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字是读书人的脸。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句子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中,标点也占 格。(2分)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酝酿( niang)应和(he)着落(zhuo)绿茵茵 B.棱角(1ing) 粗犷( guang)莅临(1i) 呼朋引伴(hu) c 匿笑(ni) 吝啬(se) 咄咄逼人(duo) D.侍弄(chi) 憔悴(chui)分歧(qi) 各得其所(su6)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草垛化妆浪漫喜出望外 B.嘹亮朗润宽场淅淅沥沥 绝别荫蔽沐浴花枝招展 D.流转菡萏暴怒翻来复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心,意,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B.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不耻下问 C.小明从就喜欢游泳,他对游泳冠军孙扬佩服得五体投地 D.小红被老师表扬以后,她有些得意洋洋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 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着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A.顶镶露披B.戴嵌泛披 C.戴嵌泛穿 D.顶镶露穿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辽宁省大石桥市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满分:120 分) 一、 积累与运用(满分 30 分) 1.字是读书人的脸。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句子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中,标点也占 格。 (2 分) 请乘理想之马, 挥鞭从此起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酝酿. (niàng) 应和. (hé) 着.落 (zhuó) 绿.茵茵 (lù) B.棱.角 (líng) 粗犷. (guǎng) 莅.临 (lì) 呼.朋引伴(hū) C. 一霎. (shà) 匿.笑 (nì) 吝啬. (sè) 咄.咄逼人 (duō) D. 侍.弄 (chì) 憔悴. (chuì) 分歧. ((qí) 各得其所. (suǒ)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草垛 化妆 浪漫 喜出望外 B. 嘹亮 朗润 宽场 淅淅沥沥 C. 绝别 荫蔽 沐浴 花枝招展 D. 流转 菡萏 暴怒 翻来复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B.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不耻下问 ....。 C.小明从就喜欢游泳,他对游泳冠军孙扬佩服得五体投地 ....。 D.小红被老师表扬以后,她有些得意洋洋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 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 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 着;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 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A.顶 镶 露 披 B.戴 嵌 泛 披 C.戴 嵌 泛 穿 D.顶 镶 露 穿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 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①⑤②④③B.⑤④③②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②③①④ 7.对语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小鸟在树上欢快的歌唱着。”一句是拟人句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C.“精神”“勇敢”“苹果”“里头”都是名词 D.“响晴”一词的意思是晴朗无云。 8.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2分)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9.名著阅读。(2分)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原名 北京人,作家,主要作 品有小说《》 10.文言诗文填空。(12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行书何处达? (3)水何澹澹 (4) ,以观沧海 小桥流水人家。(王湾《次北固山下》) 洪波涌起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诗句是: (8)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词中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9)曹操在《观沧海》中抒发自己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_________,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 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①⑤②④③ B.⑤④③②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②③①④ 7.对语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2 分) A.“小鸟在树上欢快的歌唱着。”一句是拟人句。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C.“精神”“勇敢”“苹果”“里头”都是名词。 D.“响晴”一词的意思是晴朗无云。 8. 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2 分)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 。 9.名著阅读。(2 分)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原名 字 ,北京人,作家,主要作 品有小说《 》 10.文言诗文填空。(12 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2)行书何处达? 。 (3)水何澹澹, 。 (4) ,以观沧海。 (5) ,小桥流水人家。(王湾《次北固山下》) (6) ,洪波涌起。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诗句是: , 。 (8)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一词中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9)曹操在《观沧海》中抒发自己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回答问题(16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 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尝月下戏 (4)若令月中无物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3.划线句子划分停顿。(2分)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14.【甲】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3分) 15.两篇文章各讲述了怎样的故事?(3分) (二)赏析诗歌回答问题。(4分) 长安九日诗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 20 分) (一)阅读回答问题 (16 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 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俄而..雪骤 (2) 未若柳絮因.风起 (3) 尝.月下戏 (4)若令月中无物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3.划线句子划分停顿。(2 分)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14.【甲】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3 分) 15.两篇文章各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3 分) (二)赏析诗歌回答问题。(4 分) 长安九日诗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6.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用一个完成语表示。(2分) 17.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8分) 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 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 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淸扫干净的时 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 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 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 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 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 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 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 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 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 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 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6.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用一个完成语表示。(2 分) 17.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8 分) 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 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 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 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 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 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 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 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 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 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 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 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 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 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 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
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 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 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 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 燕子是否安好? 18.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4分) 19.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3 20.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4分)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 房里探出头来 21.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2.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文章这样结尾有何表达效果。(3分)
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 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 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 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 燕子是否安好? 18.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 (4 分) 19.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 (3 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4 分)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 房里探出头来。 21.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分) 22.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文章这样结尾有何表达效果。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