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经不同脱氢途径后的产能效率的特点和差别 表5-2葡萄糖经不同脱氢途径后的产能效率 产能形式 EMP HMP ED EMP +TCA ATP 2 2 底物水平 LCTP 2(相当2ATP》 NADH+H' 2(相当6ATP 1(相当3ATP) 2+8"(相当30ATP) NADPH +H' 2(相当361TP) I(柑当3ATP) FADH 2(相当4ATP》 净产AP 35 36-38* 在TCA循环的开柠檬酸至?-雨戊二酸反应中,有的微生钓(如细鳖产生的是NAPH+H。 *第因为在葡萄信变成茄糖-6-晚酸过程中消耗1A'P,放泽产35ATP ¥“在原核生物中,因呼吸链组分在细胞膜上,散产38ATP:而真核放生物的评吸徒组分在线粒体膜上,NADH+ H进入线粒体时要消耗24TT,放最终只产364TT
葡萄糖经不同脱氢途径后的产能效率的特点和差别
1.2递氢、受氢和ATP的产生 ★经上述脱氢途径生成的NADH2、NADPH2、FADH2 等还原型辅酶通过呼吸链等方式进行递氢,最终与受 氢体(氧、无机或有机氧化物)结合,以释放其化学 潜能。 ★根据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把 微生物能量代谢分为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两大类。 发酵作用:没有任何外援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作用:有外援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作用又可分成两类: 有氧呼吸 最终电子受体是分子氧02: 无氧呼吸 最终电子受体是02以外的 无机氧化物,如NO3、SO42-等
1.2 递氢、受氢和ATP的产生 ★经上述脱氢途径生成的NADH2、NADPH2、FADH2 等还原型辅酶通过呼吸链等方式进行递氢,最终与受 氢体(氧、无机或有机氧化物)结合,以释放其化学 潜能。 ★根据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把 微生物能量代谢分为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两大类. 发酵作用:没有任何外援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作用:有外援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作用又可分成两类: 有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是分子氧O2 ; 无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是O2以外的 无机氧化物,如NO3 -、SO4 2-等
呼吸、无氧呼乎吸和发酵示意图 C6H1206 1/202 经呼吸链 、①呼吸 -H H20 ②无氧 NO3,S042,C02 -H [H] 呼吸→ NO2,SO32,CH -H时 ③发酵 ·A、B或C- →AH2,BH,或CH, -[H (发酵产物:乙醇、 乳酸等) 脱氢 递氢 受氢
1.2.1呼吸(respiration) 又称好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 或产能方式。 特点: 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 又称电子传递链)传递,最终被外源电子受体一分子 氧接受,生成水并释放出ATP形式的能量。 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生 物氧化方式,是一种最高效的产能方式
1.2.1 呼吸(respiration) 又称好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 或产能方式。 特点: 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 (又称电子传递链)传递,最终被外源电子受体——分子 氧接受,生成水并释放出ATP形式的能量。 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生 物氧化方式,是一种最高效的产能方式
CH OH HCHO 电子传递链 Cyta NAD NO Nir 已eripla Cyt b ⊙ytb F65 Nor NADH NADPH2 2H* NADH2→FADH2→FeS→CoQs·cytb→cytc→cytaa3→l/2O2 ADP ATP ADP ATP ADP
电子传递链 NADH2→FADH2→Fe·S→CoQ→·cytb→cytc→cytaa3→1/2O2 NADP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