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课程名称:医古文()课程编号:第二授课学期:学期中医、授课班级:中西医临床中医学院课程名称:《医古文2》第 1-2 周, 第 1-2 讲次摘要文选《扁鹊传》授课题目 (章、节)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掌握:本课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应予识别。熟悉: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注意先秦两汉时期的词语较多地具有本义义项的特点,学习时应举一反三,了解:司马迁所写的这一最早医家传记的写作特点,领会本文所展示的扁鹊形象,及”六不治”尤其是”信巫不信医"的意义。【重点】本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实词活用和特殊语序。【难点】1.通过三个医案,讲清扁"视死别生”的高明医技。2.正确理解隔垣见人”、“上池之水“的真正含义:扁鹊具有高明医技,并深受人民爱戴,却不幸被刺的历史悲剧。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扁鹊传》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写史详实,语言生动。扁鹊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家传记。板书:“间”的古字,及《说文解字注》中对”间”字的详细解释,引出本篇文章中三处间”的注解内容。【本讲课程的内容】(一)用字1.通假字而一一尔而何怪。②裱国中治过于众事。③一厥故暴魔而死。?酒一酮治病不以汤液醴洒。?案一一按案抗毒熨。?输一瑜因五藏之输。?决一一决诀脉结筋。?荒一一育?爪一一抓操育爪幕
讲 稿 课程名称: 医古 文(一) 课程编 号: 授课学期: 第二 学期 授课班级: 中医、 中西医临床 中医学院 课程名称:《医古文2》 第 1-2 周,第 1-2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文选 《扁鹊传》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 掌握:本课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应予识别。 熟悉: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注意先秦两汉时期的词语较多地具有本义义项的特点,学习时应举一反三。 了解:司马迁所写的这一最早医家传记的写作特点,领会本文所展示的扁鹊形象,及"六不治"尤其是"信巫不 信医"的意义。 【重 点】本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实词活用和特殊语序。 【难 点】1.通过三个医案,讲清扁鹊"视死别生"的高明医技。 2.正确理解"隔垣见人"、"上池之 水"的真正含义;扁鹊具有高明医技,并深受人民爱戴,却不幸被刺的历史悲剧。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扁鹊传》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写史详实,语言生动。扁 鹊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家传记。 板书:"间"的古字,及《说文解字注》中对"间"字的详细解释,引出本篇文章中三 处"间"的注解内容。 【本讲课程的内容】 (一)用字 1.通假字 ① 而——尔 而何怪。 ② 穰——禳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③ 蹷——厥 故暴蹷而死。 ④ 洒——酾 治病不以汤液醴洒。 ⑤ 案——按 案扤毒熨。 ⑥ 输——腧 因五藏之输。 ⑦ 诀——决 诀脉结筋。 ⑧ 荒——肓 ⑨ 爪——抓 揲肓爪幕
幕一一膜(11)郊一一隙以视文。(12)蚤一一早能使良医得蚤从事。(13)雒一一洛过雒阳。(13)使一一技自知不如扁鹊也。2.古今字①疆一一强诸大夫疆而公族弱。②咳孩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文一一纹!以视文。见一一现病应见于大表。?一一瞬目眩然而不。目夹一一睫忽忽承目夹。反一返长终而不得反。?厉一砺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铖砥石。。齐一剂以八减之齐和煮之。3.异体字①雞一一鸡雞鸣至今。②决一一决决者至众。③铖一一针厉铖砥石。④减一一减以八减之齐和之。?煮(二)词语1.少时:年轻时。2.过:到,来到。3.谨:恭敬地。4.遇:接待。5.周:悄悄地。6.予:给予。7.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8.殆:大概,恐怕。9.垣;矮墙。10.特….只是…罢了。1.或;有时。12.治;正常。13周:病愈。14.居:过了。15.治:举行。16.精神:正气。17.鸡鸣:古时段名,凌晨1~3时。18.收:收。19.未能:不到。20.诞:欺骗。21.因:依循。22.曾:竞,简直。23.以管窥天:从竹管中看天空,喻见识狭窄。24.以郊视文:从缝隙中看图纹,喻见识狭窄。25.曲:委曲,详尽。26.止:语助词。27.循:(顺着)抚摸。28.眩然:眼目昏花貌。29.挤然:举起貌。30.阙:宫廷前两侧对称的门楼。31.弃捐填沟擎:“死的婉言。32.嘘晞:悲咽抽泣声。33服臆:因哀愤忧伤而气满郁结。34.清:泪流貌。35.忽忽:泪珠滚动貌。36.有:有项之间,不久。,一会儿。37.司命:古代传说中掌管人的生命之神。38.无奈之何:不能对它怎么样。39.请:请求(自己)为对方做某事。40.已:痊愈。41.(所)病:担忧。42.骄恣:骄横放纵。43.赢:瘦弱。44.重:甚,很。45.贵:尊重。46.带下医:妇科医生。47.由:遵循。(三)语法1.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⑩ 幕——膜 (11)郄——隙 以郄视文。 (12)蚤——早 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13)雒——洛 过雒阳。 (13)伎——技 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2.古今字 ① 彊——强 诸大夫彊而公族弱。 ② 咳——孩 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③ 文——纹 以郄视文。 ④ 见——现 病应见于大表。 ⑤ 瞚——瞬 目眩然而不瞚。 ⑥ 目夹——睫 忽忽承目夹。 ⑦ 反——返 长终而不得反。 ⑧ 厉——砺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鍼砥石。 ⑨ 齐——剂 以八减之齐和煮之。 3.异体字 ① 雞——鸡 雞鸣至今。 ② 決——决 決者至众。 ③ 鍼——针 厉鍼砥石。 ④ 減——减 以八減之齐和煑之。 ⑤ 煑煮 (二)词语 1.少时:年轻时。 2.过:到,来到。 3.谨:恭敬地。 4.遇:接待。 5.閒:悄 悄地。 6.予:给予。 7.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 8.殆:大概,恐怕。 9. 垣:矮墙。 10.特.耳:只是.罢了。11.或:有时。 12.治:正常。 13. 閒:病愈。14.居:过了。 15.治:举行。 16.精神:正气。 17.鸡鸣:古时段 名,凌晨1~3时。 18.收:收殓。 19.未能:不到。 20.诞:欺骗。 21.因:依 循。 22.曾:竟,简直。 23.以管窥天:从竹管中看天空,喻见识狭窄。 24.以郄 视文:从缝隙中看图纹,喻见识狭窄。 25.曲:委曲,详尽。 26.止:语助 词。 27.循:(顺着)抚摸。 28.眩然:眼目昏花貌。 29.挢然:举起貌。 30. 阙:宫廷前两侧对称的门楼。 31.弃捐填沟壑:"死"的婉言。 32.嘘唏:悲咽抽泣 声。 33.服臆:因哀愤忧伤而气满郁结。34.潸:泪流貌。 35.忽忽:泪珠滚动 貌。 36.有閒:有顷之间,不久。閒,一会儿。 37.司命:古代传说中掌管人的生命 之神。 38.无奈之何:不能对它怎么样。 39.请:请求(自己)为对方做某 事。 40.已:痊愈。 41.(所)病:担忧。 42.骄恣:骄横放纵。 43.羸:瘦 弱。 44.重:甚,很。 45.贵:尊重。 46.带下医:妇科医生。47.由:遵循。 (三)语法 1.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厉、砥:研磨。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铖砥石。使动用法臣能生之,生死人。生·使·生。·(3)意动用法①奇:认为·奇特。扁鹊独奇之。②客:把当作客人。齐桓侯客之。③轻:把看得轻。轻身重财。?重·把看得重。2.特殊语序(1)定语后置:中度子喜方者。(2)宾语前置:而何怪?(3)介宾前置:何以言太子可生也?(四)今译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译文)旅舍的客人长桑先生到来,唯独扁鹊认为他奇特不凡,常常恭敬地招待他。长桑先生也知道扁鹊不是寻常的人。来往十多年,才招呼扁鹊私下而坐。2.扁鹊日:“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居二日半,简子。(译文)扁鹊说:”血脉正常,你们惊怪什么呢?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醒了过来。现在您主君的疾病跟秦穆公相同,不出三天必然痊愈。“过了两天半,简子就苏醒了。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译文)诊察到疾病外在的症状,就能推知内在的病机;诊察到内在的病机,就能推知外在的症状。疾病对应地显现在身体的外表,千里方圆之内,判定疾病的方法非常多,不能一一尽述其中原委。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译文)假使像圣人那样预先洞察隐微的病情,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治愈,身体可以存活。人们所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是担优治病方法少。【本讲课程的小结】本篇文章依次描述了扁鹊医术的由来、扁鹊治病的三则案例、扁鹊的死,理解文意的同时,还要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和特殊的字词语法现象。【本讲课程的作业】
厉、砥:研磨。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鍼砥石。 使动用法 生:使.生。 臣能生之 生死人。 (3)意动用法 ① 奇:认为.奇特。 扁鹊独奇之。 ② 客:把.当作客人。 齐桓侯客之。 ③ 轻:把.看得轻。 轻身重财。 ④ 重:把.看得重。 2.特殊语序 (1)定语后置:中庻子喜方者。 (2)宾语前置:而何怪? (3)介宾前置: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四)今译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 扁鹊私坐。 〔译文〕旅舍的客人长桑先生到来,唯独扁鹊认为他奇特不凡,常常恭敬地招待他。长桑 先生也知道扁鹊不是寻常的人。来往十多年,才招呼扁鹊私下而坐。 2.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 与之同,不 出三日必间。"居二日半,简子寤。 〔译文〕扁鹊说:"血脉正常,你们惊怪什么呢?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醒了过来。 现在您主君的疾病跟秦穆公相同,不出三天必然痊愈。"过了两天半,简子就苏醒了。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 可曲止也。 〔译文〕诊察到疾病外在的症状,就能推知内在的病机;诊察到内在的病机,就能推知外 在的症状。疾病对应地显现在身体的外表,千里方圆之内,判定疾病的方法非常多,不能 一一尽述其中原委。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 所病,病道少。 〔译文〕假使像圣人那样预先洞察隐微的病情,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 治愈,身体可以存活。人们所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是担忧治病方法 少。 【本讲课程的小结】 本篇文章依次描述了扁鹊医术的由来、扁鹊治病的三则案例、扁鹊的死,理解文意的同 时,还要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和特殊的字词语法现象。 【本讲课程的作业】
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这几句话?2.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世有何影响?3.怎样理解扁鹊行医”随俗为变”?4.预习第二篇文选《华佗传》课程名称:《医古文2》第3-4周,第3-4讲次摘要《华佗传》文选授课题目(章、节)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掌握:本课较多的古今同形词与同义复词。熟悉:本章重要词语在汉代时的常用义,以及现在的常见义,注意它们的不同点。了解:华佗杰出的医学成就及被曹操处死的不幸结局。本课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应予识别。【重点】本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实词活用和特殊语序。【难点】1.大量出现的古今同形异义词语(尤其是双音词)和同义复词。2.文中出现较多的医学知识,如”外实”、”内实”、”内疽”、“肠痛”等,也记载了使用”麻沸散”的情况,应予以正确解释。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华佗传》出自《三国志》,作者陈寿。本篇传记列举了华佗在针灸、中药、方剂、内科、养生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同时也写到了华佗的死。板书:灸、、穴,在第一段中出现的容易误读的字,正确的读音。【本讲课程的内容】(一)用字1.通假字①去一一弄何忍无急去药。②故一一固故当死。2.古今字①専——敷一名専。②差一一病亦行差?克一一倪府吏兒寻、李延共止。①一醋蒜葡大?县一悬县车边人命所县。?属一嘱属使勿逐。①高——隔佗针高。着一?一着必燥着母脊。3.异体字①)一一蛇立吐一枚。②效一一咳军吏李成苦效嗽。③臃—一痛君病肠臃。①忽一一匆忽忽不忍从求。③赖—一挽引赖腰体。③援一一猿四日援。③黏一一粘佗授以漆叶青黏散
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这几句 话? 2.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3.怎样理解扁鹊行医"随俗为变"? 4.预习第二篇文选《华佗传》 课程名称:《医古文2》 第 3-4 周,第 3-4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文选 《华佗传》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 掌握:本课较多的古今同形词与同义复词。 熟悉:本章重要词语在汉代时的常用义,以及现在的常见义,注意它们的不同点。 了解:华佗杰出的医学成就及被曹操处死的不幸结局。 本课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应予识别。 【重 点】本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实词活用和特殊语序。 【难 点】1.大量出现的古今同形异义词语(尤其是双音词)和同义复词。 2.文中出现较多的医 学知识,如"外实"、"内实"、"内疽"、"肠痈"等,也记载了使用"麻沸散"的情况,应予以正确解释。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华佗传》出自《三国志》,作者陈寿。本篇传记列举了华佗在针 灸、中药、方剂、内科、养生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同时也写到了华佗的死。 板书:灸、腧、穴,在第一段中出现的容易误读的字,正确的读音。 【本讲课程的内容】 (一)用字 1.通假字 ① 去——弆 何忍无急去药。 ② 故——固 故当死。 2.古今字 ① 尃——敷 一名尃。 ② 差——瘥 病亦行差 ③ 兒——倪 府吏兒寻、李延共止。 ④ 酢——醋 蒜齑大酢 ⑤ 县——悬 县车边 人命所县。 ⑥ 属——嘱 属使勿逐。 ⑦ 鬲——膈 佗针鬲。 ⑧ 着——着 必燥着母脊。 3.异体字 ① 虵——蛇 立吐虵一枚。 ② 欬——咳 军吏李成苦欬嗽。 ③ 臃——痈 君病肠臃。 ④ 怱——匆 怱怱不忍从求。 ⑤ 輓——挽 引輓腰体。 ⑥ 猨——猿 四曰猨。 ⑦ 黏——粘 佗授以漆叶青黏散
(二)词语1.游学:外出求学。2.孝廉:汉代选举人材的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合称孝廉。3.辟:征召。4.就:依从。5.且:将。6.节度:指服药的注意事项。7.壮:量词,一灸为一壮。8.应:立即。9.许:处所,此指部位。10.行:,即。11.刻:剖开。12.止:居住。13.难:质问。14.饼:面食的统称。15.逆:迎面。16.相:指代"自己。17.货:钱财。18.患:愤怒。19.不快:有病。20.不足:不值得。21.寻:随即。22.竞:果然。23.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24.脍:细切的鱼肉。25.期:周年。26.伤娠:小产。27.案:察。28.稍:逐渐;渐渐。29.小:稍微。30.故事:惯例,此谓按照惯例。31.可:大约。32.近:,大概。33.当:方才,刚刚。34.暂:短期。35.数:多次。36.累:频频,屡次。37.救:皇帝下令。38.特:依凭。39.食事:谓食俸禄侍奉人。40.信:确实。41.收:速捕。42.考验:审讯验实。43.首服:招供服罪。44.含有:宽恕;饶恕。45.考竞:在狱中处死。46.强死:谓死于非命。47.将:将养。48.己:已而,随即。49.故:特地。50.见:被。51.忽忽:即匆匆,仓促貌。52.劳动:活动。53.极:疲急。54.引赖:伸展。55.禽:鸟兽总称。56.沾:湿润。57.疹:痊愈。58.率:比例,标准。59。处所:处处。60.云:句末语气词。(三)语法1.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针:针刺。若当针佗针并针一处不可妄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苦:患。所苦正同苦头风苦咳嗽。(3)名词活用为状语①膏:用药膏。缝腹膏摩。②前:向前。疾者前入坐。③书:以书信。太祖累书呼。④熊:像熊一样地;:像一样地。熊颈顾。(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远离。佗久远家思归。(5)使动用法①.下·使泄下。寻当下之。②活使活命。此可以活人。轻使轻捷。利五藏,轻体。(6)为动用法脉替诊脉。佗脉之日。2.特殊语序(1)主谓倒装:多所全济。(2)定语后置:亲中人有病如成者
(二)词语 1.游学:外出求学。 2.孝廉:汉代选举人材的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合 称孝廉。 3.辟:征召。 4.就:依从。 5.且:将。 6.节度:指服药的注意事 项。7.壮:量词,一灸为一壮。 8.应:立即。 9.许:处所,此指部位。 10.行: 辄,即。11.刳:剖开。 12.止:居住。 13.难:质问。 14.饼:面食的统 称。 15.逆:迎面。16.相:指代"自己"。 17.货:钱财。 18.瞋恚:愤 怒。 19.不快:有病。 20.不足:不值得。 21.寻:随即。 22.竟:果 然。 23.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 24.脍:细切的鱼肉。25.期:周年。 26.伤 娠:小产。 27.案:察。 28.稍:逐渐;渐渐。 29.小:稍微。30.故事:惯例, 此谓按照惯例。 31.可:大约。 32.近:殆,大概。 33.当:方才,刚刚。34. 暂:短期。 35.数:多次。 36.累:频频,屡次。 37.敕:皇帝下令。 38.恃: 依凭。39.食事:谓食俸禄侍奉人。 40.信:确实。 41.收:逮捕。 42.考验:审 讯验实。 43.首服:招供服罪。 44.含宥:宽恕;饶恕。 45.考竟:在狱中处 死。 46.强死:谓死于非命。47.将:将养。 48.己:已而,随卽。 49.故:特 地。 50.见:被。 51.怱怱:卽匆匆,仓促貌。 52.劳动:活动。 53.极:疲 惫。 54.引輓:伸展。 55.禽:鸟兽总称。 56.沾濡:湿润。 57.瘳:痊 愈。 58.率:比例,标准。 59.处所:处处。 60.云:句末语气词。 (三)语法 1.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针:针刺。 若当针 佗针鬲 并针一处 不可妄针。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苦:患。 所苦正同 苦头风 苦咳嗽。 (3)名词活用为状语 ① 膏:用药膏。 缝腹膏摩。 ② 前:向前。 疾者前入坐。 ③ 书:以书信。 太祖累书呼。 ④ 熊:像熊一样地;鸱:像鸱一样地。 熊颈鸱顾。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远:远离 。 佗久远家思归。 (5)使动用法 ① 下:使.泄下。 寻当下之。 ② 活:使.活命。 此可以活人。 ③ 轻:使.轻捷。 利五藏,轻体。 (6)为动用法 脉:替.诊脉。 佗脉之曰。 2.特殊语序 (1)主谓倒装:多所全济。 (2)定语后置:亲中人有病如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