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章差分方程1.5蛛网模型要举例说明上一节归纳的方法,一种有趣的方式是考虑传统妹网模型的随机形式。由于模型原用于解释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可将农产品如小麦的市场供求状况表示成(1.35)>0d, =a-yp(1.36)s =+p,+β>0(1,37)s, = d,其中:d,为期的小麦需求;s.为1期的小麦供给;P.为t期的小麦市场价格;p’为农户预期的t期价格;8,为均值为零的供给的随机冲击;参数a,b,和β都为正,且a>b。模型的经济理论含义是:在市场出清价为P,时,消费者能够买到愿意购买的任一数量的小麦。但在播种期,农户并不知道收获期的市场价格,他们是在预期价格为18B(p.)的基础上决定生产的,而实际产量则取决于计划产量6+p,加上生产的随机变动&.。当产品收获时,要实现市场均衡,供给量应等于需求量。不像现实中的小麦市场,该模型忽略了短缺的可能性。妹网模型的核心就是农户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形成预期,假设农户将上年价格作为预期的市场价格(1.38)p, = Pr-1图1.3中的E点表示价格和数量组合达到长期均衡。注意,该随机模型的均衡概念与传统的蛛网模型不同。如果该系统是稳定的,则连续性价格趋于向E点收敛,但是,随机均衡的特点是经常存在的对供给的冲击使得系统不能保持在E点。但是,我们可以求出长期价格。假设我们令序列1e,的所有值均等于0,且P,=P,-1==p,令供求相等,求得长期均衡价格为p=(a-b)/(+β)。同样,求出均衡产量(s)为s=(aβ +yb)/(+β)。为理解该系统的动态变化,假设农户在1期计划生产均衡数量s。但是,假设供给变动为负,使得实际产量为s。正如图1.3中点1所示,消费者愿意按价格P,购买s,单位的小麦,因此,t期的市场均衡出现在点1。推进1期以便找出蛛网模型的主要结论,为简便起见,假设供给变动以后的取值均为0(即6+1=8.+2=*=0)。在t+1期初,农户预计收获期的价格为上一期的价格,于是,P.+1=P。相应地,他们生产并销售的数量为s+1(如图1.3中点2所示)。然而,当且仅当价格降到P.+1(如图1.3
1.5蛛网模型17中点3所示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才为s+1。下一期初,农户预期的价格如点4所示,这一过程持续重复,直到回到均衡点E。价格PP(+1S18r+1数量图1.3蛛网模型19如图1.3所示,市场总会向长期均衡点收敛,但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供求曲线。为推出稳定性条件,联立式(1.35)至(1.38),得到b + βp-i + s, = a-YPe或(1.39)P,= (-B/y)pr-- +(α-b)/-8/y显然,式(1.39)为含常系数的随机1阶线性差分方程。为得到通解,继续遵照上一节末所列的四个步骤:1.建立齐次方程p,=(-β/)p-10在下一节,我们将学习如何求解齐次方程。现在,足以证明齐次解为p, = A(- β/)t其中A为任意常数。2.如果比率β/小于1,我们可以将式(1.39)从P.往后选代,证明价格的特解为P =ab-l)(1. 40)(-B/%)'s..如果β/≥1,则式(1.40)的无限求和是非收敛的。正如上一节所讨论的,如果B/≥1,有必要对式(1.40)施加初始条件。3.通解为齐次解和特解之和,合并这两个解,可得到通解为P. =36.15(-β/y)'et-, +A(-β/)*(1.41)+BY台
18第1章差分方程4.在式(1.41)中,如果我们已知某期期初的价格,则可去掉任意常数A。为方便起见,令首期的时间下标取值为0。由于解适用于每一一期,包括0期,则有Po=-(-B/)s- + A(- B/)+β由于(-β/)°=1,可得A值为a-b+12(-βB/)8--A=Po-+20将A的这一解代回式(1.41),得到P. -$-8-↓2(-β/)s. ++B(-)[-+(-B ]简化这两个和式,得到P-(-B/)+(-)[n-(1.42)+Y+8图1.3可以用来解释式(1.42)。为集中讨论系统的稳定性,暂时假设序列1e,的所有值均为零。因此,我们应当重新考虑供给变动的影响。如果系统从长期均衡开始,初始条件为po=(a-b)/(+β)。这样,考察式(1.42),得到p.=(a-b)/(+β)。因此,如果我们从E点开始这一过程,系统就将保持在长期均衡处。反之,如果从低于长期均衡的价格开始:P。<(a-6)/(+β),式(1.42)告诉我们(1.43)P, = (a-b)/(+β) +[po -(a-b)/(+β)](-β/)由于p(α-b)/(+β),-β/<0,则p,高于长期均衡价(a-b)/+)。在第2期P, = (a- b)/(+β) +[po -(α -b)/( +β)](-B/)尽管P<(a-b)/(+β),但(-β/)为正,因此,Pz将低于长期均衡价。在以后各期,取个数,(-β/)为正,t取奇数,(-β/)为负。正如我们从图1.3中所看到的,序列1P,的连续取值将围绕长期均衡价上下波动。若β<,则(B/)趋于0,若β>,则(β/)递增,因此β/的大小决定了价格是否向长期均衡收敛。如果β/<1,波动将逐渐减小,如果β/>1,波动将逐渐增大。这一稳定性条件的经济解释显而易见。供给曲线的斜率[即p/d(s,]为1/β,需求曲线斜率[即-dp/d(d,)1的绝对值为1/。正如图1.3所展示的那样,如果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更陡悄,即1/β>1/或β/<1,则系统是稳定的。作为练习,可以画一张图,使得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更为陡嘣,从而说明价格是波动的,且从长期均衡向外发散
1.5蛛网模型19现在考虑供给变动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小麦价格当期的影响可用P,关于e,的偏导来表示,从式(1.42)可得ap.=-1(1. 44)ae,21式(1.44)称为影响乘数,表现了t期的供给变动8,对价格的影响。在图1.3中,8,取负值意味着价格高于长期价格P:当期价格上升1/个单位时,当期供给就下降1个单位。当然,这一术语并不仅局限于蛛网模型,对于式(1.10)中的n阶模型而言,影响乘数是,关于推动过程的变动的偏导数。t期供给变动的影响可推至未来期间,将(1.42)变动1期,得到1期乘数apmt = - 二(- β/)2Y=β/2图1.3的点3说明了t+1期的价格是如何受到t期负的供给变动的影响。很明显,可推出以下结论:供给变动的影响随时间而递减。由于β/<1,则ap,/as,的绝对值超过ap+1/ae,的绝对值。所有的乘数都能按类似方法得到;将式(1.42)变动两期,得到op2/28 =-(1/)(-β/)经过几期之后opt+n/as,=-(1/)(-B/)所有这些乘数的时间路径被称为脉冲响应函数。在时间序列分析中,这一函数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因为它揭示了变量的整个时间路径是如何受到随机扰动的影响的。这里,脉冲函数追踪的是小麦市场上一个供给冲击产生的影响。在其他经济分析中,我们也许会对货币供给或生产力水平对实际GDP的冲击的时间路径感兴趣。实际上,不变动式(1.42),也能得到上面的函数,因为总有api-ap.281为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只需要求式(1.42)关于8t-,的各个偏导数,这些偏导数其实就是式(1.42)中序列18-,1的系数。在式(1.42)中,三个成分都有清楚的经济含义。特解中的确定性部分(a-6)/(+β)为长期均衡价格,如果满足稳定性条件,序列P,将向长期均衡值收敛。由于供给冲击的缘故,特解的随机部分就决定了短期价格调整。脉冲响应函数的系数最终呈遵减趋势,使得每一个8,都只在短期产生影响。第三部分为表达式(一β/)A=(-β/)'[p。-(α-)/(+β)]。A值是0期价格与长期均衡水平的偏差
20第1章差分方程假设β/<1,则0期的偏差对价格影响的重要程度会随时间而递减。1.6解齐次差分方程22在经济分析中出现更高阶的差分方程并不奇怪。根据萨缪尔森模型(1939)得到的GDP诱导方程式(1.5),就是一个2阶差分方程的例子。此外,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中,对2阶和更高阶方程的估计也相当典型。要考察齐次解法,请考患如下2阶方程(1. 45)y, -a1yt-1 - a2yt-2 = 0联想到1阶方程的结论,我们也许会猜想到齐次解的形式为Aα,试着将该设想解代人式(1.45),得到Aα" - a,Aat-1 - a,Aα-2 = 0(1. 46)显然,A取任意值都满足上式。如果将式(1.46)除以Aα-2问题就变成寻找α值使其能够满足 - a,α -az = 0(1.47)解此二次方程一又称特征方程一一得到两个α值,称为特征根。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得到两个特征根为a, ±a +4azaa2=(a, ± a)/2(1.48)这里d为判别式[(a,)"+4a,1。每一个特征根都能得到式(1.45)的一个有效解。但是,这些解也不是惟一的。实际上,取任意两个常数A,和Az,线性组合A,(α,)"+A(α)也是式(1.45)的解。要证明,只需将y=A(α,)+A(α2)代人式(1.45)就能得到A,(α,) +A,(α,)"= a,[A,(α,)"-I +A,(Q2)"-"] +a[A,(,)-2 +A,(α,)-]现在,将各项重新合并,得到A[(α,)"-a,(α)"-1 -(α,)-] +A,[(αz)" -a,(α)- -a,(αr)-] 0由于α,和αz都是式(1.45)的解,因此,括号内两项都必然等于零。这样,2阶方程完整的齐次解就为y *A,(α)*+A,(α)如果我们不知道at,az的具体取值,就不能得到两个特征根α,,αz。但是,有可能描述出解的特点,下面三种情形就依赖子判别式d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