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陶瓷的基本知识 (3)炻器 炻器结构比陶质致密、略低于瓷质,一般吸水率较小, 其坯体多数带有颜色而且呈半透明性。炻器按其坯体的致 密性,均匀性以及粗糙程度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大类 建筑装饰上用的外墙砖、地砖以及耐酸化工陶瓷均属于粗 炻器。日用炻器和工艺陈设品属于细炻器。中国的细炻器 中不乏名品,享誉世界的江苏宜兴紫砂陶就是一种不施釉 的有色细炻器。 细炻质制品与陶质、瓷质制品相比,在一些性能上具 有一定的优势。它比陶器强度高、吸水率低,比瓷器热稳 定性好、成本低。此外,炻器的生产原料较广泛,对原料 杂质的控制不需要象瓷器那样严格,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 以广泛应用
5.1 陶瓷的基本知识 (3)炻器 炻器结构比陶质致密、略低于瓷质,—般吸水率较小, 其坯体多数带有颜色而且呈半透明性。炻器按其坯体的致 密性,均匀性以及粗糙程度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大类。 建筑装饰上用的外墙砖、地砖以及耐酸化工陶瓷均属于粗 炻器。日用炻器和工艺陈设品属于细炻器。中国的细炻器 中不乏名品,享誉世界的江苏宜兴紫砂陶就是一种不施釉 的有色细炻器。 细炻质制品与陶质、瓷质制品相比,在一些性能上具 有一定的优势。它比陶器强度高、吸水率低,比瓷器热稳 定性好、成本低。此外,炻器的生产原料较广泛,对原料 杂质的控制不需要象瓷器那样严格,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 以广泛应用
5.1陶瓷的基本知识 5.1.3陶瓷的主要生产原料 陶瓷坯体的主要原料有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剂原 料三大类。 可塑性原料即黏土原料,它是陶瓷坯体的主体。瘠性原 料可降低黏土的塑性,减少坯体的收缩,防止高温烧成时坯 体变形。熔剂原料能够降低烧成温度,有些石英颗粒及髙岭 土的分解产物能被其溶解,常用的熔剂原料有长石、滑石等。 (1)可塑性材料一黏土 1.黏土的形成 黏土是由天然岩石经过长期风化、沉积而成,它是多种 微细矿物的混合体,是很复杂的一类矿物原料。它的化学组 成、矿物成分、技术特性以及生成条件都是非常复杂的,也 是不完全固定的。黏土的种类和性能好坏对陶瓷制品质量有 着重要影响
5.1 陶瓷的基本知识 5.1.3 陶瓷的主要生产原料 陶瓷坯体的主要原料有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剂原 料三大类。 可塑性原料即黏土原料,它是陶瓷坯体的主体。瘠性原 料可降低黏土的塑性,减少坯体的收缩,防止高温烧成时坯 体变形。熔剂原料能够降低烧成温度,有些石英颗粒及高岭 土的分解产物能被其溶解,常用的熔剂原料有长石、滑石等。 (1)可塑性材料—黏土 1.黏土的形成 黏土是由天然岩石经过长期风化、沉积而成,它是多种 微细矿物的混合体,是很复杂的一类矿物原料。它的化学组 成、矿物成分、技术特性以及生成条件都是非常复杂的,也 是不完全固定的。黏土的种类和性能好坏对陶瓷制品质量有 着重要影响
5.1陶瓷的基本知识 黏土的风化作用分为机械风化(温度变化、冰冻、水力等)和化 学风化(空气中的C02和水作用)以及有机物风化(动植物遗骸腐蚀)等多 种情况。 2.黏土的分类 ①按地质构造分,黏土可为为残留黏土和沉积黏土 ②按构成黏土的主要矿物可分为高岭石类、水云母类、蒙脱石类、 叶蜡石类和水铝英石类。 ③按其耐火度不同,可分为耐火黏土(耐火度1580℃以上)、难熔 黏土(耐火度13501358℃)和易熔黏土(耐火度1350℃以下)。 ④按习惯分类法,可分为高岭土、黏性土、瘠性黏土和页岩, ⑤按黏土杂质含量的高低、耐火度和可制作陶瓷的类别等,将黏 土分为瓷土、陶土、砖土和耐火黏土等四类,其中陶土是制造建筑陶 瓷的主要原料
5.1 陶瓷的基本知识 黏土的风化作用分为机械风化(温度变化、冰冻、水力等)和化 学风化(空气中的C02和水作用)以及有机物风化(动植物遗骸腐蚀)等多 种情况。 2.黏土的分类 ①按地质构造分,黏土可为为残留黏土和沉积黏土。 ②按构成黏土的主要矿物可分为高岭石类、水云母类、蒙脱石类、 叶蜡石类和水铝英石类。 ③按其耐火度不同,可分为耐火黏土(耐火度1580℃以上)、难熔 黏土(耐火度1350—1358℃)和易熔黏土(耐火度1350℃以下)。 ④按习惯分类法,可分为高岭土、黏性土、瘠性黏土和页岩。 ⑤按黏土杂质含量的高低、耐火度和可制作陶瓷的类别等,将黏 土分为瓷土、陶土、砖土和耐火黏土等四类,其中陶土是制造建筑陶 瓷的主要原料
5.1陶瓷的基本知识 3.黏土的工艺特性 ①可塑性 可塑性是黏土制品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指标。 可塑性是指黏土加适量水搅拌之后,在外力作用下能获得 任意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和破裂,以及在外力作用停止后, 仍能保持该形状的特殊性能。利用黏土的可塑性,可将其 塑造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坯体,而不发生裂纹破损。 黏土可塑性的优劣受很多原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 黏土组成的矿物成份及含量,颗粒形状、细度与级配,以 及拌和加水量的多少等因素
5.1 陶瓷的基本知识 3.黏土的工艺特性 ①可塑性 可塑性是黏土制品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指标。 可塑性是指黏土加适量水搅拌之后,在外力作用下能获得 任意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和破裂,以及在外力作用停止后, 仍能保持该形状的特殊性能。利用黏土的可塑性,可将其 塑造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坯体,而不发生裂纹破损。 黏土可塑性的优劣受很多原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 黏土组成的矿物成份及含量,颗粒形状、细度与级配,以 及拌和加水量的多少等因素
5.1陶瓷的基本知识 ②收缩性 黏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的减少,以及煅烧过程中的 物理、化学变化都会产生收缩。黏土加水调和后,经过塑制 成型获得坯体,坯体在干燥和焙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体积 收缩。 这种体积收缩可分为干燥收缩(称为干缩)和焙烧收缩 (称为烧缩),其中干缩比烧缩大得多。收缩可用干燥收缩 率、烧成收缩率和总收缩率来衡量
5.1 陶瓷的基本知识 ②收缩性 黏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的减少,以及煅烧过程中的 物理、化学变化都会产生收缩。黏土加水调和后,经过塑制 成型获得坯体,坯体在干燥和焙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体积 收缩。 这种体积收缩可分为干燥收缩(称为干缩)和焙烧收缩 (称为烧缩),其中干缩比烧缩大得多。收缩可用干燥收缩 率、烧成收缩率和总收缩率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