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 “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 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 “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 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 · 元好问《论诗》绝句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 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 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 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 阳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 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 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 壮也。 王国维《人间词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 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 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 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 阳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 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 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 壮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 伴。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 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 “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 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 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 自然同体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 伴。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 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 “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 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 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 自然同体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 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 。和人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 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 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 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 和人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 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 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 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 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 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 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被《古 学千金谱》)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 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总 结: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 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 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 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 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祯《古 学千金谱》)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 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