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7月10日(23日)列宁《政治形势》一文手稿第1页 (按原稿缩小)
1917年7月10日(23日)列宁《政治形势》一文手稿第1页 (按原稿缩小)
和孟什维克实际上对革命的彻底背叛。冒险,骚动,分散地对反动 势力进行反抗,进行分散的没有希望的抵抗,—— 这些对事业都没 有帮助;只有认清形势,发扬工人阶级先锋队坚韧不拔的精神,准 备力量举行武装起义,才能对事业有所帮助。目前要使武装起义取 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上面所指出的事实和潮流相结合的 情况下,仍然是可能的。不要对立宪和共和国抱任何幻想,不要再 对和平道路抱任何幻想,不要进行任何分散的活动,· 现· 在不要接受 黑帮和哥萨克的挑衅,而要聚集力量,重新组织力量,并在危机的 进程允许进行真正群众性的全民的武装起义的时候坚决地准备武 装起义。现在,不举行武装起义就不可能使土地转归农民,因为反 革命在取得政权之后,已经完全同地主阶级联合起来了。 武装起义的目的只能是使政权转到受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 级手中,以实现我们党的纲领。 4.工人阶级的党决不放弃合法活动,但一分钟也不对合法活 动抱过高的希望,应当象在1912—1914年那样把合法活动和秘密 活动· 结· 合· 起· 来。 就是一小时的合法活动也不要放弃。但是也决不要相信立宪 和“和平道路”的幻想。立即在各地建立秘密的组织或支部,来印发 传单等等。立即沉着地坚定地在各方面重新部署。 要象在1912—1914年那样进行活动,当时我们就是既讲要通 过革命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制度,又不丢掉合法的基地,无论在国 家杜马、保险基金会、工会或在其他方面,都没有丢掉合法的基地。 载于1917年7月20日(8月2日)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无产阶级事业报》第6号 第34卷第1—5页 政 治 形 势 5
和孟什维克实际上对革命的彻底背叛。冒险,骚动,分散地对反动 势力进行反抗,进行分散的没有希望的抵抗,—— 这些对事业都没 有帮助;只有认清形势,发扬工人阶级先锋队坚韧不拔的精神,准 备力量举行武装起义,才能对事业有所帮助。目前要使武装起义取 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上面所指出的事实和潮流相结合的 情况下,仍然是可能的。不要对立宪和共和国抱任何幻想,不要再 对和平道路抱任何幻想,不要进行任何分散的活动,· 现· 在不要接受 黑帮和哥萨克的挑衅,而要聚集力量,重新组织力量,并在危机的 进程允许进行真正群众性的全民的武装起义的时候坚决地准备武 装起义。现在,不举行武装起义就不可能使土地转归农民,因为反 革命在取得政权之后,已经完全同地主阶级联合起来了。 武装起义的目的只能是使政权转到受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 级手中,以实现我们党的纲领。 4.工人阶级的党决不放弃合法活动,但一分钟也不对合法活 动抱过高的希望,应当象在1912—1914年那样把合法活动和秘密 活动· 结· 合· 起· 来。 就是一小时的合法活动也不要放弃。但是也决不要相信立宪 和“和平道路”的幻想。立即在各地建立秘密的组织或支部,来印发 传单等等。立即沉着地坚定地在各方面重新部署。 要象在1912—1914年那样进行活动,当时我们就是既讲要通 过革命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制度,又不丢掉合法的基地,无论在国 家杜马、保险基金会、工会或在其他方面,都没有丢掉合法的基地。 载于1917年7月20日(8月2日)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无产阶级事业报》第6号 第34卷第1—5页 政 治 形 势 5
论 口 号 (1917年7月中旬) 在历史急剧转变的关头,往往连先进的政党也会在较长的一 段时间内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重复旧的口号。这种口号在昨天是 正确的,今天却已经失去任何意义,而且失去得如此“突然”,就象 历史的急剧转变来得如此“突然”一样。 看来,全部国家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也会遇到某种类似的情 况。在我国革命已经永远过去的一个时期里,比如在2月27日至 7月4日,这个口号是正确的。现在,它显然已经不正确了。不懂 得这一点,就根本不能理解当前的迫切问题。每一个口号都应当 以一定政治形势的全部特点为依据。而当前,在7月4日以后,俄 国的政治形势同2月27日至7月4日这段时期的形势是根本不 同的。 那时候,即在过去的这一段革命时期,国内存在着所谓“两个 政权并存的局面”,无论在物质上或形式上都表明,国家政权处于 不稳定的过渡状态。我们不会忘记,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 题。 那时候,政权处于动摇不定的状态。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根据自 愿达成的协议分掌政权。苏维埃是由广大自由的即不受任何外力 强制的、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的代表组成的。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 6
论 口 号 (1917年7月中旬) 在历史急剧转变的关头,往往连先进的政党也会在较长的一 段时间内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重复旧的口号。这种口号在昨天是 正确的,今天却已经失去任何意义,而且失去得如此“突然”,就象 历史的急剧转变来得如此“突然”一样。 看来,全部国家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也会遇到某种类似的情 况。在我国革命已经永远过去的一个时期里,比如在2月27日至 7月4日,这个口号是正确的。现在,它显然已经不正确了。不懂 得这一点,就根本不能理解当前的迫切问题。每一个口号都应当 以一定政治形势的全部特点为依据。而当前,在7月4日以后,俄 国的政治形势同2月27日至7月4日这段时期的形势是根本不 同的。 那时候,即在过去的这一段革命时期,国内存在着所谓“两个 政权并存的局面”,无论在物质上或形式上都表明,国家政权处于 不稳定的过渡状态。我们不会忘记,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 题。 那时候,政权处于动摇不定的状态。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根据自 愿达成的协议分掌政权。苏维埃是由广大自由的即不受任何外力 强制的、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的代表组成的。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 6
没有外力强制人民,—— 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开辟并保障了整 个革命和平向前发展的道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在这条和平 发展的道路上最先迈出的、能够直接实现的一步的口号。这是革命 和平发展的口号,在2月27日至7月4日这段时期内,革命的和 平发展是可能的,当然也是最合乎愿望的,但是现在,革命的和平 发展是绝对不可能了。 十分明显,不是所有拥护“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的人都 充分考虑到这是革命和平向前发展的口号。说革命有和平发展的 可能,不仅仅是指当时(2月27日至7月4日)没有一个人、没有 一个阶级、没有一种较强的力量能够抗拒和阻碍政权归苏维埃。不 仅仅是如此。说当时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甚至还指苏维埃内部 各阶级间和各政党间的斗争在全部国家政权及时转归苏维埃的条 件下,能够最和平痛苦最少地进行。 人们对于后面这一点也是注意不够的。苏维埃按其阶级成分 来说,是工农运动的机关,是工农专政的现成形式。如果苏维埃掌 握全部政权,那么小资产阶级各阶层的主要缺点、主要毛病,即对 资本家的轻信态度,就会在实践中得到克服,就会通过试行他们自 己的措施受到批判。在苏维埃独掌全部政权的基础上,执政阶级和 执政党的更迭本来是有可能在苏维埃内部和平地进行的;苏维埃 内部的一切政党同群众的联系还可能仍然是牢固的,而不会削弱。 我们丝毫不能忽视,只有苏维埃内部的各个政党同群众的这种最 密切的、可以自由地扩展和深入的联系,才有助于和平地消除小资 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幻想。政权归苏维埃,这本身不会改变而 且也不可能改变各阶级间的对比关系,也丝毫不能改变农民的小 资产阶级性。但是这会及时地有力地促使农民离开资产阶级,靠拢 论 口 号 7
没有外力强制人民,—— 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开辟并保障了整 个革命和平向前发展的道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在这条和平 发展的道路上最先迈出的、能够直接实现的一步的口号。这是革命 和平发展的口号,在2月27日至7月4日这段时期内,革命的和 平发展是可能的,当然也是最合乎愿望的,但是现在,革命的和平 发展是绝对不可能了。 十分明显,不是所有拥护“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的人都 充分考虑到这是革命和平向前发展的口号。说革命有和平发展的 可能,不仅仅是指当时(2月27日至7月4日)没有一个人、没有 一个阶级、没有一种较强的力量能够抗拒和阻碍政权归苏维埃。不 仅仅是如此。说当时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甚至还指苏维埃内部 各阶级间和各政党间的斗争在全部国家政权及时转归苏维埃的条 件下,能够最和平痛苦最少地进行。 人们对于后面这一点也是注意不够的。苏维埃按其阶级成分 来说,是工农运动的机关,是工农专政的现成形式。如果苏维埃掌 握全部政权,那么小资产阶级各阶层的主要缺点、主要毛病,即对 资本家的轻信态度,就会在实践中得到克服,就会通过试行他们自 己的措施受到批判。在苏维埃独掌全部政权的基础上,执政阶级和 执政党的更迭本来是有可能在苏维埃内部和平地进行的;苏维埃 内部的一切政党同群众的联系还可能仍然是牢固的,而不会削弱。 我们丝毫不能忽视,只有苏维埃内部的各个政党同群众的这种最 密切的、可以自由地扩展和深入的联系,才有助于和平地消除小资 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幻想。政权归苏维埃,这本身不会改变而 且也不可能改变各阶级间的对比关系,也丝毫不能改变农民的小 资产阶级性。但是这会及时地有力地促使农民离开资产阶级,靠拢 论 口 号 7
工人,进而同工人联合起来。 如果政权及时转归苏维埃,是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这对人民 来说是最轻松、最有利的。这是一条痛苦最少的道路,所以在当时 是应该以最大的努力来争取这条道路的。但是现在,这个争取政权 及时转归苏维埃的斗争已经结束。和平发展的道路已经不可能了。 已经开始走上了非和平的、最痛苦的道路。 我们所以说7月4日是一个转折点,正是因为在这以后客观 形势起了急剧的变化。政权动摇不定的状态结束了。政权在决定 性的地方已经转到反革命手中。在小资产阶级政党社会革命党和 孟什维克党同反革命的立宪民主党妥协的基础上,这两个小资产 阶级政党的发展演变使它们实际上成了反革命屠杀的参与者和帮 凶。小资产者不自觉地轻信资本家,因而在党派斗争的发展进程中 堕落到自觉地去支持反革命分子的地步。各党派关系发展的一个 周期已告结束。2月27日,各阶级是一起反对君主制的。7月4日 以后,反革命资产阶级同君主派和黑帮勾结在一起,半拉半吓地把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拉了过去,把实际的国家 政权交给了卡芬雅克分子,交给了在前线枪杀违抗命令者和在彼 得格勒残杀布尔什维克的那帮军人。 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现在听起来好象是唐·吉诃德精神6,或 者是一种嘲笑。这个口号在客观上会欺骗人民,会使人民产生一 种错觉,似乎现在也是只要苏维埃愿意取得政权或作出这种决定, 它就可以取得政权,似乎在苏维埃内还有一些政党并没有因帮助 刽子手而玷污了自己,似乎可以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只当作没有发 生。 如果以为革命的无产阶级会因为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支 8 论 口 号
工人,进而同工人联合起来。 如果政权及时转归苏维埃,是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这对人民 来说是最轻松、最有利的。这是一条痛苦最少的道路,所以在当时 是应该以最大的努力来争取这条道路的。但是现在,这个争取政权 及时转归苏维埃的斗争已经结束。和平发展的道路已经不可能了。 已经开始走上了非和平的、最痛苦的道路。 我们所以说7月4日是一个转折点,正是因为在这以后客观 形势起了急剧的变化。政权动摇不定的状态结束了。政权在决定 性的地方已经转到反革命手中。在小资产阶级政党社会革命党和 孟什维克党同反革命的立宪民主党妥协的基础上,这两个小资产 阶级政党的发展演变使它们实际上成了反革命屠杀的参与者和帮 凶。小资产者不自觉地轻信资本家,因而在党派斗争的发展进程中 堕落到自觉地去支持反革命分子的地步。各党派关系发展的一个 周期已告结束。2月27日,各阶级是一起反对君主制的。7月4日 以后,反革命资产阶级同君主派和黑帮勾结在一起,半拉半吓地把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拉了过去,把实际的国家 政权交给了卡芬雅克分子,交给了在前线枪杀违抗命令者和在彼 得格勒残杀布尔什维克的那帮军人。 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现在听起来好象是唐·吉诃德精神6,或 者是一种嘲笑。这个口号在客观上会欺骗人民,会使人民产生一 种错觉,似乎现在也是只要苏维埃愿意取得政权或作出这种决定, 它就可以取得政权,似乎在苏维埃内还有一些政党并没有因帮助 刽子手而玷污了自己,似乎可以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只当作没有发 生。 如果以为革命的无产阶级会因为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支 8 论 口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