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 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 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 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 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 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 学生。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叽叽支撑锨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 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 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 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 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 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 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 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 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3、描红。4、写《习字册》
- 6 - 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 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 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 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 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 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 学生。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支撑 锨 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 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 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 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 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 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 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 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 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 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3、描红。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 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 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 画面吧! 学习三七自然段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 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 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 “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 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一“碧波”,“咆哮”一“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 光更加美丽五、朗读全诗 1、齐读 2、尝试背诵。 板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 7 -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 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 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 画面吧!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 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 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 “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 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1、 “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 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 光更加美丽五、朗读全诗: 1、 齐读。 2、尝试背诵。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 8 -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2.暖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 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 关怀 教法学法 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谈话:上课之前, 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 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 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设计目的:1、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谈话,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暖流”的本义,为 本课学习作好铺垫。2.交流自己的理解,谈出“暖流”本指温暖的气流。)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7.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 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讨论对“涌动”一词的
- 9 - 2. 暖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 1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书后列出的 8 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 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 关怀。 教法学法 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课之前, 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 2 摄氏度,最高温度 12 摄氏度,偏东 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在 1994 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 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设计目的:1、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谈话,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暖流”的本义,为 本课学习作好铺垫。2.交流自己的理解,谈出“暖流”本指温暖的气流。 )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7.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 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讨论对“涌动”一词的
理解,感受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从而令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 心情异常激动。让学生各抒己见)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 其中的哪几个? 2.指名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组织听写含有生字的词语并检查订正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 学习第二段 提出自读要求:轻声自由读第二段,思考: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 2.组织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二段 3.组织交流 4.组织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如何作答的。 5.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感觉。 )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并谈谈你的体会。 (2)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并体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对学生学习中出 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个别纠正,对有共性的问题提醒全班同学注意 (3)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讨论。 (4)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要求:先分角色读,再说自己的 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6.引导深层次体会: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 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请同 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 走到王辉身边, 得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 调歌头中秋》。体会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这样写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学习第三段 1.组织齐读。 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呢? 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 4.组织反复朗读王辉的话,引导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四.引导总结 1.组织讨论: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课题的暖流”是什么意思?(体会 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 兴奋、喜悦的情绪。 2.说一说本课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反复读一读这一部分 五.作业 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
- 10 - 理解,感受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从而令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 心情异常激动。让学生各抒己见)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 其中的哪几个? 2.指名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组织听写含有生字的词语并检查订正。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提出自读要求:轻声自由读第二段,思考: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 么? 2.组织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二段。 3.组织交流。 4.组织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如何作答的。 5.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感觉。 (1)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并谈谈你的体会。 (2)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并体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对学生学习中出 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个别纠正,对有共性的问题提醒全班同学注意。 (3)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讨论。 (4)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要求:先分角色读,再说自己的 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6.引导深层次体会: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 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请同 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走到王辉身边, 得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 调歌头中秋》。体会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这样写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三.学习第三段 1.组织齐读。 2.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呢? 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 4.组织反复朗读王辉的话,引导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四.引导总结 1.组织讨论: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课题的“暖流”是什么意思?(体会: 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 兴奋、喜悦的情绪。) 2.说一说本课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反复读一读这一部分。 五.作业 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