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能够最有效地描述空间物体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的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C、数据库技术D、CAD技术8、目前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采用—。A、高斯-克吕格投影B、正轴等角圆锥投影C、墨卡托投影D、等角方位投影9、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A、SPANB、ARC/INFOC、CGISD、Geostar10、失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来实现。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11、叠加分析是GIS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GIS系统中,根据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比较这两者,——。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C、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D、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12、网格化过程中网格尺寸的确定主要取决于。B、地线性A、地形高低C、地形形态D、地形坡向13、GIS的输出产品是指经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的A、各种地图B、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文字报告以及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C、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和文字报告D、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14、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的栅格数据
7、能够最有效地描述空间物体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的技术是_。 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B、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 C、数据库技术 D、CAD 技术 8、目前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采用_。 A、高斯-克吕格投影 B、正轴等角圆锥投影 C、墨卡托投影 D、等角方位投影 9、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_。 A、SPAN B、ARC/INFO C、CGIS D、Geostar 10、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_来实现。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 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 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 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11、叠加分析是 GIS 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 GIS 系统中,根据数 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矢量系统的叠加分 析、比较这两者,_。 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 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C、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D、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12、网格化过程中网格尺寸的确定主要取决于_。 A、地形高低 B、地线性 C、地形形态 D、地形坡向 13、GIS 的输出产品是指经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的_。 A、各种地图 B、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文字报告以及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 据 C、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和文字报告 D、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 14、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的栅格数据
取值方法是A、中心归属法B、长度占优法C、面积占优法D、重要性法15、GIS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A、GIS总体设计和GIS详细设计B、GIS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C、GIS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D、GIS总体设计和GIS模块设计16、曲线光滑是利用已有的离散点,寻找形式比较简单、性能良好的曲线解析式其主要方式有:——。A、图形变换方式B、误差校正方式C、人机交互方式D、插值和逼近方式17、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方面。A、长度变形B、面积变形C、方向变形D、长度、面积及角度变形18、数据库系统是:—。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D、数据文件的集合19、叠加分析是GIS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GIS系统中,根据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比较这两者,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C、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D、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20、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来实现。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
取值方法是_。 A、中心归属法 B、长度占优法 C、面积占优法 D、重要性法 15、GIS 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_。 A、GIS 总体设计和 GIS 详细设计 B、GIS 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 C、GIS 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 D、GIS 总体设计和 GIS 模块设计 16、曲线光滑是利用已有的离散点,寻找形式比较简单、性能良好的曲线解析式、 其主要方式有:_。 A、图形变换方式 B、误差校正方式 C、人机交互方式 D、插值和逼近方式 17、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_方面。 A、长度变形 B、面积变形 C、方向变形 D、长度、面积及角度变形 18、数据库系统是:_。 A、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B、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 C、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 系统 D、数据文件的集合 19、叠加分析是 GIS 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 GIS 系统中,根据数 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矢量系统的叠加分 析、比较这两者,_。 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 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C、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D、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20、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_来实现。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
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21、GIS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A、GIS总体设计和GIS详细设计B、GIS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C、GIS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D、GIS总体设计和GIS模块设计22、能够最有效地描述空间物体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的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C、数据库技术D、CAD技术23、GIS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直接影响地理信息共享,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位置建立的基础是—。A、统一的坐标系统B、统一的分类编码原则C、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D、标准的数据采集技术规程24、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库中数据内容和数据之间关系的工具,目前,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主要有:A、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B、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模型C、局部模型、全局模型和物理模型D、用户模型、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25、失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来实现。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26、图形是GIS的主要输出形式之一,它包括A、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B、各种全要素地图和专题地图
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 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 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21、GIS 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_。 A、GIS 总体设计和 GIS 详细设计 B、GIS 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 C、GIS 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 D、GIS 总体设计和 GIS 模块设计 22、能够最有效地描述空间物体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的技术是_。 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B、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 C、数据库技术 D、CAD 技术 23、GIS 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直接影响地理信息共享,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位置建 立的基础是_。 A、统一的坐标系统 B、统一的分类编码原则 C、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D、标准的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24、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库中数据内容和数据之间关系的工具,目前,数据库 的数据模型主要有:_。 A、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B、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模型 C、局部模型、全局模型和物理模型 D、用户模型、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 25、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_来实现。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 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 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 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26、图形是 GIS 的主要输出形式之一,它包括_。 A、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 B、各种全要素地图和专题地图
C、各种地图和等高线图D、各种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各种全要素地图、专题地图、等高线图、坡度坡向图、部面图以及立体图等27、占据存储空间最大的栅格数据编码方法是。A、直接编码法B、行程编码法C、块式编码法D、四叉树编码法28、京广铁路线上有很多站点,这些站点和京广线之间的拓扑关系是。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D、无拓扑关系29、曲线光滑是利用已有的离散点,寻找形式比较简单、性能良好的曲线解析式、其主要方式有:——。A、图形变换方式B、误差校正方式C、人机交互方式D、插值和逼近方式30、中国GIS研究始于。C、80年代A、60年代B、70年代D、90年代31、八叉树数据结构是:A、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失量数据B、二维栅格数据中的四叉树在三维空间的推广C、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非压缩的体素结构D、体状地物的数字立体模型32、组成栅格数据最基本的单元是。A、层B、象元C、行D、列3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常使用的三个坐标系是:——。A、世界坐标系、规范化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B、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C、世界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D、局部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34、GIS数据来源广泛,为了满足图像处理的需要,减少数据处理程序,最捷径的数据源是—。A、GPS数据B、地图数据C、CCT磁带D、文字报告35、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来实现
C、各种地图和等高线图 D、各种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各种全要素地图、专题地图、等高线图、坡度坡 向图、剖面图以及立体图等 27、占据存储空间最大的栅格数据编码方法是_。 A、直接编码法 B、行程编码法 C、块式编码法 D、四叉树编码法 28、京广铁路线上有很多站点,这些站点和京广线之间的拓扑关系是_。 A、拓扑邻接 B、拓扑关联 C、拓扑包含 D、无拓扑关系 29、曲线光滑是利用已有的离散点,寻找形式比较简单、性能良好的曲线解析式、 其主要方式有:_。 A、图形变换方式 B、误差校正方式 C、人机交互方式 D、插值和逼近方式 30、中国 GIS 研究始于_。 A、60 年代 B、70 年代 C、80 年代 D、90 年代 31、八叉树数据结构是:_。 A、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矢量数据 B、二维栅格数据中的四叉树在三维空间的推广 C、用以描述体状物体的非压缩的体素结构 D、体状地物的数字立体模型 32、组成栅格数据最基本的单元是_。 A、层 B、象元 C、行 D、列 3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常使用的三个坐标系是:_。 A、世界坐标系、规范化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B、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C、世界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D、局部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 34、GIS 数据来源广泛,为了满足图像处理的需要,减少数据处理程序,最捷径 的数据源是_。 A、GPS 数据 B、地图数据 C、CCT 磁带 D、文字报告 35、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主要通过_来实现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36、叠加分析是GIS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GIS系统中,根据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比较这两者,——。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C、失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D、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37、网格化过程中网格尺寸的确定主要取决于。A、地形高低B、地线性C、地形形态D、地形坡向38、GIS的输出产品是指经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的A、各种地图B、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文字报告以及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C、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和文字报告D、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39、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的栅格数据取值方法是—。A、中心归属法B、长度占优法C、面积占优法D、重要性法40、GIS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A、GIS总体设计和GIS详细设计B、GIS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C、GIS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D、GIS总体设计和GIS模块设计41、经线为直线束,纬线为同心圆的投影是A、圆锥投影B、圆柱投影C、方位投影D、高斯投影
A、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方式 B、利用某种算法删除线状要素或区域边界上的一部分坐标点 C、建立图元之间的拓扑关系 D、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36、叠加分析是 GIS 用户经常用以提取数据的手段之一,在 GIS 系统中,根据数 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叠加分析又分为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和矢量系统的叠加分 析、比较这两者,_。 A、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 B、栅格系统的叠加分析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C、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且不能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D、矢量系统的叠加分析复杂,但能够保留图元的拓扑关系 37、网格化过程中网格尺寸的确定主要取决于_。 A、地形高低 B、地线性 C、地形形态 D、地形坡向 38、GIS 的输出产品是指经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的_。 A、各种地图 B、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文字报告以及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 据 C、各种地图、图表、数据报告和文字报告 D、各类图形、图象、统计的数字数据 39、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的栅格数据 取值方法是_。 A、中心归属法 B、长度占优法 C、面积占优法 D、重要性法 40、GIS 工程中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_。 A、GIS 总体设计和 GIS 详细设计 B、GIS 总体设计和数据库概念设计 C、GIS 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 D、GIS 总体设计和 GIS 模块设计 41、经线为直线束,纬线为同心圆的投影是_。 A、圆锥投影 B、圆柱投影 C、方位投影 D、高斯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