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调研试卷 卷面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新学期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对我们学语文是大有 bⅰ()益,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聆听了于漪老师 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贾里一起感受伟人,huo()达 的胸襟;品茗古代寓言,感受了文学潜()移默化的力量。 2.诗文名句填空。(5分) ①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天上的风雨来了 ④青女素娥俱耐冷, ⑤求剑若此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C.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但浪费时间金钱,而且影响身体健康,这并不危言耸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眼花缭乱。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D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5.参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2 分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 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 块岩石里有群山 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调研试卷 (卷面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23 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新学期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对我们学语文是大有 bì( )益,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聆听了于漪老师 的谆谆..( )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贾里一起感受伟人,huò( )达 的胸襟;品茗古代寓言,感受了文学潜.( )移默化的力量。 2.诗文名句填空。(5 分) ①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__________ 。 ②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天上的风雨来了, 。 ④青女素娥俱耐冷, 。 ⑤求剑若此, ?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C.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 D.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但浪费时间金钱,而且影响身体健康,这并不危言耸听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2 分) A.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眼花缭乱。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D.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5.参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2 分)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 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 , ;一块岩石里有群山 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
处都含有真感情。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学校举行“我爱文学吧”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创作空间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富有文采的宣传语。 (2分) 答 【活动二:口语交际】近期学校想请,《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前来为大家进行 次文学方面的讲座,学校委派你去邀请他。见面后你会(2分) 说: 【活动三: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是演讲比赛“我心中的文学:演讲摘录,请分辨 两这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我爱文学,在我眼中,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它像一首小诗,清 新、隽永;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刚懂事时,就开始爱上了文学, 直到现在,还痴迷着它。 材料二:我爱文学,她是我生命的动脉,她的美丽给我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如果 把文学比作海,那我就是她怀抱中的一滴小水滴,是大海给了我生命;如果把文 学比作阳光,那我就是一棵沐浴着阳光,是阳光给了我茁壮成长希望。 上面两则材料是“我心目中的文学"演讲摘录,请分辨二者内容侧重点有什么 不同?(2分) 【活动四:现状调査】七年级一班组织一次名著阅读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请分析调查结果,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下表中反映的情况。(2分) 项目 人数 阅读情况 怎样阅读 经常偶尔从不|测览「抄词语做批注写摘要|不做笔 50 26 16 8 13 2 2 13
处都含有真感情。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学校举行“我爱文学吧”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创作空间]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富有文采的宣传语。 (2 分) 答: 【活动二:口语交际】近期学校想请,《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前来为大家进行一 次文学方面的讲座,学校委派你去邀请他。见面后你会(2 分) 说: 【活动三: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是演讲比赛“我心中的文学”演讲摘录,请分辨 两这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我爱文学,在我眼中,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它像一首小诗,清 新、隽永;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刚懂事时,就开始爱上了文学, 直到现在,还痴迷着它。 材料二:我爱文学,她是我生命的动脉,她的美丽给我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如果 把文学比作海,那我就是她怀抱中的一滴小水滴,是大海给了我生命;如果把文 学比作阳光,那我就是一棵沐浴着阳光,是阳光给了我茁壮成长希望。 上面两则材料是“我心目中的文学”演讲摘录,请分辨二者内容侧重点有什么 不同?(2 分) 答: 【活动四:现状调查】七年级一班组织一次名著阅读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请分析调查结果,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下表中反映的情况。(2 分) 项目 人 数 阅读情况 怎样阅读 经常 偶尔 从不 测览 抄词语 做批注 写摘要 不做笔 记 50 26 16 8 13 2 2 1 13
答 二、阅读理解。(共4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 郑人买履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先自度其足( )②至之市( ③反归取之( )④何不试之以足( 8.翻译句子。(4分)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至之市,而忘操之 9.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2分) 10.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11.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 (二)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1分) 田野上的白发
答: 二、阅读理解。(共 47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4 分)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4 分) ①先自度.其足( ) ②至之.市( ) ③反.归取之( )④何不试之以.足( ) 8.翻译句子。(4 分) ① 宁信度,无自信也。 __ ② 至之市,而忘操之 __ 9.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2 分) __ 10.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 分) 11.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 分) (二)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1 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 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 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 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 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 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 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 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 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 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 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 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 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 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 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 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 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 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 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
刘益善 ①母亲 50 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 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 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 白的么? ③4 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 上 11 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 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 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 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 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 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 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 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 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 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 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 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 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 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 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
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髙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 春蚕,叶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 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 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 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 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 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 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 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 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 哭了 ⑩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 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2.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分) 答 13.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答 14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 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2分) 15“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 分)
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 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 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 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 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 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 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 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 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 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 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 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2.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 分) 答: 13.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2 分)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答: 14.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 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2 分) 答: 15“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