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方面。A、长度变形B、面积变形C、方向变形D、长度、面积及角度变形43、数据库系统是: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D、数据文件的集合44、GIS数据来源广泛,为了满足图像处理的需要,减少数据处理程序,最捷径的数据源是—。A、GPS数据,B、地图数据,C、CCT磁带,D、文字报告45、失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来实现。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46、路径分析,其核心是最佳路径和最短路径的求解、比较这两者,可见2A、最短路径不考虑网线和转角的阻得强度,以求得两结点的最近路径B、当网线的阻碍强度为路线的长度,转角的阻碍强度为零,最佳路径就成为最短路径C、最佳路径为转角的阻碍强度为最小的路径D、最佳路径为网线上的阻碍强度为最小的路径47、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常使用的三个坐标系是:——。A、世界坐标系、规范化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B、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C、世界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D、局部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42、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_方面。 A、长度变形 B、面积变形 C、方向变形 D、长度、面积及角度变形 43、数据库系统是:_。 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 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 系统 D、数据文件的集合 44、GIS 数据来源广泛,为了满足图像处理的需要,减少数据处理程序,最捷径 的数据源是_。 A、GPS 数据, B、地图数据, C、CCT 磁带, D、文字报告 45、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_来实现。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 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 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 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46、路径分析,其核心是最佳路径和最短路径的求解、比较这两者,可见_。 A、最短路径不考虑网线和转角的阻碍强度,以求得两结点的最近路径 B、当网线的阻碍强度为路线的长度,转角的阻碍强度为零,最佳路径就成为最 短路径 C、最佳路径为转角的阻碍强度为最小的路径 D、最佳路径为网线上的阻碍强度为最小的路径 47、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常使用的三个坐标系是:_。 A、世界坐标系、规范化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B、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C、世界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D、局部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48、数据库系统是:—。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D、数据文件的集合49、数理统计分析模型包括。A、主成分分析B、层次分析C、系统聚类分析D、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50、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来实现。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51、路径分析,其核心是最佳路径和最短路径的求解、比较这两者,可见A、最短路径不考虑网线和转角的阻碍强度,以求得两结点的最近路径B、当网线的阻碍强度为路线的长度,转角的阻碍强度为零,最佳路径就成为最短路径C、最佳路径为转角的阻碍强度为最小的路径D、最佳路径为网线上的阻碍强度为最小的路径52、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常使用的三个坐标系是:——。A、世界坐标系、规范化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B、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C、世界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D、局部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53、数据库系统是:—。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
48、数据库系统是:_。 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 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 系统 D、数据文件的集合 49、数理统计分析模型包括_。 A、主成分分析 B、层次分析 C、系统聚类分析 D、主成分分析 ,层次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50、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_来实现。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 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 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 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51、路径分析,其核心是最佳路径和最短路径的求解、比较这两者,可见_。 A、最短路径不考虑网线和转角的阻碍强度,以求得两结点的最近路径 B、当网线的阻碍强度为路线的长度,转角的阻碍强度为零,最佳路径就成为最 短路径 C、最佳路径为转角的阻碍强度为最小的路径 D、最佳路径为网线上的阻碍强度为最小的路径 52、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常使用的三个坐标系是:_。 A、世界坐标系、规范化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B、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C、世界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D、局部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53、数据库系统是:_。 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 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
系统D、数据文件的集合54、叠加分析是GIS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GIS系统中,根据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比较这两者,一。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C、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D、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55、GIS的输出产品是指经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的A、各种地图B、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文字报告以及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C、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和文字报告D、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56、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的栅格数据取值方法是。A、中心归属法B、长度占优法C、面积占优法D、重要性法57、GIS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直接影响地理信息共享,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位置建立的基础是—。A、统一的坐标系统B、统一的分类编码原则C、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D、标准的数据采集技术规程58、GIS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A、GIS总体设计和GIS详细设计B、GIS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C、GIS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D、GIS总体设计和GIS模块设计59、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来实现
系统 D、数据文件的集合 54、叠加分析是 GIS 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 GIS 系统中,根据数 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矢量系统的叠加分 析、比较这两者,_。 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 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C、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D、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55、GIS 的输出产品是指经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的_。 A、各种地图 B、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文字报告以及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 数据 C、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和文字报告 D、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 56、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的栅格数据取值方 法是_。 A、中心归属法 B、长度占优法 C、面积占优法 D、重要性法 57、GIS 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直接影响地理信息共享,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位置建 立的基础是_。 A、统一的坐标系统 B、统一的分类编码原则 C、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D、标准的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58、GIS 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_。 A、GIS 总体设计和 GIS 详细设计 B、GIS 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 C、GIS 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 D、GIS 总体设计和 GIS 模块设计 59、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_来实现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60、经线为直线束,纬线为同心圆弧的投影是A、圆锥投影B、圆柱投影C、方位投影D、高斯投影61、八叉树数据结构是:A、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失量数据B、二维栅格数据中的四叉树在三维空间的推广C、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非压缩的体素结构D、体状地物的数字立体模型62、能够最有效地描述空间物体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的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C、数据库技术D、CAD技术63、组成栅格数据最基本的单元是—。A、层B、象元C、行D、列64、数据库系统是: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D、数据文件的集合65、叠加分析是GIS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GIS系统中,根据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比较这两者,—。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C、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D、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 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 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 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60、经线为直线束,纬线为同心圆弧的投影是_。 A、圆锥投影 B、圆柱投影 C、方位投影 D、高斯投影 61、八叉树数据结构是:_。 A、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矢量数据 B、二维栅格数据中的四叉树在三维空间的推广 C、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非压缩的体素结构 D、体状地物的数字立体模型 62、能够最有效地描述空间物体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的技术是_。 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B、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 C、数据库技术 D、CAD 技术 63、组成栅格数据最基本的单元是_。 A、层 B、象元 C、行 D、列 64、数据库系统是:_。 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 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 系统 D、数据文件的集合 65、叠加分析是 GIS 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 GIS 系统中,根据数 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矢量系统的叠加分 析、比较这两者,_。 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 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C、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D、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66、网格化过程中网格尺寸的确定主要取决于A、地形高低B、地线性C、地形形态D、地形坡向67、GIS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直接影响地理信息共享,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位置建立的基础是A、统一的坐标系统B、统一的分类编码原则C、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D、标准的数据采集技术规程68、GIS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A、GIS总体设计和GIS详细设计B、GIS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C、GIS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D、GIS总体设计和GIS模块设计69、京广铁路线上有很多站点,这些站点和京广线之间的拓扑关系是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D、无拓扑关系70、经线为直线束,纬线为同心圆弧的投影是A、圆锥投影B、圆柱投影C、方位投影D、高斯投影71、八叉树数据结构是:A、以描述体状物体的失量数据B、二维栅格数据中的四叉树在三维空间的推广C、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非压缩的体素结构D、体状地物的数字立体模型72、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方面。()A.长度变形B.面积变形C.方向变形D.长度、面积及角度变形73、已知某等角投影沿经线方向的长度变形为+0.3%,那么其沿纬线的长度比和角度变形分别为。()A.+0.3%,1
66、网格化过程中网格尺寸的确定主要取决于_。 A、地形高低 B、地线性 C、地形形态 D、地形坡向 67、GIS 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直接影响地理信息共享,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位置建 立的基础是_。 A、统一的坐标系统 B、统一的分类编码原则 C、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D、标准的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68、GIS 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_。 A、GIS 总体设计和 GIS 详细设计 B、GIS 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 C、GIS 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 D、GIS 总体设计和 GIS 模块设计 69、京广铁路线上有很多站点,这些站点和京广线之间的拓扑关系是_。 A、拓扑邻接 B、拓扑关联 C、拓扑包含 D、无拓扑关系 70、经线为直线束,纬线为同心圆弧的投影是_。 A、圆锥投影 B、圆柱投影 C、方位投影 D、高斯投影 71、八叉树数据结构是:_。 A、以描述体状物体的矢量数据 B、二维栅格数据中的四叉树在三维空间的推广 C、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非压缩的体素结构 D、体状地物的数字立体模型 72、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_方面。( ) A.长度变形 B.面积变形 C.方向变形 D.长度、面积及角度变形 73、已知某等角投影沿经线方向的长度变形为+0.3%,那么其沿纬线的长度比 和角度变形分别为_ 。( ) A.+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