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c3D中的本构模型 ■开挖模型nu‖ ■3个弹性模型 口各向同性弹性 口横观各向同性弹性 口正交各向同性弹性 ■8个塑性模型( Drucker- Prager模型、Morh- Coulomb模型、应变硬化软化模型、遍布节理 模型、双线性应变硬化软化遍布节理模型、修正 剑桥模型和胡克布朗模型) GeoHohai 16/74
GeoHohai 16/74 FLAC3D中的本构模型 ◼ 开挖模型null ◼ 3个弹性模型 各向同性弹性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 正交各向同性弹性 ◼ 8个塑性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MorhCoulomb模型、应变硬化/软化模型、遍布节理 模型、双线性应变硬化/软化遍布节理模型、修正 剑桥模型和胡克布朗模型)
FLAc3D中的本构模型 模型 材料特性 实际应用 空模型 空 孔洞,开挖,后续施工材料(如回填) 线弹性模型 均匀各向同性的线形本构关系 低于强度极限的人工材料(如钢 铁);安全系数计算 正交各向同性 弹性 正交各向同性材料 不超过强度极限的柱状玄武岩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即板岩) 不超过强度极限的层压材料 德鲁克普拉格 模型 极限分析,底摩擦角的软粘土 与隐式有限元程序相比的常用模型 摩尔-库仑 松散或胶结的粒状材料:土,岩石,混岩土力学通用模型边坡稳定性分 模型 凝土 析,地下开挖) 应变硬化软化摩尔库仑存在非线性硬化或软化的粒状材料 破坏后研究(失稳过程,立柱屈服, 模型 顶板崩落) 遍布解理模型 具有强度各向异性的层状材料(即板岩) 松散沉积地层中的开挖 双线性应变硬化化遍 布解理模型 具有非线性材料硬化或软化的层状材料 层状材料破坏后研究 双屈服面塑性模型 轻胶结的粒状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导致 永久体积减小 修正剑桥模型变形和抗剪强度是体变的函数 粘土 胡克布朗模型 各向同性的岩石材料 岩石 GeoHohall 17/74
GeoHohai 17/74 FLAC3D中的本构模型 胡克-布朗模型 各向同性的岩石材料 岩石 修正剑桥模型 变形和抗剪强度是体变的函数 粘土 轻胶结的粒状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导致 永久体积减小 双屈服面塑性模型 具有非线性材料硬化或软化的层状材料 层状材料破坏后研究 双线性应变硬化/软化遍 布解理模型 遍布解理模型 具有强度各向异性的层状材料(即板岩) 松散沉积地层中的开挖 破坏后研究(失稳过程,立柱屈服, 顶板崩落) 存在非线性硬化或软化的粒状材料 应变硬化/软化摩尔-库仑 模型 岩土力学通用模型(边坡稳定性分 析,地下开挖) 松散或胶结的粒状材料:土,岩石,混 凝土 摩尔-库仑 模型 极限分析,底摩擦角的软粘土 与隐式有限元程序相比的常用模型 德鲁克-普拉格 模型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即板岩) 不超过强度极限的层压材料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 正交各向同性材料 不超过强度极限的柱状玄武岩 正交各向同性 弹性 低于强度极限的人工材料(如钢 铁);安全系数计算 线弹性模型 均匀各向同性的线形本构关系 空模型 空 孔洞,开挖,后续施工材料(如回填) 模型 材料特性 实际应用 胡克-布朗模型 各向同性的岩石材料 岩石 修正剑桥模型 变形和抗剪强度是体变的函数 粘土 轻胶结的粒状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导致 永久体积减小 双屈服面塑性模型 具有非线性材料硬化或软化的层状材料 层状材料破坏后研究 双线性应变硬化/软化遍 布解理模型 遍布解理模型 具有强度各向异性的层状材料(即板岩) 松散沉积地层中的开挖 破坏后研究(失稳过程,立柱屈服, 顶板崩落) 存在非线性硬化或软化的粒状材料 应变硬化/软化摩尔-库仑 模型 岩土力学通用模型(边坡稳定性分 析,地下开挖) 松散或胶结的粒状材料:土,岩石,混 凝土 摩尔-库仑 模型 极限分析,底摩擦角的软粘土 与隐式有限元程序相比的常用模型 德鲁克-普拉格 模型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即板岩) 不超过强度极限的层压材料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 正交各向同性材料 不超过强度极限的柱状玄武岩 正交各向同性 弹性 低于强度极限的人工材料(如钢 铁);安全系数计算 线弹性模型 均匀各向同性的线形本构关系 空模型 空 孔洞,开挖,后续施工材料(如回填) 模型 材料特性 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 FLAC3软件简介 FLAC3D的基本原理 FLAc3D的前后处理 流-固耦合分析 接触单元与应用 完全非线性的动力分析 sur wl are red plix sur wl axe red refin 自定义本构模型的基本方法 结构单元及应用 GeoHohai 1874
GeoHohai 18/74 主要内容 ◼ FLAC3D软件简介 ◼ FLAC3D的基本原理 ◼ FLAC3D的前后处理 ◼ 流-固耦合分析 ◼ 接触单元与应用 ◼ 完全非线性的动力分析 ◼ 自定义本构模型的基本方法 ◼ 结构单元及应用
FLAC3D的前后处理 ■命令驱动(推荐) 口程序控制 口图形界面接口 口计算模型输出 口指定本构模型及参数 口指定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指定结构单元 口指定接触面 口指定自定义变量及函数(FSH) 口求解过程的变量跟踪 口进行求解 模型输出 GeoHohai 19/74
GeoHohai 19/74 FLAC3D的前后处理 ◼ 命令驱动(推荐) 程序控制 图形界面接口 计算模型输出 指定本构模型及参数 指定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指定结构单元 指定接触面 指定自定义变量及函数(FISH) 求解过程的变量跟踪 进行求解 模型输出
菜单驱动(计算模式) FFLAC3D 3. 00-257 ile Display optio Display Options Options Plot Plot Window WindowHelp Set Range Log Model 1 Base/0 ˇ1 Command window System Output Import Grid id-po Lists Print Print Type Model Te Command Window 折挺折簧簧簧折挺折簧折簧折簧折萧折萧萧折折折并折并折折并折并并并折开张开并开开开并折尧折尧 挺簧挺挺挺簧簧据簧簧 命令栏 GeoHohai 20/74
GeoHohai 20/74 菜单驱动(计算模式) 命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