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20年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 (2)100年后,绝大部分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 统统消失。 14.全文用了许多表示事件的数量关系词语,作者这样列出来的 目的是什么?(2分) 15.文章最后说这个假设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请你根据对文章的 理解,续写一个结尾,提醒人们在改造地球时不要忘记什 么?(2分) 16.联系现实,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请你假想一下假如人类消 失,地球还会有怎样的变化?(文中提过的不可以再写)(2 分) 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回答1720题。(共8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1哦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 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 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 责。 (2海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 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 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 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 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3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 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 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 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 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 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 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 出而索求回报 04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 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 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苫的巨
⑴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 20 年倒塌,30 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 ⑵100 年后,绝大部分 ....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 统统消失。 14.全文用了许多表示事件的数量关系词语,作者这样列出来的 目的是什么?(2 分) 15.文章最后说这个假设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请你根据对文章的 理解,续写一个结尾,提醒人们在改造地球时不要忘记什 么?(2 分) 16.联系现实,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请你假想一下假如人类消 失,地球还会有怎样的变化?(文中提过的不可以再写)(2 分) ㈢ 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回答 17—20 题。(共 8 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⑴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 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 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 责。 ⑵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 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 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 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 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⑶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 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 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 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 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 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 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 出而索求回报。 ⒁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 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 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
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岀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 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 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 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 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 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 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 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宄竟 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5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竞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 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 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 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 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 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 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7.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2分) 18.第(3)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写一条有关“责任” 的名言吗?(2分) 19.如何理解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2分) 【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 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 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四阅读《栀子花笑了》,回答21-25题。(共11分) 栀子花笑了 青 (1)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噪音在微风里滑过一个圈子之后消失在遥 远的天际。夕阳带着对大地的一丝留念披着一条红色的披风在天际中翩翩 起舞。(Δ)阵风吹过来,树叶摇了摇身子,落叶在树枝与地面间飞舞着 用生命最后的余光照亮了秋日的寂静。不甘寂寞的栀子花也出来助兴,将 整个校园弥漫上一层浓浓的香气 (2)这一衣带水的校园通道上的这一头一男一女的景象跟整个气氛很 巧妙地溶合在一起,而另一头缓缓走来的校长却像鸟儿样点破了这和谐
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 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 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 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 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 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 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 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 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⑸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 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 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 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 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 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 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7.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2 分) 18.第⑶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写一条有关“责任” 的名言吗?(2 分) 19.如何理解第⑸段中划线的句子。(2 分) 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2 分) 【链接材料】我国 9000 万网民中 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 民就有 1650 万。而这 1650 万未成年人中的 14.8%,也就是说有 近 245 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㈣ 阅读《栀子花笑了》,回答 21—25 题。(共 11 分) 栀子花笑了 青春 ⑴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噪音在微风里滑过一个圈子之后消失在遥 远的天际。夕阳带着对大地的一丝留念披着一条红色的披风在天际中翩翩 起舞。(A)一阵风吹过来,树叶摇了摇身子,落叶在树枝与地面间飞舞着, 用生命最后的余光照亮了秋日的寂静。不甘寂寞的栀子花也出来助兴,将 整个校园弥漫上一层浓浓的香气。 ⑵这一衣带水的校园通道上的这一头一男一女的景象跟整个气氛很 巧妙地溶合在一起,而另一头缓缓走来的校长却像鸟儿一样点破了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