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法学,它要维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靠康,服务于 医药卫生事业,所以卫生法学的时代性体现为它必须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而 不断地与时俱进,从而解决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医学新 技术带来的法律问题。 (二)卫生法学的边缘性 卫生法学是医学、药学、生物学、卫生学等自然科学与法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如何保护人类健康,具有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边缘性。 其中,医学、药学、生物学、卫生学等是研究自然科学规律,保护人类健康的科 学:而作为卫生法学研究对象的卫生法是调整卫生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也是保护人类健康。 (三)卫生法学的社会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核心、 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健康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发展卫生 法学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人类健康,即通过宣传卫生法律知识,增强全民卫生法制 观念,推进卫生事业走上法制轨道,以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依法管理卫生事业, 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体现了卫生法学 的社会学。 (四)卫生法学的技术性 卫生法学所研究的卫生法律规范的内容,离不开一系列技术规范和卫生标 准。因为卫生法律规范是依据医学、药学、卫生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 成果制定的,同时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的需要,必然将关系到人类健康的科学工作 方法、程序、卫生标准等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必须遵守的技术性法规,以 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保障公民健康权利的实现。可见,卫生法学具有很强的技 术性 (五)卫生法学的综合性 卫生法学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有效保护人类健康是一个具体而复 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卫生法学的研究对象、旨在保护人类健康的卫生法,要 实现其宗旨,必须将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 关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同时卫生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行政、民事、刑事等多种 法律关系,因此,卫生法学既有法理学作基础,又与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 等密切相关,呈现出很强的综合性特征。 (六)卫生法学的实践性 卫生法学主要运用法学理论来研究解决医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从其产生和 发展来看,离不开医药卫生事业实践的需要,又反过来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实 践,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维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11
11 卫生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法学,它要维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服务于 医药卫生事业,所以卫生法学的时代性体现为它必须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而 不断地与时俱进,从而解决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医学新 技术带来的法律问题。 (二)卫生法学的边缘性 卫生法学是医学、药学、生物学、卫生学等自然科学与法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如何保护人类健康,具有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边缘性。 其中,医学、药学、生物学、卫生学等是研究自然科学规律,保护人类健康的科 学;而作为卫生法学研究对象的卫生法是调整卫生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也是保护人类健康。 (三)卫生法学的社会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核心、 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健康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发展卫生 法学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人类健康,即通过宣传卫生法律知识,增强全民卫生法制 观念,推进卫生事业走上法制轨道,以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依法管理卫生事业, 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体现了卫生法学 的社会学。 (四)卫生法学的技术性 卫生法学所研究的卫生法律规范的内容,离不开一系列技术规范和卫生标 准。因为卫生法律规范是依据医学、药学、卫生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 成果制定的,同时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的需要,必然将关系到人类健康的科学工作 方法、程序、卫生标准等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必须遵守的技术性法规,以 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保障公民健康权利的实现。可见,卫生法学具有很强的技 术性。 (五)卫生法学的综合性 卫生法学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有效保护人类健康是一个具体而复 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卫生法学的研究对象、旨在保护人类健康的卫生法,要 实现其宗旨,必须将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 关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同时卫生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行政、民事、刑事等多种 法律关系,因此,卫生法学既有法理学作基础,又与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 等密切相关,呈现出很强的综合性特征。 (六)卫生法学的实践性 卫生法学主要运用法学理论来研究解决医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从其产生和 发展来看,离不开医药卫生事业实践的需要,又反过来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实 践,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维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四、卫生法学的发展历程 卫生法学是随着对医药卫生领域的理论法律问题与实践法律问题研究的深 入而诞生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大致形成于20世纪60 年代。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 物质保障,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大量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从一定程 度上说,现代医学技术可以任意干预人的生命过程,它如同一柄双刃剑,一方面 给人们带来福音,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将给人们甚至 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加之,新 的医学模式的问世,生命科学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 转归的过程及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透切,法制观念日渐增强,医患之间容易出现 矛盾和纠纷,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来予以调节,卫生法学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卫生立法,并将其作为实现卫生事业重大战略目 标和实施国家卫生方针政策的手段 我国卫生法学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把卫生法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 究的时间不长,理论还欠深入,不少观点还存在分歧,旧是它的地位和重要性战 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1993年3月中国卫生法学会在北京成立,2006年 4月1日中国卫生法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2010年10月 30日,由中国卫生法学会、南方医科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博爱医疗集团协办的 卫生法学国际研究院成立了,并特设“卫生法学国际研究院博爱教育奖励与发展 基金”,寄希望该奖项能像卫生法学领域内的“诺贝尔奖”一样继承下去,为中 国乃至国际的卫生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发展壮大,激励和发掘人才,尽到应有的责 任 五、学习卫生法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卫生法学的意义 1.有利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上世纪末,我国就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这一治国方 略载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它需要各行 各业都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卫生法学的发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充 实了我国的法律体系,规范了卫生从业人员的行为。 2.有利于发展医药卫生事业 卫生法学是话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它 将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减少病痛、保存生 命、促进人类健康。卫生立法的目的也同样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医药卫生事业 在法的规范下能够得到可持续地发展,为公民健康利益作出更多的贡献。可见 学习卫生法学可以使医疗卫生行为更符合规范,从而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卫生执法水平
12 四、卫生法学的发展历程 卫生法学是随着对医药卫生领域的理论法律问题与实践法律问题研究的深 入而诞生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大致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 物质保障,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大量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从一定程 度上说,现代医学技术可以任意干预人的生命过程,它如同一柄双刃剑,一方面 给人们带来福音,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将给人们甚至 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加之,新 的医学模式的问世,生命科学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 转归的过程及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透彻,法制观念日渐增强,医患之间容易出现 矛盾和纠纷,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来予以调节,卫生法学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卫生立法,并将其作为实现卫生事业重大战略目 标和实施国家卫生方针政策的手段。 我国卫生法学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虽然把卫生法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 究的时间不长,理论还欠深入,不少观点还存在分歧,但是它的地位和重要性越 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1993 年 3 月中国卫生法学会在北京成立,2006 年 4 月 1 日中国卫生法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2010 年 10 月 30 日,由中国卫生法学会、南方医科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博爱医疗集团协办的 卫生法学国际研究院成立了,并特设“卫生法学国际研究院博爱教育奖励与发展 基金”,寄希望该奖项能像卫生法学领域内的“诺贝尔奖”一样继承下去,为中 国乃至国际的卫生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发展壮大,激励和发掘人才,尽到应有的责 任。 五、学习卫生法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卫生法学的意义 1.有利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上世纪末,我国就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这一治国方 略载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它需要各行 各业都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卫生法学的发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充 实了我国的法律体系,规范了卫生从业人员的行为。 2.有利于发展医药卫生事业 卫生法学是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它 将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减少病痛、保存生 命、促进人类健康。卫生立法的目的也同样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医药卫生事业 在法的规范下能够得到可持续地发展,为公民健康利益作出更多的贡献。可见, 学习卫生法学可以使医疗卫生行为更符合规范,从而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卫生执法水平
依法保护公民雄康是卫生执法人员的神圣职责。面对工业化、市场化、老龄 化、城镇化等对人的健康构成的巨大威胁,一系列卫生方面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如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职业病和工伤事故:老龄化使慢性病比重增高:城镇 化引发了人口流动、增加了疾病传播的机会· …如何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 有强有力的法制作保障。以保护公民健康为天职的卫生执法人员更应有卫生法治 观念,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关的职责。即是说,通过学习卫生法学,有利于卫生 执法人员依法进行卫生事业管理、正确适用卫生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卫生执法水 平。 4.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人的生命健康权是人类社会最高的价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均 应为人自由健康地生活服务,当社会的其他利益与生命健康利益发展矛盾冲突 时,就必须让位于人的生命健康利益。卫生立法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价值理念。 所以,通过卫生法学的学习有利于树立起公民生命健康权至上的观念,从而在医 疗卫生实践中处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的价值、人格和尊严。 5.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 卫生法学以法的形式确定了卫生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或医患双方)的权利与 义务,有利于对医学界的法律问题进行规范和评价。据南方日报报道,我国每年 发生的医疗纠纷上千万起,600多万医务人员平均每人每年至少遭遇2-3起医疗 纠纷。通过学习卫生法学,可以使卫生服务人员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尊重患 者(被服务者)的合法权利,医务人员也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履行 自己的法定义务,从而缓和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学习卫生法学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也是学好卫生法学的根本方 法。它的要求是:①要有理论:②要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 我们要学习掌握卫生法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善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 应用于卫生工作,去正确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2.历史考察的方法 任何事物、现象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 的特征。对于现有的卫生法学同样有其自己的演变历史,卫生法的内容涉及卫生 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同整个社会发展史密切相关,不考察其历史就无从正确认 识它的发展历程和规律。运用历史考察的方法,可以将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关 系、意识形态及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状态探索清楚,从而揭示出卫生法学产生、 发展的规律。 3.比较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是指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异同,分析其原因和条件,以揭示 该事物的特性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通常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通过横比, 可以了解国外有关的卫生法现状,借鉴国外卫生立法的经验:通过纵比,可以了 解我国卫生法的演变历史,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 13
13 依法保护公民健康是卫生执法人员的神圣职责。面对工业化、市场化、老龄 化、城镇化等对人的健康构成的巨大威胁,一系列卫生方面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如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职业病和工伤事故;老龄化使慢性病比重增高;城镇 化引发了人口流动、增加了疾病传播的机会……如何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 有强有力的法制作保障。以保护公民健康为天职的卫生执法人员更应有卫生法治 观念,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关的职责。即是说,通过学习卫生法学,有利于卫生 执法人员依法进行卫生事业管理、正确适用卫生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卫生执法水 平。 4.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人的生命健康权是人类社会最高的价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均 应为人自由健康地生活服务,当社会的其他利益与生命健康利益发展矛盾冲突 时,就必须让位于人的生命健康利益。卫生立法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价值理念。 所以,通过卫生法学的学习有利于树立起公民生命健康权至上的观念,从而在医 疗卫生实践中处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的价值、人格和尊严。 5.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 卫生法学以法的形式确定了卫生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或医患双方)的权利与 义务,有利于对医学界的法律问题进行规范和评价。据南方日报报道,我国每年 发生的医疗纠纷上千万起,600 多万医务人员平均每人每年至少遭遇 2-3 起医疗 纠纷。通过学习卫生法学,可以使卫生服务人员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尊重患 者(被服务者)的合法权利,医务人员也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履行 自己的法定义务,从而缓和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学习卫生法学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也是学好卫生法学的根本方 法。它的要求是:①要有理论;②要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 我们要学习掌握卫生法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善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 应用于卫生工作,去正确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2.历史考察的方法 任何事物、现象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 的特征。对于现有的卫生法学同样有其自己的演变历史,卫生法的内容涉及卫生 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同整个社会发展史密切相关,不考察其历史就无从正确认 识它的发展历程和规律。运用历史考察的方法,可以将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关 系、意识形态及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状态探索清楚,从而揭示出卫生法学产生、 发展的规律。 3.比较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是指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异同,分析其原因和条件,以揭示 该事物的特性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通常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通过横比, 可以了解国外有关的卫生法现状,借鉴国外卫生立法的经验;通过纵比,可以了 解我国卫生法的演变历史,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
人民的生命健康。 第二节卫生法概述 一、卫生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是指为而防疾病,增讲人体律康,改善和创告合符生理、心,理需求的出 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卫生措施。 卫生法是由用家制定或认可,并以用家漏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在卫生活动 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旨在保护人体健康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卫生法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广义卫生法又称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是指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或泛指一切卫生法律规范,即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与人体健康相关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卫生法又称形式意义上的卫生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 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以卫生法典命名的卫生法,即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 布的卫生法律规范。 卫生法的概念句括以下几层含义:①卫生法是用家制定或认可的:②卫生法 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卫生法是以卫生法律关系作为其调整对象的:④ 卫生法是以与卫生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它突出社会性而非阶级性:⑤卫 生法既表现为专门的卫生法律规范,也包括其它类型法律规范中有关卫生事务的 规定。 (二)卫生法的特征 卫生法的特征是卫生法的本质的外化,是卫生法区别于其它部门法的标志, 卫生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一般属性,但是,由于卫 生法的调整对象是各种卫生法律关系,它既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 的影响和制约,也要受到自然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卫生法和 其它部门法相比,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中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卫生法以保障公民生命健康 权为根本宗旨,这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人命至重,有贵干 金”,卫生法以法的形式确定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地位,任何机关、组织及个人无 权随意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相反,如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遭受到得犯将追究 相关组织及个人相应的责任。 2.广泛性和综合性 卫生法的广泛性和综合性主要是指其调整内容的广泛性和调整对象的综台 性。从其内容来看,它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因为卫生法是以与卫生相关的权利和 义务为内容的,相当广泛,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其调整的对象 来看,它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因为卫生法是以卫生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卫生 法律关系,是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及个人,因预防
14 人民的生命健康。 第二节 卫生法概述 一、卫生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是指为预防疾病,增进人体健康,改善和创造合符生理、心理需求的生 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卫生措施。 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在卫生活动 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旨在保护人体健康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卫生法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广义卫生法又称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是指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或泛指一切卫生法律规范,即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与人体健康相关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卫生法又称形式意义上的卫生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 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以卫生法典命名的卫生法,即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 布的卫生法律规范。 卫生法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卫生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卫生法 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卫生法是以卫生法律关系作为其调整对象的;④ 卫生法是以与卫生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它突出社会性而非阶级性;⑤卫 生法既表现为专门的卫生法律规范,也包括其它类型法律规范中有关卫生事务的 规定。 (二)卫生法的特征 卫生法的特征是卫生法的本质的外化,是卫生法区别于其它部门法的标志。 卫生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一般属性,但是,由于卫 生法的调整对象是各种卫生法律关系,它既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 的影响和制约,也要受到自然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卫生法和 其它部门法相比,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中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卫生法以保障公民生命健康 权为根本宗旨,这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人命至重,有贵千 金”,卫生法以法的形式确定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地位,任何机关、组织及个人无 权随意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相反,如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遭受到侵犯将追究 相关组织及个人相应的责任。 2.广泛性和综合性 卫生法的广泛性和综合性主要是指其调整内容的广泛性和调整对象的综合 性。从其内容来看,它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因为卫生法是以与卫生相关的权利和 义务为内容的,相当广泛,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其调整的对象 来看,它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因为卫生法是以卫生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卫生 法律关系,是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及个人,因预防
和治疗疾病,改善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保护、增进人的健 康而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 3.调节手段的名样性 卫生法调整内容的广泛性和调整对象的综合性,决定了它调节手段具有多样 性的特征,包括行政手段、民事手段和刑事手段。对于卫生行政组织管理活动中 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应用行政手段给予调整,如用行政许可手段来处理机关 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公民提出的卫生许可申请,对违法者予以行政处罚,用行政 强削措施手段来控制传染病流行等:对于卫生服务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应 用民事手段给予调整,如医患关系:对于在医疗卫生活动中发生的一些危害人的 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及在提供食品、药品等服务活动中严重的侵权行为则应用刑 事手段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4.科学性和技术规带性 卫生法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卫生法是法学与医学、卫生学、药物学等自然学 科相结合的产物,其许多具体内容是依据生物学、药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及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成果而制定的,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成果是 卫生法的立法依据,也是卫生法的实施手段和依据。 卫生法具有技术规范性的特征。医药卫生工作的技术性很强,容不得半点第 错,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使医学诊疗过程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健康,这 就要求将直接关系到公民健康的医疗方法、程序、操作规范、卫生标准等大量的 技术规范法律化 并把遵守技术法规确定为法律义务,确保公民健康权的实现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就是我国关于药品的技术规范。 5.社会共同性 法律都具有阶级性,卫生法的制定也必须体现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和意志。 但卫生法的立法宗旨和根本任务是为了保障人的生命健康,防病治病。卫生健康 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即是说卫生法的制定并 不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反陕了社会的共同要求,具有社会共同性 二、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反映卫生立法精神,贯穿于各种卫生法律和法规之 中的,对调整保护人体生命健康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 则。它既是卫生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依据,也是卫生法所确认的卫生社会关系 主体及其卫生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在涉及卫生的司法活动中还起着指 导和制约作用。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一)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的原则 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是我因一切卫生工作和卫生 立法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目的。此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人人有获得卫生保扩护 的权利。任何人不分性别、种族、民族、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都有权获 得卫生保护,同时其依法所获得的卫生保护权益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②人人有 获得有质量的卫生保护的权利。在社会发展中,人们更加重视生命的质量和价值, 15
15 和治疗疾病,改善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保护、增进人的健 康而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 3.调节手段的多样性 卫生法调整内容的广泛性和调整对象的综合性,决定了它调节手段具有多样 性的特征,包括行政手段、民事手段和刑事手段。对于卫生行政组织管理活动中 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应用行政手段给予调整,如用行政许可手段来处理机关、 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公民提出的卫生许可申请,对违法者予以行政处罚,用行政 强制措施手段来控制传染病流行等;对于卫生服务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应 用民事手段给予调整,如医患关系;对于在医疗卫生活动中发生的一些危害人的 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及在提供食品、药品等服务活动中严重的侵权行为则应用刑 事手段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4.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 卫生法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卫生法是法学与医学、卫生学、药物学等自然学 科相结合的产物,其许多具体内容是依据生物学、药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及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成果而制定的,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成果是 卫生法的立法依据,也是卫生法的实施手段和依据。 卫生法具有技术规范性的特征。医药卫生工作的技术性很强,容不得半点差 错,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使医学诊疗过程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健康,这 就要求将直接关系到公民健康的医疗方法、程序、操作规范、卫生标准等大量的 技术规范法律化,并把遵守技术法规确定为法律义务,确保公民健康权的实现。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就是我国关于药品的技术规范。 5.社会共同性 法律都具有阶级性,卫生法的制定也必须体现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和意志。 但卫生法的立法宗旨和根本任务是为了保障人的生命健康,防病治病。卫生健康 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即是说卫生法的制定并 不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反映了社会的共同要求,具有社会共同性。 二、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反映卫生立法精神,贯穿于各种卫生法律和法规之 中的,对调整保护人体生命健康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 则。它既是卫生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依据,也是卫生法所确认的卫生社会关系 主体及其卫生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在涉及卫生的司法活动中还起着指 导和制约作用。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一)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的原则 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是我国一切卫生工作和卫生 立法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目的。此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人人有获得卫生保护 的权利。任何人不分性别、种族、民族、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都有权获 得卫生保护,同时其依法所获得的卫生保护权益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②人人有 获得有质量的卫生保护的权利。在社会发展中,人们更加重视生命的质量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