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题序 二|三总分 得分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②③ ,悠悠我心。(《子衿》)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干里马常有 (韩愈《马说》) ⑤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2)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前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pi邻而居,但我 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渡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 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 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 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神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pi()邻 缱绻() 韵脚()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文中“徜徉”的意思是 “悦目怡人”中,“怡”的意思是 (2分)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题序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 ②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 pí邻而居,但我 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渡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 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 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 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神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 分) pí( )邻 缱绻.( ) 韵.脚(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2 分) (3)文中“徜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悦目怡人”中,“怡”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2 分)
(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将它还原,应放在处。 (只填字母)(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人名)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 下的《 》鼓舞了无数人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 A.资治通鉴 B.论语 C.人间词话 4.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某学校将举行以“迎端午佳节,增爱国豪情”为主题 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用简洁的语言给“端午节”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4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战国时投汨罗江自沉的楚国爱国诗人屈 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 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2)王华在网上了解了“2017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相关信息后,写了下面的新闻稿, 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4分) 5月30日,“2017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湖北省秭归县开幕,【A】来自各地的游 客、屈氏后裔及当地民众超过万余人齐聚屈乡秭归,缅怀“中华诗祖”屈原。【B】开幕式 上开展了传统祭祀大典,以三献礼古礼祭拜屈原,并进行了传统的祭江仪式和龙舟赛。秭归 是屈原的故乡,两千多年来,当地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端午习俗 ①【A】处画线句有语义重复的语病,正确的改法应为: (2分) ②【B】处画线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正确的改法应为 (2分) (3)为缅怀先贤,追忆爱国情思,学校将于6月14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举行“屈子诗 文朗诵会”,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提前两天拟写一份通知。(4分) K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18分) 看秦腔 贾平凹
(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将它还原,应放在________处。 (只填字母)(2 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 下的《__________________》鼓舞了无数人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 ) A.资治通鉴 B.论语 C.人间词话 4.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某学校将举行以“迎端午佳节,增爱国豪情”为主题 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 分) (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用简洁的语言给“端午节”下定义。(不超过 50 个字)(4 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战国时投汨罗江自沉的楚国爱国诗人屈 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 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华在网上了解了“2017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相关信息后,写了下面的新闻稿, 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4 分) 5 月 30 日,“2017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湖北省秭归县开幕,【A】来自各地的游 客、屈氏后裔及当地民众超过万余人齐聚屈乡秭归,缅怀“中华诗祖”屈原。【B】开幕式 上开展了传统祭祀大典,以三献礼古礼祭拜屈原,并进行了传统的祭江仪式和龙舟赛。秭归 是屈原的故乡,两千多年来,当地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端午习俗。 ① 【 A 】 处 画 线 句 有 语 义 重 复 的 语 病 , 正 确 的 改 法 应 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② 【 B 】处画线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正确的改法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为缅怀先贤,追忆爱国情思,学校将于 6 月 14 日上午 9 点在报告厅举行“屈子诗 文朗诵会”,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提前两天拟写一份通知。(4 分) K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 分) 看秦腔 贾平凹
山川不同,便风俗有别,便戏剧有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或问:谁为历史 最悠久者,文武最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日: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 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 是:大喊大叫 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或沉沦。这使多少人在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 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西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 入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 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 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得一统! 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岀: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 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 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牛肉 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 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 妊娠,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 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漸渐感觉到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 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 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 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 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 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 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 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岀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岀剧本 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岀来十分别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 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是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 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亨受, 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挂中天的庄院里,大吼 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 吃有穿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而痛苦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广袤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 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 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山川不同,便风俗有别,便戏剧有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或问:谁为历史 最悠久者,文武最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 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 是:大喊大叫。 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或沉沦。这使多少人在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 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西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 入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 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 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得一统! 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 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 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牛肉 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 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 妊娠,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 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渐渐感觉到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 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 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 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 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 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 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 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 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 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是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 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 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挂中天的庄院里,大吼 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 吃有穿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而痛苦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广袤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 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 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有删 5.为什么说秦腔是“是非最汹汹者”?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2分) 6.作者拿秦腔与南方戏剧相比,其用意是什么?(6分) 7.为什么说秦腔是秦川人“大苦中的大乐”?(4分) 8.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秦腔艺术的特点和其对于秦川民众的意义。(6分) ](22分)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 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 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 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 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 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 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 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囻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 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 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囻”,这对 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干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 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孑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
(有删改) 5.为什么说秦腔是“是非最汹汹者”?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拿秦腔与南方戏剧相比,其用意是什么?(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说秦腔是秦川人“大苦中的大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秦腔艺术的特点和其对于秦川民众的意义。(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2 分)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 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 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 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 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 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 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 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 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 “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 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 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
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 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 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 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 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 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 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9.根据第③④段内容,查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填表。(4分) 节日饮食风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怀 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 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10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4 分) 11.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囻是万万不能少的。 (2相传吃汤囻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 12.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髙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三](15分)
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 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 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 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 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 “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 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9.根据第③④段内容,查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填表。(4 分) 节日饮食风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怀 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 (1) (2) 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10.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 分) (1)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三](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