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体上文 审鲁文 T 表 刘 尝试的新: 美转变 迅学 为 念 成为最具潜 代的 《老残游记 表新 《海上 3文学的新 小 由王 说 功国 花 的 列文位 代
3 、文学的新 ❖ 文学理念的新:王国维、 鲁迅等为代表,由功利向 审美转变。 ❖ 文学尝试的新:小说地位 上升,成为最具潜力的文 体,以韩邦庆《海上花列 传》、刘鹗《老残游记》 为代表
二、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1、王国维的代表文论: 《红楼梦评论》((1904年) ”《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 (1905年) 《文学小言十七则》、 《屈子文 学之精神》 (1907年) 王国维(1877- 《人间词话》 (1908年) 1927)之字静安, 一字伯偶,号观 堂,浙江海宁人
1、王国维的代表文论: ❖ 《红楼梦评论》(1904年) ❖ 《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 (1905年) ❖ 《文学小言十七则》、《屈子文 学之精神》(1907年) ❖ 《人间词话》(1908年) 王国维(1877- 1927),字静安, 一字伯隅,号观 堂,浙江海宁人。 二、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2、《红楼梦评论》 对传统的突破 无功利的文学观 现代悲剧观 “夫以人生忧患 “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 之如彼,而劳 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 苦之如此,苟 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 有血气者,未 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 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 有不渴慕救济 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 者也,不求之 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 实行,犹将求 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 之于美术。 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 不任其昝,此种悲剧,其感人贤 于前二者远甚
2、《红楼梦评论》对传统的突破 无功利的文学观 “夫以人生忧患 之如彼,而劳 苦之如此,苟 有血气者,未 有不渴慕救济 者也,不求之 实行,犹将求 之于美术。” 现代悲剧观 “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 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 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 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 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 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 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 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 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 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 于前二者远甚
3、《红楼梦评论》 对新文学的示范 对“人”的推崇 对《国民性”的批判 王国维对文学审美 王国维在揄扬《红楼梦》 特性的肯定,以人 作为“悲剧中之悲剧” 与人性为前提,并 的同时,隐含着对中国 通过异域学说加以 国民性的批判,且明确 观照,将此一观念 表达了对文学“大团圆” 高度理论化了。文 模式的批评。而国民性 学革命提倡“人的 批评主题则在文学革命 文学”,延续的正 以后被继承下来,并在 是晚清王国维等人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 的文学观 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
3、《红楼梦评论》对新文学的示范 对“人”的推崇 王国维对文学审美 特性的肯定,以人 与人性为前提,并 通过异域学说加以 观照,将此一观念 高度理论化了。文 学革命提倡“人的 文学”,延续的正 是晚清王国维等人 的文学观 对“国民性”的批判 王国维在揄扬《红楼梦》 作为“悲剧中之悲剧” 的同时,隐含着对中国 国民性的批判,且明确 表达了对文学“大团圆” 模式的批评。而国民性 批评主题则在文学革命 以后被继承下来,并在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 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 《海上花列传》与《老残游记》 1、晚清小说界革命 分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 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 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 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 梁启超(1873 年1929年)字 ”成就最突出的小说:《海上花列传》 字任甫 号任公 四大“谴责小说”等。 别署饮冰室主 广东新
三、《海上花列传》与《老残游记》 1、晚清小说界革命 ❖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 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 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 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 ❖ 成就最突出的小说:《海上花列传》、 四大“谴责小说”等。 梁启超(1873 年~1929年)字 卓如,一字任甫, 号任公、饮冰子, 别署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