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 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 效 (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人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二,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9)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10)奥运会即将在京举办,这是举国欢庆的盛事。我们可以用《<论语>十则》中 ▲”来表达对全世界朋友的欢迎之情。 斑级开展“人间有爱”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26题。 【爱心抒怀】 2.下面是小军写的一段演讲稿,请按要求答题。(6分) 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A倒ta(▲)的房屋和被废墟掩埋的躯 体,猝(▲)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內灾难中 的同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我们愿棒出一颗颗炽(▲)热的心,伸出一双双热 情的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6(▲)击风雨!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2)依次在方框中填人所缺的标点。 【爱心奉献】 3.小勇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为其补充一两句议论性文字。(2分) 汶川一震,举国悲痛。各界人士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 飞人刘翔两次共捐出了350万元,还想着为灾区人民再做些实事。主持人倪萍捐出了 100万元,还在带动更多的人去募捐。火炬手金晶捐献了6000元,她只是刚刚找到了一份 正式的工作。有个路人给了一位卖艺人100元钱,那位艺人道谢之后,转身就将钱投入了不 远的赈灾捐款箱。100元不算多,但也许已是那位街头艺人平时好几天的收入 有捐款,就有数额;有数额,就有高低。此高彼低,你厚我薄,难免会有些议论。其实 大可不必,因为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南京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 页,共 120 分,其中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 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 o。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 无效。 一 (25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 (2)人则无法家拂士, ▲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其一)》) (6)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 ▲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9)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10)奥运会即将在京举办,这是举国欢庆的盛事。我们可以用《<论语>十则》中 “ ▲ , ▲ ”来表达对全世界朋友的欢迎之情。 班级开展“人间有爱”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2—6 题。 【爱心抒怀】 2.下面是小军写的一段演讲稿,请按要求答题。(6 分) 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 倒 tā ( ▲ )的房屋和被废墟掩埋的躯 体,猝.( ▲ )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 灾难中 的同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我们愿棒出一颗颗炽.(▲ )热的心,伸出一双双热 情的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ó( ▲ )击风雨!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2)依次在方框中填人所缺的标点。 【爱心奉献】 3.小勇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为其补充一两句议论性文字。(2 分) 汶川一震,举国悲痛。各界人士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 飞人刘翔两次共捐出了 350 万元,还想着为灾区人民再做些实事。主持人倪萍捐出了 100 万元,还在带动更多的人去募捐。火炬手金晶捐献了 6000 元,她只是刚刚找到了一份 正式的工作。有个路人给了一位卖艺人 100 元钱,那位艺人道谢之后,转身就将钱投入了不 远的赈灾捐款箱。100 元不算多,但也许已是那位街头艺人平时好几天的收入…… 有捐款,就有数额;有数额,就有高低。此高彼低,你厚我薄,难免会有些议论。其实 大可不必,因为 ▲ ▲ ▲
4.介绍右边这一幅赈灾活动宣传画的内容与含义。(3分) 内容 含义 【爱心寄语】 5.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2分) 示例:妈妈 妈妈 我深信你还活着 我深信你还活着 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 击碎钢筋水泥 击不碎你坚强的心 6.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 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言写下了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 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 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 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 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 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4.介绍右边这一幅赈灾活动宣传画的内容与含义。(3 分) 内容: ▲ 含义: ▲ 【爱心寄语】 5.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2 分) 示例:妈妈 妈妈 我深信你还活着 我深信你还活着 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 击碎钢筋水泥 ▲ 击不碎你坚强的心 ▲ 6.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 他 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言写下了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 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 分) ▲ 二 (42 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 7—12 题。(12 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 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 ③,昏黑无往来,时闻. 风铎 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 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 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重3-17厘。(4分)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 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英。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 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 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 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 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 分) 答: ▲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 分) 答: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重 3 一 17 厘。(4 分)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 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 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 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 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夭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 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 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 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幅色调分明的画 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 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 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 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 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 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 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浸润情感 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北朝民歌《敕 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 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 种“着色的情感 .....”,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 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 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 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 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 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 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 1 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 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浸润情感, 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北朝民歌《敕 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 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 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 层的认识。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3)▲ 局部用色 复色搭配之美 双色对比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2)▲ (1) 景物组合,形成色调之美 14.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分) 答 15.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 分)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囻。(王维《使至塞上》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 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 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 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限。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6分) 田野上的白发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 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 层的认识。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 分) 14.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 分) 答: ▲ 15.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 分) 答: ▲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 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 ▲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 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 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 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 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限。 答: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 题。(16 分) 田野上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