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家庭作业·地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重难突破】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C.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1月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思路分析秦岭一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经过的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暖 素岭一淮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 河一线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地理意义 的分界线 界线,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 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林的分界线等。 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答案C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地理差异显著 A.农业具有西牧东耕的分布特点 B.人口、交通线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 C.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第1~2题。 D.农作物具有南麦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 1.能够正确反映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是 (B) 特点 A.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省长冬无夏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 B.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 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 壁广布 地区相符的是(D)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D.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地区两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 年三熟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 方式 D.耕地以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现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或两年三熟 4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4.科学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 7.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 蒿素的含量较高,而寒冷干旱地区其含量 线。下列地理事物的分布大致与秦岭一淮 则较低。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 河一线一致的是(C) 最高的是(D) 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②400毫米年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等降水量线③1月0℃等温线 ④季风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⑤热带与亚热带 5.秦岭一淮河一线的走向是(B) 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南北走向 A.①②③ B.②④⑥ B.东西走向 C.①③⑥ D.①④⑤ C.东北一西南走向 8.读我国南、北方地区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 D.西北一东南走向 各题。 6.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 征的是(C) 气温/C降水量/毫米 气温℃降水量毫米 40 300 300 30 250 30 250 200 20 200 甲 乙 50 10 150 100 100 (1)乙图反映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 10 50 -10 50 (2)完成下表。 20 -20 iluo 710月份 14710月份 B 秦岭一淮河一 秦岭一淮河一 比较项目 气温/C 降水量毫米 气温/C 降水量/毫米 线以南地区 线以北地区 40 300 40 300 250 30 250 月平均气温 >0℃ <0℃ 200 20 200 10 150 10 150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0 100 I100 -10 10 50 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以旱地为主 -20 -20 0 4 710月份 4710月份 O 素能·演练提升 【知能提升】 长短制订,各地的住房也要考虑地理因素。 生活离不开地理。我们的穿衣要随天气 据此完成第1一2题。 变化而变换,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要根据白昼 5
1家庭作业·地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A.中间高,四周低B.中间低,四周高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5.下列经济作物能够在该岛屿正常生长的是 北京 (D) A.苹果树和茶树 B.甜菜和柑橘树 背心短袖 B时农自西服 C.哈密瓜和甘蔗 大衣晶羽誠眼 D.橡胶树和椰子树 1.上图为某日我国各地居民着装预告,这 6.读我国东部地区沿107°48'E的地形剖面 天最有可能是(C) 图,A山为秦岭主峰太白山,关于其以北区 A.春节 B.元旦 域的自然地理景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中秋节 D.元宵节 (A) 2.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B) 海拔/米 A.地形 B.纬度位置 3000 2000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1000 500 3.下图中能反映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的是 南0 (D)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河流在冬季出现封冻现象 D.耕地以旱地为主 多 7.读我国浙江、陕西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民居 少 图,关于甲、乙两地所处自然环境的叙述, 2 多 少 不正确的是(B)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完成第4~5题。 南 陕西 4.图中岛屿的地势是(A) 6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A.甲地夏季易受台风影响 (2)根据该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可知, B.乙地夏、秋季节易受沙尘暴影响 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该月气 C.甲地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气 温为30℃左右;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候湿润 8月,其降水量为250毫米左右。 D.乙地位于秦岭一准河一线以北地区,气 (3)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请你概括出该地 候干燥 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即气候特点)。 8.暑假期间,家在贵阳的小东到某地旅游,他 答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拍摄了该地的民居和森林照片,并收集到 或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夏季多雨,多 了当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见下 季干燥。 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小东对该地自然 环境作出了如下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B) A.该地的森林应该属落叶阔叶林 B.该地的河流冬季不会结冰 C.该地的旱涝灾害可能十分严重 某地民居照片 某地森林照片 D.该地的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气温/°C 降水量毫米 40 500 【素养提升】 20 400 300 9.(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下面关于我国秦 20 200 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可能看到的地理现 40 100 -6ol. 象思维导图中,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 14710月份 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描述,将其数字对应 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填入表格中。 (1)根据小东拍摄到的图片及气温和降水 2.乡亲们开 6.过年多 资料可以推断,该地应该是下图中的 着拖拉机收 吃饺子 获花生 4.黄河出 B地(填字母)。 1.漫山 现凌汛 5.民居屋 顶坡度较 遍野荔 小,墙体 7.甘蔗 3.两年 枝香 扯起青 三熟 较厚 纱帐 秦岭一淮河一线 北京 南 9.牦牛 11.冬天 13.人们 在稻田 河流不 冬季穿 里耕耘 封冻 厚厚的 8.过年 棉衣 14.春天 多吃 10秋天 12.水乡船 油菜花开 汤圆 橘子熟了 多桥多 项 目 数 0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2、3、4、5、6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8、10、11、12、14 7
家庭作业·地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体验中考】 C.民居的墙体较厚 10.(2020贵州铜仁)下列关于秦岭一准河一 D.冰川广布 线的叙述,错误的是(C) 14.(2017河北石家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蒙古包 D.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1.(2019内蒙古赤峰)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 一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地理差异的表述,正 窑洞 荔枝 确的是(A) (1)将甲地、乙地与其对应的地理特征 ①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 连线。 ②以南地区的农田类型主要是旱地 ①早穿皮袄午穿纱 ③以北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 甲地 ②小桥流水人家 较厚④以南地区以种植小麦和大豆 ③盛产丝绸和茶叶 为主⑤以北地区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 乙地 ④瓜果色艳、味甜 或者两年收获三次 答案甲地:①④乙地:②③ A.①③⑤ B.②③④ (2)比较丙、丁两省级行政区域的农业差 C.②③⑤ D.③④⑤ 异,把下表填写完整。 (2018河北石家庄改编)秦岭是我国一条 省级行政区域 丙 丁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两侧景观差异大。 主要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据此完成第12一13题。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12.下列分界线中,经过秦岭的是(C)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3)图中三种水果和主要产地的连线,错 B.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误的是柑橘(填写水果名)。 C.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4)写出蒙古包或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 D.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关系(任选其一)。黄土高原地区气 13.下列描述中,属于秦岭以北地区的是(C) 候比较干燥,有推积很厚和直立性较 A.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强的黄土,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建造 B.河网密布 了具有“绿色建筑”之称的窑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