋病防治的标志是什么? 浏它有什么含义?(4分) ※※※※※※※ 7、阅读下列材料,作一些思考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 ※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
江津区五校联考九年级上期语文科期末考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教(jiāo)学生如何读书,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B.省委领导强调,对农民工除按期给(jǐ)付工资外,还要给他们以更多关怀。 C.科技的持续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素质与创新欲望的年轻一代的不断参与(yǔ)。 D.提倡助人为乐,多为(wèi)他人着想,是亲和邻里关系、建设文明社区的基础。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 ( )(3 分) A、狼籍 水波粼粼 锋芒必露 鳞次栉比 B、旁骛 充耳不闻 翻来覆去 莫衷一是 C、媲美 姗姗来迟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D、蓦然 荒草凄凄 一视同仁 一反即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 分) 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 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 ....的。 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 ....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C、对于俄罗斯“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 .... 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D、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 ....,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 尽的猜测和遐想。 4、下面语段中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 分) ①大足是我国重要的石窟造像之一,始凿于唐景福之年(公元 89 年),经五代至宋 代达到鼎盛,②大约终成于南宋末期左右,明、清仅有一些零星雕刻。③大足石 刻即使主要是佛教造像,④但历代匠师们却发挥了充分的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 把他们对美的理想融化在造像中,直到今天仍然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⑴第①处缺主语,应添加 ⑵第②处用词重复,应删掉 ⑶第③处关联词运用不当,应改为 ⑷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在《水浒传》中,被称为“赛诸葛”的人是吴用,绰号为“ ”。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____ ____。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填朝代)的 (填人名)。(2 分) 6、今年 12 月 1 日是世界第 21 个艾滋病日。你知道艾滋病防治的标志是什么? 它有什么含义?(4 分) 7、阅读下列材料,作一些思考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 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 ※※※※※※※※※※※※※※※※※※密※※※※※※※※※※※封※※※※※※※※※※※※※※※※线※※※※※※※※※※※※※
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 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 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査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 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 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 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3分) (3)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2分) (4)小宝要写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看法,请你帮他仿照划线部分,写两 个句子。(4分) 朋友,请珍惜阅读。珍惜阅读,阅读便如_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珍惜阅读 珍惜阅读, 惜阅读,便是珍惜人生的一分一秒,珍惜世间的一草一木。珍惜阅读,体味人生。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默写填空 ①足蒸暑土气 。《观刈麦》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④《陈涉世家》里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语句: ⑤《梦江南》中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 ⑥《武陵春》中描写哀愁,创意独特句子: ⑦《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采用典故,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一12题。(15分)
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 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 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 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 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 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 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3 分) (3)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2 分) (4)小宝要写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看法,请你帮他仿照划线部分,写两 个句子。(4 分) 朋友,请珍惜阅读。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珍惜阅读, , ;珍惜阅读, , 。珍 惜阅读,便是珍惜人生的一分一秒,珍惜世间的一草一木。珍惜阅读,体味人生。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10 分,每空 l 分) 8、默写填空 ①足蒸暑土气 , 。《观刈麦》 ②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③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④《陈涉世家》里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语句: 。 ⑤《梦江南》中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 , ; ⑥《武陵春》中描写哀愁,创意独特句子: , 。 ⑦《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采用典故,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9 一 12 题。(15 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 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 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 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9、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乙] 的内容。(2分) 10、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夙夜忧叹夙夜 驽 属以后事属 若嗣子可辅辅: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12、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最正确的一种是 )(2分)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 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 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13、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 价。(只谈一点即可)(3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4-19题。(22分 松子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 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髙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 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 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 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 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 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9、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乙] 的内容。(2 分) 10、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4 分) 夙夜忧叹 夙夜: 庶竭驽钝 驽钝: 属以后事 属: 若嗣子可辅 辅: 1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最正确的一种是 ( )(2 分)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 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 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13、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 价。(只谈一点即可) (3 分) _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14—19 题。(22 分) 松 子 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 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 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 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 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 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 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 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 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 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 ,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 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 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 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 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 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 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 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 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 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 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 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 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 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 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 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 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 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 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 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 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 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 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 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 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4.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 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 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 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 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 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 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 ,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 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 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 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 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 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 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 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 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 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 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 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 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 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 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 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 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 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 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 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 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 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 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 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 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4.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 答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 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15.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判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4分) 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16.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 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 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4分) 坦然地口口囗口,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 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口口口。 17.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 这个人生道理 是 18.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 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仿句: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 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 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 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 的事物”。 E.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 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9-23题。(18分) 另一种珍爱 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 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 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
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 答: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 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15. 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判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 分) 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 16.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 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 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4 分) 坦然地□□□□,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 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 17. 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 这个人生道理 是: 。 18.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2 分) 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 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仿句: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 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 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 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 的事物”。 E.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 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19—23 题。(18 分) 另一种珍爱 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 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 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