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假定健康动物: 紧急免疫接种,加强消毒措施,分散喂养或转移。 二、封锁 1.含义:所谓封锁就是切断或限制疫区与周围地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 或往来,它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以及安全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其他动物群采取 划区隔离、扑杀、销毁、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的强制性措施。 2.封锁的对象: 牛瘟、口蹄疫、炭疽、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牛肺疫、鸡瘟(禽流感)等一 类传染病或当地新发现的畜禽传染病。 3.封锁的目的: 保护广大地区畜群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把疫病控制在封锁区之内,就地扑灭。 4.执行封锁的原则:“早、快、严、小”指流行早期,行动果断迅速,封锁严密 范围不宜过大。 5.措施: (1)封锁疫点应采取的措施: (2)封锁的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3)受威胁区及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解除封锁 第五节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传染病动物的目的 1.为了挽救满畜、减少损失:2.为了消除传染源 二、治疗的原则 1.在隔离条件下治疗(大动物): 2.无法治愈的不治疗(鸡马立克): 3.治疗需要很长时间,费用高的不治疗(结核): 4.对周围的人畜有严重危胁的不治疗(口蹄疫)。 三、治疗方法 (一)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1.特异性疗法(病毒病):高免血清等生物制品,中药疗法病毒病:
2.抗生素疗法(细菌病):①耐药性、药敏试验:②药残;③配伍: 3.化学疗法(细菌病) 磺胺类、抗菌增效剂、硝基呋喃类、其它药物。 (二)针对机体的疗法 1.加强护理: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合适的温度: 2.对症疗法:退热、止痛、止血、镇静、兴奋、强心、利尿、清泻、止泻、防止 酸中毒和碱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等,药物以及某些急救手术和局部治疗等(例如,肾 型传支可给肾肿解毒药缓解症状)。 第六节消毒、杀虫、灭鼠、防鸟 一、消毒 (一)概念: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灭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 (二)目的: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 疫病继续蔓延。 (三)分类: 1.预防性消毒:未发病时进行的定期消毒 2.随时消毒:(紧急消毒)发生传染病时,多次进行的消毒。 3.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 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四)方法(实验) 1.机械性消除 2.物理消毒法:(1)阳光、紫外线和干燥:(2)高温:①火焰烧烤:②煮沸消毒: ③蒸汽消毒:铁锅和蒸笼或专门的蒸汽锅炉。 3.化学消毒法:化学药品21种 一般的有新洁尔灭、漂白粉、环氧乙烷、来苏儿等、生石灰,常用的有爱迪伏、百 毒杀。 酒精的常用消毒浓度70-90%。 4.生物热消毒法:主要用于污染的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但不能杀死芽胞,需要烧 毁。 二、杀虫 虻、蝇、蚊、婢等节肢动物
1.物理杀虫:喷灯、沸水、机械拍打,100℃千热空气: 2.生物杀虫:以昆虫的天敌或病菌及雄虫绝育技术等方法以杀灭昆虫,用辐射使 雄性昆虫绝有,或使用过量激素,抑制昆虫的变态或脱皮。影响昆虫的生殖,或利用病 原微生物感染昆虫,使其死亡。 3.药物杀虫法:主要是化学杀虫剂(灭害灵、枪手) ①胃毒药剂,食入、敌百虫: ②接触毒药剂,如除虫菊等,体表接触侵入毒即可: ③熏蒸毒药剂,敌敌畏、烟草等,通过吸入药物而死亡: ④内吸毒药剂,如倍硫磷等,喷洒于植物,再被昆虫吸取 三、灭鼠 1.器械灭鼠法:利用各种工具以不同方式扑灭鼠类: 鼠笼、眼夹,放在鼠类常经过的地方,还有打、电、粘: 2.生态(物)灭裂 ①猫②猫头鹰③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3.药物灭鼠法: ①消化道药物:②熏蒸药物(灭鼠烟剂),吸入棉花,塞进鼠洞:③磷化锌、杀鼠 灵、敌鼠钠盐和氟乙酸钠等。 四、防鸟 在传播疫病方面鸟类与鼠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比鼠类的传播范围广、传播速 度快。因此规模化养殖场应重视做好防鸟工作,尽量防止鸟类侵入圈舍、接触动物。 第七节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一、免疫接种 (一)概念: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 种手段。 (二)分类 L.预防接种 (1)概念: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 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经常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群进
行的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 (②)生物制品疫苗(病毒)、菌苗(细茵)、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 素)。 (3)方法(实验)皮下、皮内、肌内注射或刺种、滴鼻点眼、口服 (4)防疫计划:防疫哪些病,防几次。 (5)接种反应(实验) 正常反应、严重反应、合并症。 (6)几种疫苗的联合使用:一方面可能彼此无关,另一方面可能相互影响。 2.紧急接种 ①概念:发生传染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 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②所用的生物制品:免疫血清、疫苗: ③免疫带: 二、药物预防 是为了控制某些疫病而在动物的饲料、饮水中加入某种安全的药物进行集体的化学 预防,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受威胁的易感动物不受疫病的侵苦,这也是预防和控制动物 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1.药物预防的现实意义 2.药物预防的弊端及误区 3.科学实施药物预防的原则和方法 4.重视药物残留和禁用问题 第三章人兽共患传染病 第一节大肠杆菌病(Colibaciuosis) 是由某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类传染病,其主要 特征是引起幼龄畜禽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本病是E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正常肠道菌,直至本世纪中 叶可发现特殊血清型的有致病性。 一、病原:大肠杆菌
1.形态、染色、培养、生化特性等略 2.抗原结构与血清型: 大肠杆菌有三种抗原,即O、K、H抗原。 1)0抗原(菌体抗原):为耐热性的菌体抗原,是多糖和磷脂的复合物,并含有蛋 白质,能耐100-121℃加热。有K抗原的菌体对0抗体血清不凝集,121℃加热2h破坏 K抗原后,0抗原才能显露出米。目前已知的0抗原有173种。 2)K抗原(表面抗原):是存在于菌体表面的荚膜抗原,是糖蛋白的复合物,只有 形成荚膜的菌体才有这种抗原。 100-121℃加热2h被破坏,已知有99种。 3)H抗原(鞭毛抗原):主要是蛋白质,与细菌的毒力无关,已知的有56种。 大肠杆菌根据这三种抗原的不同形成了众多不同的血清型。大肠杆菌的致病作用及 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K抗原上,[抗原的意义不大。 除上述三种抗原外,在菌体表面尚有一种纤毛物质,也称为纤毛抗原(F)或菌毛 抗原,该抗原和细菌在体内的定居有关,有的学者也将其列入K抗原中。这些抗原和鞋 牛、仔猪、羔羊等哺乳动物的大肠杆菌性下痢有密切关系。 3.病原菌的主要类型(肠道病)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Eenteropathogenic ECHERICHIA COTI 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Enterotoxigenic E.Coli初生幼畜腹泻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Enteroinvasive E.Coli 肠毒血性大肠杆菌enterotoxaenic E.Coli猪水肿病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Enterobemorragic E.Coli 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 Enteroadhesive E.Coti 吸着一一消除性大肠杆茵AEEC Attaching effacing E.col 二、猪大肠杆菌病 1.引起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血清型 0、O、0a,往往带有Kg、K、987P、F抗原 2.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自出生至断奶期的猪均可发病。 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天最为多见: 白痢多发生于生后10-30天,以10-20天最为多见: 水肿病主要见于断乳仔猪,30日龄左右。现在发现,刚出生的猪也有,小至数日龄,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