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夜景不知什么时候,暮色已从纽约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静 2飓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动风力之大,大厦之高 4交通乘电梯……按摩动将事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明确:旨在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 看下列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 表现出纽约喧嚣嘈杂。 “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 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 表现出纽约的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几字一顿,语言简 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明确: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读下列叠词、叠句、排比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好象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多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丘、一切 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 “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后移沟壑,仍然是 沟壑,沟壑,沟壑。” 明确:加强了气势和力量。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的高楼大厦耸立如 群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找出文中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作用,互相讨论,找出修 辞方面的特色,运用最多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比喻手法,如: “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 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形象生动 地突出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 “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龙 爪和龙鳞,碰撞着、撕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都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 无法站稳。”这些比喻句,极力表现了纽约高处风速之快,风力之大 夸张手法,如 登上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 玛峰。虽不见白雪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 从下列句子中,揣摩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 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 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处在繁华的大都市,但依 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 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队它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 的现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 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 四、小结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勃勃生机。同时文中也反映了纽约的另一方面:竞 第16页
第 16 页 5 夜景不知什么时候,暮色已从纽约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静 2 飓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动风力之大,大厦之高 4 交通乘电梯……按摩动将事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明确:旨在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 2. 看下列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l “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 表现出纽约喧嚣嘈杂。 l “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 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 表现出纽约的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几字一顿,语言简 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明确: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3. 读下列叠词、叠句、排比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l “好象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多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丘、一切 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 l “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后移沟壑,仍然是 沟壑,沟壑,沟壑。” 明确:加强了气势和力量。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的高楼大厦耸立如 群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4. 找出文中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作用,互相讨论,找出修 辞方面的特色,运用最多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比喻手法,如: l “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 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形象生动 地突出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 l “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龙 爪和龙鳞,碰撞着、撕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都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 无法站稳。”这些比喻句,极力表现了纽约高处风速之快,风力之大。 夸张手法,如: l “登上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 玛峰。虽不见白雪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 5. 从下列句子中,揣摩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l “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 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 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处在繁华的大都市,但依 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 l “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队它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 的现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 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 四、小结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勃勃生机。同时文中也反映了纽约的另一方面:竞
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 的人们,“远不象小松鼠那么自在”;褒中有贬 五、拓展延伸 你能不能也找出一篇文章,在写繁华的同时,和常人不一样,采用新奇的构思? 板书设计 走进纽约 看纽约: 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华尔街 大名冲天,全是沟壑 帝国大厦 如越过雪线气温骤降 市贸中心: 寒气砭骨 作者心态:我不属于纽约调整脚步 纽约交通: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立交桥:五彩莲花 纽约人:拼命三郎、争分夺秒 第17页
第 17 页 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 的人们,“远不象小松鼠那么自在”;褒中有贬。 五、拓展延伸 你能不能也找出一篇文章,在写繁华的同时,和常人不一样,采用新奇的构思? 板书设计: 走进纽约 看纽约: 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华尔街: 大名冲天,全是沟壑 帝国大厦 如越过雪线 气温骤降 市贸中心: 寒气砭骨 作者心态:我不属于纽约 调整脚步 纽约交通: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立交桥:五彩莲花 纽约人:拼命三郎、争分夺秒
口语交际模拟旅游咨询 目的要求: 1.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了解作为一个旅行社咨询员在介绍风景名胜及注意事项要注意的地方 重点: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难点:交际中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训练题目 召开一次旅游咨询班会,介绍本地或外地的风景名胜及旅游注意事项。 训练指导 1.学生在以咨询员身份向游客介绍本地或外地的风景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全面了解 风景名胜及有关的人文知识,同时还要考虑向游客介绍游览的路线,确定介绍的顺序及重点。 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与游客的互动,边介绍要边与游客交谈。介绍时或客观叙述,或形象描绘 或穿插人文知识,或启发游客想象。应采用多种介绍方法,有详有略,切忌刻板乏味或夸大其 词。影响游客前往旅游的兴趣。 2.游客提问要简洁明了,提问要有针对性,咨询会结束后,请同学(游客)对咨询员的介 绍和回答给予评价 三、训练过程 1、采用自愿报名,同学推荐的方式选取4名同学作为咨询员,分别介绍不同的旅游景点 景点介绍时间5分钟/人之内。 2、由游客自由提问,问答时间10分钟左右 3、游客进行自由评价,最后由同学进行举手表决,以愿意去某个景点的游客最多者为胜。 四、评价,评选最佳咨询员 第18页
第 18 页 口语交际 模拟旅游咨询 目的要求: 1.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了解作为一个旅行社咨询员在介绍风景名胜及注意事项要注意的地方 重点: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难点:交际中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训练题目 召开一次旅游咨询班会,介绍本地或外地的风景名胜及旅游注意事项。 二、训练指导 1.学生在以咨询员身份向游客介绍本地或外地的风景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全面了解 风景名胜及有关的人文知识,同时还要考虑向游客介绍游览的路线,确定介绍的顺序及重点。 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与游客的互动,边介绍要边与游客交谈。介绍时或客观叙述,或形象描绘, 或穿插人文知识,或启发游客想象。应采用多种介绍方法,有详有略,切忌刻板乏味或夸大其 词。影响游客前往旅游的兴趣。 2.游客提问要简洁明了,提问要有针对性,咨询会结束后,请同学(游客)对咨询员的介 绍和回答给予评价。 三、训练过程 1、采用自愿报名,同学推荐的方式选取 4 名同学作为咨询员,分别介绍不同的旅游景点, 景点介绍时间 5 分钟/人之内。 2、由游客自由提问,问答时间 10 分钟左右。 3、游客进行自由评价,最后由同学进行举手表决,以愿意去某个景点的游客最多者为胜。 四、评价,评选最佳咨询员
写作写一篇游记 写作目的 了解有关游记的常识,把握其特点,学习写作游记 什么是游记 把自己游览一些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游记 二、游记的主体与地点 主体指的是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 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 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 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 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如《小石潭记》的结尾写道: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一。” 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 写作指导 、复习《巴东三峡》和《周庄水韵》 1、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文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 方法?举例说明,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周庄水韵》作者向我们描述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作者为什么略 写前两次而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作者通 过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是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二、交代写作注意事项 、注意游踪的清楚交代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 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 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 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 2、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 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 3、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 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 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 4、详略分明 次参观游览活动,往往看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听到的事情也不少,是不是都要记下来写到文 章里去呢?不是的。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但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我曾看到过 位学生写的游记,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到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一直到最后怎样回到了家里。这样的写作不是游记,而是流水帐,是没有人 愿意读下去的。写游记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记“流水账”。有的同学从听说要外出远足记起 出发前的准备,路上的琐事,一古脑儿都记下来。而游览参观活动却只有寥寥几句。这样喧宾 夺主,使文章的中心很模糊 想不记成“流水账”,就要认真地选择材料 第19页
第 19 页 写作 写一篇游记 写作目的 了解有关游记的常识,把握其特点,学习写作游记 一、什么是游记 把自己游览一些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游记。 二、游记的主体与地点 主体指的是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 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 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 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 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如《小石潭记》的结尾写道: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一。” 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 写作指导 一、 复习《巴东三峡》和《周庄水韵》 1、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文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 方法?举例说明,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周庄水韵》作者向我们描述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作者为什么略 写前两次而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作者通 过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是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二、交代写作注意事项: 1、 注意游踪的清楚交代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 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 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 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 2、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 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 3、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 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 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 4、详略分明 一次参观游览活动,往往看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听到的事情也不少,是不是都要记下来写到文 章里去呢?不是的。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但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我曾看到过一 位学生写的游记,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到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一直到最后怎样回到了家里。这样的写作不是游记,而是流水帐,是没有人 愿意读下去的。写游记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记“流水账”。有的同学从听说要外出远足记起, 出发前的准备,路上的琐事,一古脑儿都记下来。而游览参观活动却只有寥寥几句。这样喧宾 夺主,使文章的中心很模糊。 想不记成“流水账”,就要认真地选择材料
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 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所谓详写,可以写这一景点独特风光、历史传说 自己的亲临感受,甚至是当时见景后所生之情。至于略写,则只须交待到过这里,或是简单描 写景物特点即可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 5、写景与抒情 游记毕竞不是“导游图”,而是绘声绘色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 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如一位同学写 篇游览长城的文章,就分别着重对长城的古老壮观与周围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进行了描写, 将景物描写与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主题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写游记只描写景物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记事、写景的同时融进自己饱满、丰富的感情,这样 会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古人说:万水千山总是情。在游览山水时,诗人会大发诗兴,画家作家会灵感倍增,这都因为 他们“触景生情”。有了情感体验,笔下的山水也就“活”起来了。因此我们写游记时,不要 忘了将自己旅游时的点滴感受表达出来,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就能写出富有人性的好游记啦! 6、学生写作误区 游记类散文作为记叙文的典型样式,是经常要求学生写的。依照游记散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学 生必须学会根据游踪记叙见闻。但是仅凭这一点并不能写好游记。学生写作的结果多半是:视 点琐细,一堆毫无激情的流水帐:主次不明,一盘缺乏整体串联的散沙:情感缺失,一种单纯 的照相式实录。 [例文一] 三峡 5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时写下过响遏行云的诗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 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50年过去了,梦想变成了现实,三峡枢纽 工程建成,一座大坝在滚滚长江上,“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初识三峡,应从宜昌、巫山开始。长江之雄险,莫过于三峡。三峡有李白“轻舟已过万重 山”的潇洒,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这一切的耳闻,实在抵不上亲身的体验 当你站在葛州坝上,上游是青山夹岸,滔滔江水从远处蜿蜒曲折流淌下来:下游却是一马平川, 江面开阔,水天一色。在一片雾气中,长江融入天尽头。乘上开往巫峡的快艇,在西陵峡里逆 流飞驰,任由猛烈的江风迎面而来。远处,三峡大坝隐隐浮现。一座铜灰色的高墙由远及近, 愈来愈高大,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登上三峡大坝最高处—一坛子岭,凭栏眺望,只见高峡平 湖就在眼前延伸。巍然耸立的三峡大坝如一条巨龙横江,和两岸的群山手挽着手,将一江波涛 紧紧地揽在怀里。如果能观赏到泄洪的壮观景象,实为一件幸事。巨大的水流从闸口喷射而出, 宽约400米的泄洪闸口里翻江倒海,波涌浪突,水雾弥漫飘卷,遮天蔽日,景象真是令人叹为 观止 继续深入三峡腹地,经过了香溪,经过了巴东县城,这时你会感受到与下游全然不同的古 朴美。船平静地行驶在矍塘峡里,长江在这一段显得尤其狭窄,主航道并不是笔直地在中央位 置,船忽左忽右地航行着,有时候离岸边非常近,似乎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突兀的怪石。到了夔 门,两岸的悬崖直直地插在水里,江面更窄,水流更加湍急。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你仍然会真 实地感受到蜀道的艰难 山奇,水急,滩险,三峡的美丽展示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登雄奇险秀之山,游幽奥旷灵 之水,你若有闲暇,不妨让自己成为一叶小舟的主人,观山戏水,来一趟梦幻的三峡之旅吧! 点评: 从写作目的来看,本文是属于写给别人看的。全文的亮点主要有二:一、全文采取了“导 第20页
第 20 页 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 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所谓详写,可以写这一景点独特风光、历史传说、 自己的亲临感受,甚至是当时见景后所生之情。至于略写,则只须交待到过这里,或是简单描 写景物特点即可。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 5、写景与抒情 游记毕竟不是“导游图”,而是绘声绘色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 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如一位同学写 一篇游览长城的文章,就分别着重对长城的古老壮观与周围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进行了描写, 将景物描写与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主题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写游记只描写景物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记事、写景的同时融进自己饱满、丰富的感情,这样 会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古人说:万水千山总是情。在游览山水时,诗人会大发诗兴,画家作家会灵感倍增,这都因为 他们“触景生情”。有了情感体验,笔下的山水也就“活”起来了。因此我们写游记时,不要 忘了将自己旅游时的点滴感受表达出来,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就能写出富有人性的好游记啦! 6、学生写作误区 游记类散文作为记叙文的典型样式,是经常要求学生写的。依照游记散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学 生必须学会根据游踪记叙见闻。但是仅凭这一点并不能写好游记。学生写作的结果多半是:视 点琐细,一堆毫无激情的流水帐;主次不明,一盘缺乏整体串联的散沙;情感缺失,一种单纯 的照相式实录。 [例文一] 三 峡 50 年前,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时写下过响遏行云的诗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 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50 年过去了,梦想变成了现实,三峡枢纽 工程建成,一座大坝在滚滚长江上,“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初识三峡,应从宜昌、巫山开始。长江之雄险,莫过于三峡。三峡有李白“轻舟已过万重 山”的潇洒,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这一切的耳闻,实在抵不上亲身的体验。 当你站在葛州坝上,上游是青山夹岸,滔滔江水从远处蜿蜒曲折流淌下来;下游却是一马平川, 江面开阔,水天一色。在一片雾气中,长江融入天尽头。乘上开往巫峡的快艇,在西陵峡里逆 流飞驰,任由猛烈的江风迎面而来。远处,三峡大坝隐隐浮现。一座铜灰色的高墙由远及近, 愈来愈高大,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登上三峡大坝最高处——坛子岭,凭栏眺望,只见高峡平 湖就在眼前延伸。巍然耸立的三峡大坝如一条巨龙横江,和两岸的群山手挽着手,将一江波涛 紧紧地揽在怀里。如果能观赏到泄洪的壮观景象,实为一件幸事。巨大的水流从闸口喷射而出, 宽约 400 米的泄洪闸口里翻江倒海,波涌浪突,水雾弥漫飘卷,遮天蔽日,景象真是令人叹为 观止。 继续深入三峡腹地,经过了香溪,经过了巴东县城,这时你会感受到与下游全然不同的古 朴美。船平静地行驶在矍塘峡里,长江在这一段显得尤其狭窄,主航道并不是笔直地在中央位 置,船忽左忽右地航行着,有时候离岸边非常近,似乎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突兀的怪石。到了夔 门,两岸的悬崖直直地插在水里,江面更窄,水流更加湍急。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你仍然会真 实地感受到蜀道的艰难。 山奇,水急,滩险,三峡的美丽展示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登雄奇险秀之山,游幽奥旷灵 之水,你若有闲暇,不妨让自己成为一叶小舟的主人,观山戏水,来一趟梦幻的三峡之旅吧! 点评: 从写作目的来看,本文是属于写给别人看的。全文的亮点主要有二:一、全文采取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