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七DEM建立与应用、实习目的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1、加深对DEM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2、熟练掌握ARCVIEW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3、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习准备1、软件准备:Arcview2、数据准备:文件feapt-clipl.dbf,feapt-clipl.shp,feapt-clipl.shx,文件terlk-clip1.dbf,terlk-clip1.shp,terlk-clip1.shx,文件夹cal2和info。三、实习内容1、DEM及TIN的建立(1)由采样点数据建立表面1)在视图目录表中添加并激活采样点层面feapt-clip1.shp。2)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Grid】命令。3)在出现的Output Grid Specification对话框中设定输出主题的范围、栅格单元大小及栅格行、列数。4)接下来出现的InterpolateSurface对话框中,从Method列表中选择Spline(注意:在菜单中只有IDW和Spline两种内插方法可以选择)。在ZValueSE图1由采样点生成的表面
实习七 DEM 建立与应用 一、 实习目的 DEM 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 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 我们应: 1、 加深对 DEM 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 2、 熟练掌握 ARCVIEW 中建立 DEM、TIN 的技术方法。 3、 结合实际、掌握应用 DEM 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实习准备 1、 软件准备:Arcview 2、 数据准备:文件 feapt-clip1.dbf ,feapt-clip1.shp,feapt-clip1.shx,文件 terlk-clip1.dbf,terlk-clip1.shp,terlk-clip1.shx,文件夹 cal2 和 info。 三、 实习内容 1、 DEM 及 TIN 的建立 (1) 由采样点数据建立表面 1) 在视图目录表中添加并激活采样点层面 feapt-clip1.shp。 2) 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 Grid】命令。 3) 在出现的 Output Grid Specification 对话框中设定输出主题的范围、栅格 单元大小及栅格行、列数。 4) 接下来出现的 Interpolate Surface 对话框中,从 Method 列表中选择 Spline (注意:在菜单中只有 IDW和 Spline 两种内插方法可以选择)。在 Z Value 图 1. 由采样点生成的表面
品国图2.Surface层面与原始DEM相减的结果及其统计值Field列表中选择Elev(高程)字段,单击OK。5)生成新的栅格主题SurfacefromSoilsamp.shp(如图1)。6)将得到的结果层面与原始的DEM层面(MapCalculation1)相减,得到结果层面如图2所示:由点、线数据生成TIN转为GRID(2)1)添加并激活点层面feapt-clip1和线层面terlk-clip1。2)点击【Surface】菜单下的【CreateTINfromfeatures】;3)在“CreateNewTIN”对话框中定义每个主题的数据使用方式在“CreateNewTIN”对话框中,对某一个主题需要指定高程源(HeightSource),以何种表面特征输入(Inputas),以及选某一个值的字段来作为属性信息(可以为None)。(见图3)4)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路径,生成新的层面tin-point。(见图4)5)点击【Theme】菜单下的【Converttogrid】,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路径,生成新的Grid层面。(见图5)6)将新生成的Grid层面与原始的DEM层面(MapCalculation1)相减,得到结果层面如图6所示:2、DEM的应用(1):地形指标的提取ON图6.图新生BIM摄N维NA相摄的结课极其统计
Field 列表中选择 Elev(高程)字段,单击 OK。 5) 生成新的栅格主题 Surface from Soilsamp.shp(如图 1)。 6) 将得到的结果层面与原始的 DEM 层面(Map Calculation1)相减,得到 结果层面如图 2 所示: (2) 由点、线数据生成 TIN 转为 GRID 1) 添加并激活点层面 feapt-clip1 和线层面 terlk-clip1。 2) 点击【Surface】菜单下的【Create TIN from features】; 3) 在“Create New TIN”对话框中定义每个主题的数据使用方式; 在“Create New TIN”对话框中,对某一个主题需要指定高程源(Height Source),以何种表面特征输入(Input as),以及选某一个值的字段来 作为属性信息(可以为 None)。(见图 3) 4) 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路径,生成新的层面 tin-point。(见图 4) 5) 点击【Theme】菜单下的【Convert to grid】,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 路径,生成新的 Grid 层面。(见图 5) 6) 将新生成的 Grid 层面与原始的 DEM 层面(Map Calculation1)相减, 得到结果层面如图 6 所示: 2、 DEM 的应用 (1) 地形指标的提取 图 5. 图由4. TIN 生成的TINDEM 图 2. Surface 层面与原始 DEM 相减的结果及其统计值 图 6. 图新生成的 3. 生成 TIN DEM过程中的 层面与原始Create New TIN DEM 相减的结果及其统计 对话框
O图7.提取坡度1)坡度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I、添加Dem数据并激活它。II、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DeriveSlope】命令。III、生成新的坡度主题slopeofDem。IV、双击左边的图例,在弹出的Legend Editor对话框中可重新调整坡度分级(如图7)。2)坡向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Iv在视图目录表中添加dem并激活它。II、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DeriveAspect】命令。III、显示并激活生成的坡向主题AspectofDem(如图8)
1) 坡度 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I、 添加 Dem 数据并激活它。 II、 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Derive Slope】命令。 III、 生成新的坡度主题 slope of Dem。 IV、 双击左边的图例,在弹出的 Legend Editor 对话框中可重新调整坡 度分级(如图 7)。 2) 坡向 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I、 在视图目录表中添加 dem 并激活它。 II、 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Derive Aspect】命令。 III、 显示并激活生成的坡向主题 Aspect of Dem(如图 8)。 图 7. 提取坡度
t0eaeP图8.提取坡向3)平面曲率激活坡向数据。I、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DeriveSlope】命令。II、图9.提取平面曲率III、生成平面曲率层面SlopeofAspect。(见图9)4)剖面曲率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1激活坡度数据。II、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DeriveSlope】命令
3) 平面曲率 I、 激活坡向数据。 II、 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Derive Slope】命令。 III、 生成平面曲率层面 Slope of Aspect。(见图 9) 4) 剖面曲率 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I、 激活坡度数据。 II、 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Derive Slope】命令。 图 8. 提取坡向 图 9. 提取平面曲率
图3009图10.提取剖面曲率II、显示并激活生成的剖面曲率层面SlopeofSlope(如图10)。提取等高线(2)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I、在视图目录表中添加dem并激活它。II、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CreateContours】命令。III、在出现的ContoursParameters对话框中输入等高距Contourinterval和基础等高线的值BaseContours。2OES图11.提取等高线IV、生成等高线主题ContoursofDem(如图11)。(3)地形表面的阴影图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III、 显示并激活生成的剖面曲率层面 Slope of Slope(如图 10)。 (2) 提取等高线 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I、 在视图目录表中添加 dem 并激活它。 II、 从【Surface】菜单中选择【Create Contours】命令。 III、 在出现的Contours Parameters对话框中输入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 和基础等高线的值 Base Contours。 IV、 生成等高线主题 Contours of Dem(如图 11)。 (3) 地形表面的阴影图 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图 10. 提取剖面曲率 图 11. 提取等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