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油学院 讲稿 学院(系、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 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名称 水文学 主讲教师 宋亚瑞 职 称 助教 2006年8月22日
大庆石油学院 讲 稿 学 院 (系、部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 给水排水工程 课 程 名 称 水文学 主 讲 教 师 宋亚瑞 职 称 助教 2006 年 8 月 22 日
讲稿(首页) 课程 课程编号 名称 水文学 总计 2 类别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讲课:32 实验: 任课 教师 宋亚瑞 职称助教 上机 授课第一次:专业班级:给水排水工程 共4个班 对象第二次:专业班级 共个班 第三次:专业班级: 共个班 基本教材:《水文学,马学尼、黄廷林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年 教材 参考书:1.叶守泽主编,水文及水利计算,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 主要 参考 2.吴明远、詹道江、叶守泽合编,工程水文学,水利水电出版社,1987 资料 3.成都科技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编,工程水文及水利计 算,水利出版社,1981 4.雒文生主编,河流水文学,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 5.陈家琦等,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问题。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教学结合专业需要,应使学生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掌握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学会水文分 析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水文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应用,以完成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有关 目的基本业务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以后从事专业工作解决水文问题打下良好的基 础 要求 水量平衡方程,流域面雨量计算,径流形成。日平均水位计算,测流断面 教学流量计算。配线法步骤,相关分析在水文中的应用。各种情况下设计年径流的 重点分析计算。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特大洪水处理,不连序系列统计参数确定:设 点/计面暴雨量的推求及其时程分配,产流计算,单位线推求设计洪水
讲稿(首页) 课程 名称 水文学 课程编号 总计: 学时 32 讲课:32 实验: 上机: 学 分 2 类别 必修课( ) 限选课(√) 任选课( ) 任课 教师 宋亚瑞 职称 助教 授课 对象 第一次:专业班级:给水排水工程 共 4 个班 第二次:专业班级: 共 个班 第三次:专业班级: 共 个班 基本 教材 主要 参考 资料 教 材:《水文学》,马学尼、黄廷林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年。 参考书:1. 叶守泽主编,水文及水利计算,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 2.吴明远、詹道江、叶守泽合编,工程水文学,水利水电出版社,1987。 3.成都科技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编,工程水文及水利计 算,水利出版社,1981。 4.雒文生主编,河流水文学,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 5.陈家琦等,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问题。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教学 目的 要求 结合专业需要,应使学生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掌握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学会水文分 析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水文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应用,以完成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有关 基本业务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以后从事专业工作解决水文问题打下良好的基 础。 教学 重点 难点 水量平衡方程,流域面雨量计算,径流形成。日平均水位计算,测流断面 流量计算。配线法步骤,相关分析在水文中的应用。各种情况下设计年径流的 分析计算。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特大洪水处理,不连序系列统计参数确定;设 计面暴雨量的推求及其时程分配,产流计算,单位线推求设计洪水
水文学 课程讲稿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绪论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安排 2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水文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水文现象的基本特性, 现代水文学的特点。掌握水循环、大循环和小循环、水文现象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水循环、大循环和小循环、水文现象等基本概念 图例讲解 方法及手段 板书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改进设想 1.1水文现象及其循环 水的表现形式:降水、蒸发、渗流、径流,统称为水文现象。 降水:凡空气中水气以任何形式冷凝并降落在地表上都属于降水。降水的形 式有雨、雪、雾、雹等 蒸发:地表向空中逸散水分,使水上升成为水气的主要途径有截留蒸发、地 面蒸发、叶面散发、水面散发、水面蒸发和海洋蒸发等5种。 渗流:水从地表渗到地内,以及在地内流动的现象,可分为2步:下渗或入 渗是指地表水经过土壤表面进入土壤的过程:渗透是指水分在土壤内的运动。 径流: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是指水在地面上流动的现象,包括 坡地谩流和河槽流动;地下径流是水在地下含水层内的流动现象。河川径流是和 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了,它是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热能的作用下,不断蒸发而成水汽,上升到高空,随大 气运动而散布到各处。这种水汽如遇适当条件与环境,则凝结而成降水, 下落到地面。到达地面的雨水 除部分为植物截留并蒸发外,一部分沿地面流动成为地面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 沿含水层流动成为地下径流,最后,他们之中的大部分流归大海。然后,又重新 蒸发,继续凝结形成降水,运转流动,往复不停。这种过程,成为自然界的水分 循环,其示意图可见图1.1。 根据水分循环过程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可把水分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类, 由海洋蒸发的水汽降到大陆后又流归海洋的循环,称为大循环;海洋蒸发的水汽 凝结后成为降水又直接降落到海洋上或者陆地上的降水在没有流归海洋之前,又 蒸发到空中去的这些局部循环,成为小循环
水文学 课程讲稿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 绪论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水文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水文现象的基本特性, 现代水文学的特点。掌握水循环、大循环和小循环、水文现象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水循环、大循环和小循环、水文现象等基本概念 图例讲解 方法及手段 板书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改进设想 1.1 水文现象及其循环 水的表现形式:降水、蒸发、渗流、径流,统称为水文现象。 降水:凡空气中水气以任何形式冷凝并降落在地表上都属于降水。降水的形 式有雨、雪、雾、雹等, 蒸发:地表向空中逸散水分,使水上升成为水气的主要途径有截留蒸发、地 面蒸发、叶面散发、水面散发、水面蒸发和海洋蒸发等 5 种。 渗流:水从地表渗到地内,以及在地内流动的现象,可分为 2 步:下渗或入 渗是指地表水经过土壤表面进入土壤的过程;渗透是指水分在土壤内的运动。 径流: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是指水在地面上流动的现象,包括 坡地谩流和河槽流动;地下径流是水在地下含水层内的流动现象。河川径流是和 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了,它是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 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热能的作用下,不断蒸发而成水汽,上升到高空,随大 气运动而散布到各处。这种水汽如遇适当条件与环境,则凝结而成降水, 下落到地面。到达地面的雨水, 除部分为植物截留并蒸发外,一部分沿地面流动成为地面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 沿含水层流动成为地下径流,最后,他们之中的大部分流归大海。然后,又重新 蒸发,继续凝结形成降水,运转流动,往复不停。这种过程,成为自然界的水分 循环,其示意图可见图 1.1。 根据水分循环过程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可把水分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类。 由海洋蒸发的水汽降到大陆后又流归海洋的循环,称为大循环;海洋蒸发的水汽 凝结后成为降水又直接降落到海洋上或者陆地上的降水在没有流归海洋之前,又 蒸发到空中去的这些局部循环,成为小循环
水文学 课程讲稿 云与大气中水 (雨.雪.雹等水 雪量计或测雪场 雨量计 蒸发站 地下径流 成不漂水层 图1.1水分循环示意图 研究水分循环的目的:认识水分循环的客观规律,了解各项影响因素之间 的客观联系,为改造自然,开发水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2水文学的任务及作用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地理分布的科学 广义的水文学可分为地表水文学、水文气象学与水文地质学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叙述水分循环运动中,从降水到径流入海的的这一段过 程中,关于地表径流的运动规律、量测方法及在工程上的应用等问题。包括河川 及径流的基本概念,河川水文要素量测方法,水文分析中常用的数理统计的基本 原理,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分配,枯水径流与洪水径流的调查分析与计算, 降雨资料的整理与暴雨公式的推求,小流域暴雨洪水流量的计算,城市降雨径流 的特点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了解河川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掌握水文统计 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独立的进行一般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具有一定是 水文分析计算技能。 1.3水文学与给排水工程的关系 研究水文学的目的,是深入认识与广泛应用水文规律,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为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正确的水文资料及分析成果,以 利于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减免水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4水文现象的特征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水文现象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 2水文现象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 1.5水现象的研究方法 按不同目的要求,可把水文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归结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 地理中和法三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以上3种方法常同时使用,相辅相成,互
水文学 课程讲稿 研究水分循环的目的: 认识水分循环的客观规律,了解各项影响因素之间 的客观联系,为改造自然,开发水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2 水文学的任务及作用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地理分布的科学。 广义的水文学可分为地表水文学、水文气象学与水文地质学。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叙述水分循环运动中,从降水到径流入海的的这一段过 程中,关于地表径流的运动规律、量测方法及在工程上的应用等问题。包括河川 及径流的基本概念,河川水文要素量测方法,水文分析中常用的数理统计的基本 原理,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分配,枯水径流与洪水径流的调查分析与计算, 降雨资料的整理与暴雨公式的推求,小流域暴雨洪水流量的计算,城市降雨径流 的特点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了解河川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掌握水文统计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独立的进行一般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具有一定是 水文分析计算技能。 1.3 水文学与给排水工程的关系 研究水文学的目的,是深入认识与广泛应用水文规律,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为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正确的水文资料及分析成果,以 利于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减免水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1.4 水文现象的特征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 水文现象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 2 水文现象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1.5 水现象的研究方法 按不同目的要求,可把水文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归结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 地理中和法三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以上 3 种方法常同时使用,相辅相成,互
水文学课程讲稿 为补充。我国的具有自己特点的研究方法是: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合理选定。 作业和思考题 了解水分循环的过程 课后小结及教学后记: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水文学 课程讲稿 为补充。我国的具有自己特点的研究方法是: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合理选定。 作业和思考题: 了解水分循环的过程 课后小结及教学后记: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 1、2、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