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控制测量 洞外髙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两相向开挖洞口附近 水准点 之间的高差,以便将整个隧道的统一高程系统引入洞内,保证按规定 精度在髙程方面正确贯通,并使隧道工程在高程方面按要求的精度正 确修建 高程控制的二、三等采用水准测量。四、五等可采用水准测量,当山 势陡峻采用水准测量困难时,亦可采用光电测距仪三角高程的方法测 定各洞口高程。每一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水准点,两水准点之间 的高差,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测出为宜。 水准测量的精度,一般参照表14-1即可
高程控制测量 •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两相向开挖洞口附近 水准点 • 之间的高差,以便将整个隧道的统一高程系统引入洞内,保证按规定 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确贯通,并使隧道工程在高程方面按要求的精度正 确修建。 • 高程控制的二、三等采用水准测量。四、五等可采用水准测量,当山 势陡峻采用水准测量困难时,亦可采用光电测距仪三角高程的方法测 定各洞口高程。每一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水准点,两水准点之间 的高差,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测出为宜。 • 水准测量的精度,一般参照表14-1即可
高程控制测量 表14一1等级水准测量的路线长度和仪器精度 测量部测量等/每公里高差两开挖洞口水准仪水准尺类型 位 级中数的偶然间的水准路 中误差m)线长度(km)等级 ≤1.0 线条式因瓦水 36 准尺 线条式因瓦水 洞外 ≤3.0 13~36 准尺 区格式水准尺 四 ≤5.0 5~13 区格式水准尺 ≤1.0 32 线条式因瓦水 准尺 洞内[三≤.01-32s区格式水准尺 四 ≤5.0 区格式水准尺
高程控制测量 测量部 位 测量等 级 每公里高差 中数的偶然 中误差(mm) 两开挖洞口 间的水准路 线长度(km) 水准仪 等级 水准尺类型 洞外 二 ≤1.0 >36 S0.5、S1 线条式因瓦水 准尺 三 ≤3.0 13~36 S1 线条式因瓦水 准尺 S3 区格式水准尺 四 ≤5.0 5~13 S3 区格式水准尺 洞内 二 ≤1.0 >32 S1 线条式因瓦水 准尺 三 ≤3.0 11~32 S3 区格式水准尺 四 ≤5.0 5~11 S3 区格式水准尺 表14-1 等级水准测量的路线长度和仪器精度
高程控制测量 ·由上述各种方法比较看出,中线法控制形式最简单,但由于方向控制 较差,故只能用于较短的隧道;三角测量方法其方向控制精度最高, 故在光电测距仪未广泛使用之前,寔隧道控制最主要的形式,但其 角点的布设要受到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而且基线边要求精度高, 使丈量工作复杂,平差计算工作量大;精密导线法,在光电测距仪的 测程和精度不断提高的今天,由于布设简单、灵活、地形适应性强、 外业工作量少,因而逐渐成为隧道控制的主要形式,只要在水平角测 量时适当增加测回数,就可弥补其方向控制不如三角测量之不足。而 且光电测距导线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可以同时进行,大大减少了野外 工作量,是今后隧道控制中应首选的方案:GPS测量是目前正处于试 验阶段的一种全新控制形式,随着箕价格的降低、精度的提高、理论 的完善,势必成为将来最有前途的控制形式
高程控制测量 • 由上述各种方法比较看出,中线法控制形式最简单,但由于方向控制 较差,故只能用于较短的隧道;三角测量方法其方向控制精度最高, 故在光电测距仪未广泛使用之前,是隧道控制最主要的形式,但其三 角点的布设要受到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而且基线边要求精度高, 使丈量工作复杂,平差计算工作量大;精密导线法,在光电测距仪的 测程和精度不断提高的今天,由于布设简单、灵活、地形适应性强、 外业工作量少,因而逐渐成为隧道控制的主要形式,只要在水平角测 量时适当增加测回数,就可弥补其方向控制不如三角测量之不足。而 且光电测距导线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可以同时进行,大大减少了野外 工作量,是今后隧道控制中应首选的方案;GPS测量是目前正处于试 验阶段的一种全新控制形式,随着其价格的降低、精度的提高、理论 的完善,势必成为将来最有前途的控制形式
隧道洞外、洞内联系测量 进洞关系的计算和进洞测量 由洞外向洞内传递方向和坐标 由洞外向洞内传递高程
隧道洞外、洞内联系测量 • 进洞关系的计算和进洞测量 • 由洞外向洞内传递方向和坐标 • 由洞外向洞内传递高程
进洞关系的计算和进洞测量 洞外控制测量完成以后,应把各泂口的线路中线控制桩和泂外控 制网联系起来。由于控制网和线路中线两者的坐标系不一致,应 首先把洞外控制点和中线控制桩的坐标纳入同一坐标系统内,故 必须先进行坐标变换计算,得到控制点在变换后的新坐标。其坐 标变换计算公式可以采用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转轴和移轴计算公式 般在直线段以线路中线作为x轴;曲线上则以一条切线方向作为 x轴。用线路中线点和控制点的坐标,反算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从而确定进洞测量的数据。把中线引入洞内,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直线隊道 曲线隧道
进洞关系的计算和进洞测量 • 洞外控制测量完成以后,应把各洞口的线路中线控制桩和洞外控 制网联系起来。由于控制网和线路中线两者的坐标系不一致,应 首先把洞外控制点和中线控制桩的坐标纳入同一坐标系统内,故 必须先进行坐标变换计算,得到控制点在变换后的新坐标。其坐 标变换计算公式可以采用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转轴和移轴计算公式。 一般在直线段以线路中线作为x轴;曲线上则以一条切线方向作为 x轴。用线路中线点和控制点的坐标,反算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从而确定进洞测量的数据。把中线引入洞内,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 直线隧道 • 曲线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