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就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 重商主义者通过商业经营活动发财致富的奥秘,在他 们自己看来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贱买贵卖”,“少买 多卖”,“不买只卖”,甚至尽可能地将别人的东西“抢”过 来再“卖掉”,始终都是指导他们进行商业活动的金科玉律 1。用赚来的钱再去做更大的生意,还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如此循环往复,黄金和白银就源源流入了商人的钱袋,使 他们愈益财大气粗。社会通行的商业实践原则,令重商主 义者将财富与金银混为一谈,将金银看作是社会财富的唯 代表和化身。这也正是当年拜金主义或曰黄金拜物教盛 行的根本原因。 正是出于这样的财富观,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克里斯 托弗·哥伦布才会发出如下的感慨:“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 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 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2。 以取得货币缴纳贡赋:手工业者只有依附于商业资本才有可能将他们 的生产以及产品同遥远的原料供应地与销售市场联系起来,他们的生 产与日常生计才能得以维持: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他们对来自海外 的各种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只有依赖商人的商业活动才能满足:统治 者需要雇用大量官吏管理国家事务,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维护其统治 地位,官吏的俸禄,士兵的军饷及大量军费支出,加上王室皇族自身 穷奢极欲的生活开销,使统治者常常处在入不敷出的境地,因而一方 面需要雇请富有商业与理财经验的商人为其打理财政金融和对外贸 易事务,另一方面还不得不经常直接向商业资本寻求财政上的支持。 1如果说“贱买贵卖”,“少买多卖”还可以称得上是“正常的” 业原则,所谓“不买只卖”也可以看作是在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 (其实自己生产也是需要购买原材料的),那么,当年的西欧列强同 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就是典型的掠夺,是将别人的东西“抢”过来再 “卖掉”。此时的“卖”,不过是在市场的海洋里,将殖民掠夺的血腥 味略微冲洗掉一些罢了,毫无商业原则可言。 2哥伦布:《1503年牙买加来信》,转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6 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就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 重商主义者通过商业经营活动发财致富的奥秘,在他 们自己看来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贱买贵卖”,“少买 多卖”,“不买只卖”,甚至尽可能地将别人的东西“抢”过 来再“卖掉”,始终都是指导他们进行商业活动的金科玉律 1。用赚来的钱再去做更大的生意,还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如此循环往复,黄金和白银就源源流入了商人的钱袋,使 他们愈益财大气粗。社会通行的商业实践原则,令重商主 义者将财富与金银混为一谈,将金银看作是社会财富的唯 一代表和化身。这也正是当年拜金主义或曰黄金拜物教盛 行的根本原因。 正是出于这样的财富观,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克里斯 托弗•哥伦布才会发出如下的感慨:“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 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 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2。 以取得货币缴纳贡赋;手工业者只有依附于商业资本才有可能将他们 的生产以及产品同遥远的原料供应地与销售市场联系起来,他们的生 产与日常生计才能得以维持;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他们对来自海外 的各种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只有依赖商人的商业活动才能满足;统治 者需要雇用大量官吏管理国家事务,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维护其统治 地位,官吏的俸禄,士兵的军饷及大量军费支出,加上王室皇族自身 穷奢极欲的生活开销,使统治者常常处在入不敷出的境地,因而一方 面需要雇请富有商业与理财经验的商人为其打理财政金融和对外贸 易事务,另一方面还不得不经常直接向商业资本寻求财政上的支持。 1 如果说“贱买贵卖”,“少买多卖”还可以称得上是“正常的”商 业原则,所谓“不买只卖”也可以看作是在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 (其实自己生产也是需要购买原材料的),那么,当年的西欧列强同 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就是典型的掠夺,是将别人的东西“抢”过来再 “卖掉”。此时的“卖”,不过是在市场的海洋里,将殖民掠夺的血腥 味略微冲洗掉一些罢了,毫无商业原则可言。 2 哥伦布:《1503 年牙买加来信》,转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二、货币差额论与贸易差额论 既然“金即财富”,重商主义用静止的观点看待社会财 富就不足为怪了。因为特定时期社会拥有的金量总是一定 的,故在两国间的贸易中,“A国于贸易之所得,恰为B国 于贸易之所失”。也就是说,重商主义信奉的是“零和游戏 规则”( Rules of the zero-or- sum game)。在重商主义者看来 开展海外贸易无非是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而要实现这 一目的,贸易出超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德国著名的重商主 义者比彻( Johann Joachim Becher)就曾坦陈,“向别国销 售货物永远胜于从别国购买货物,因为前者带来稳定的利 益,而后者则不可避免地会使王国遭致伤害”1。 重商主义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以约翰·海尔斯(John Hales)和威廉·斯塔福德( William Stafford)为主要代表的 早期重商主义要求在每一宗贸易中都要严格地实现出超, 以赚取金银,他们的主张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在他们看来, 必须想方设法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差额部分一定会带 来金币或金条的流入”2。一旦因贸易入超,金银货币外流, 他们就会痛心疾首,愤愤不平。马丁·路德对法兰克福繁荣 的商业贸易做出的评论颇能代表早期重商主义极力主张通 过海外贸易获取货币差额的心态。他抱怨道:“我们德国人 让全世界都富起来了,而我们自己却越来越穷,因为我们 将越来越多的金银都付给了外国人。正是法兰克福繁荣的 市场交易成为了德国财宝源源外流的黑洞”3。可见,早期 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151页。 E.罗尔:《经济思想史》(修订版), Faber& Faber Ltd, London 953,第66页 同上书,第73页 同上书,第65页
7 二、货币差额论与贸易差额论 既然“金即财富”,重商主义用静止的观点看待社会财 富就不足为怪了。因为特定时期社会拥有的金量总是一定 的,故在两国间的贸易中,“A 国于贸易之所得,恰为 B 国 于贸易之所失”。也就是说,重商主义信奉的是“零和游戏 规则”(Rules of the Zero-or-sum Game)。在重商主义者看来 开展海外贸易无非是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而要实现这 一目的,贸易出超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德国著名的重商主 义者比彻(Johann Joachim Becher)就曾坦陈,“向别国销 售货物永远胜于从别国购买货物,因为前者带来稳定的利 益,而后者则不可避免地会使王国遭致伤害”1。 重商主义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以约翰•海尔斯(John Hales)和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为主要代表的 早期重商主义要求在每一宗贸易中都要严格地实现出超, 以赚取金银,他们的主张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在他们看来, “必须想方设法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差额部分一定会带 来金币或金条的流入”2。一旦因贸易入超,金银货币外流, 他们就会痛心疾首,愤愤不平。马丁•路德对法兰克福繁荣 的商业贸易做出的评论颇能代表早期重商主义极力主张通 过海外贸易获取货币差额的心态。他抱怨道:“我们德国人 让全世界都富起来了,而我们自己却越来越穷,因为我们 将越来越多的金银都付给了外国人。正是法兰克福繁荣的 市场交易成为了德国财宝源源外流的黑洞”3。可见,早期 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版,第 151 页。 1 E. 罗尔:《经济思想史》(修订版),Faber & Faber Ltd, London, 1953, 第 66 页。 2 同上书,第 73 页。 3 同上书,第 65 页
重商主义是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他们还不明白 原料贸易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道理。 晚期重商主义最大的进步就在于他们已经看到了原料 贸易与成品贸易之间巨大的利润差额,明白了“握有货物 的人不缺钱花”的道理,主张在必要时,应日日夜夜地寻 找机会把国家的剩余货物以制成品形式推销给外国人,以 换取黄金与白银。晚期重商主义信奉的是贸易差额论,其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 Thomas mun)。 在回击人们指责东印度公司在对外贸易中大量输出货 币的抨击时,托马斯·孟指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 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 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 费他们的为多”1。孟认为,输出货币借以换得商品是增加 财富的重要手段,主张认真研究“如何将我们的金钱加在 我们的商品上面,使它们一块儿输往外国,从而我们可以 获得更多得多的财富”2。因为在孟看来,东印度公司“买 卖的比例”其实正是巨大的贸易利润。根据孟的计算,用 十万英镑从东印度购买来的胡椒,在意大利或土耳其至少 可以卖到七十万英镑。由此,托马斯·孟十分肯定地告诚当 时的人们:“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3 为了实现通过取得海外贸易顺差尽可能占有金银财富 的目的,重商主义在国际贸易政策上坚决地主张采取一系 列强制性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出口抑制进口。重商主义实 行的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集中地体现为政府对贸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59年 版,第4页。 2同上书,第13页。 同上书,第14页
8 重商主义是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他们还不明白 原料贸易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道理。 晚期重商主义最大的进步就在于他们已经看到了原料 贸易与成品贸易之间巨大的利润差额,明白了“握有货物 的人不缺钱花”的道理,主张在必要时,应日日夜夜地寻 找机会把国家的剩余货物以制成品形式推销给外国人,以 换取黄金与白银。晚期重商主义信奉的是贸易差额论,其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Thomas Mun)。 在回击人们指责东印度公司在对外贸易中大量输出货 币的抨击时,托马斯•孟指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 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 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 费他们的为多”1。孟认为,输出货币借以换得商品是增加 财富的重要手段,主张认真研究“如何将我们的金钱加在 我们的商品上面,使它们一块儿输往外国,从而我们可以 获得更多得多的财富”2。因为在孟看来,东印度公司“买 卖的比例”其实正是巨大的贸易利润。根据孟的计算,用 十万英镑从东印度购买来的胡椒,在意大利或土耳其至少 可以卖到七十万英镑。由此,托马斯•孟十分肯定地告诫当 时的人们:“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3。 为了实现通过取得海外贸易顺差尽可能占有金银财富 的目的,重商主义在国际贸易政策上坚决地主张采取一系 列强制性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出口抑制进口。重商主义实 行的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集中地体现为政府对贸 1 托马斯• 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59 年 版,第 4 页。 2 同上书,第 13 页。 3 同上书,第 14 页
易活动,尤其是对同殖民地之间贸易的高度垄断和管制 高筑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以及严格禁止输出金银等等 第二节对重商主义的理论清算 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出生于一个苏格 兰海关官吏家庭,年轻时在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接受 过良好的教育。1748以后的十多年里,亚当·斯密先后任教 于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修辞学、文学、逻辑 学和道德哲学。1764年,斯密辞去教职,专任年轻的约克 公爵( Duke of buccleuch)的私人教师。随约克公爵游历欧 洲大陆两年多回到英国后,在约克公爵的全力资助下,亚 当·斯密得以专心致力于经济学理论研究。1778年起,斯密 被任命为爱丁堡海关专员,1787年曾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 学校长1。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 原因的研究》( I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nations)。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斯密对重商主 义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清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古典国 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斯密经济思想的核心——自由放任 斯密将新兴的资产阶级关于人人都享有生而具之的自 E.罗尔:《经济思想史》(修订版), Faber& Faber ltd, 1953,第142页
9 易活动,尤其是对同殖民地之间贸易的高度垄断和管制、 高筑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以及严格禁止输出金银等等。 第二节 对重商主义的理论清算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生于一个苏格 兰海关官吏家庭,年轻时在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接受 过良好的教育。1748 以后的十多年里,亚当•斯密先后任教 于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修辞学、文学、逻辑 学和道德哲学。1764 年,斯密辞去教职,专任年轻的约克 公爵(Duke of Buceleuch)的私人教师。随约克公爵游历欧 洲大陆两年多回到英国后,在约克公爵的全力资助下,亚 当•斯密得以专心致力于经济学理论研究。1778 年起,斯密 被任命为爱丁堡海关专员,1787 年曾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 学校长 1。亚当·斯密 1776 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 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斯密对重商主 义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清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古典国 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斯密经济思想的核心——自由放任 斯密将新兴的资产阶级关于人人都享有生而具之的自 1 E. 罗尔:《经济思想史》(修订版),Faber & Faber Ltd, London, 1953, 第 142 页
由、生活和拥有财产的“天赋权力”的政治主张引入经济 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自由放任”( Laissez faire)的经济思 想。在斯密看来,在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其自身的物质利益, 且都为着实现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孜孜追求的社会里, 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与垄断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 倘若政府反其道而行之,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则国 民财富自然会极大地涌流出来,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 益不仅没有矛盾,反而还会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是 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Invisible hand)在起着具有决 定意义的支配作用。 对重商主义财富观的批评 斯密首先批评了重商主义将金银等贵金属同财富等同 起来的错误财富观,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不仅仅由黄 金和白银构成,而是还应该包括该国拥有的土地、房产和 各种可供消费的商品”2。开展海外贸易固然可以获得黄金 和白银,但海外贸易更具意义的作用在于开拓国际市场 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增加商品生产,进而增加“一个国 家拥有的真正的财富”( Real Wealth of the Nation)。由此可 见,斯密已经正确地认识到了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所谓“正 真的财富”,其实就是一国所掌握的与别国交换商品的能 力 三、对重商主义借贸易顺差聚敛财富观点的批评 斯密依据大卫·休谟提出的“硬币流量调整机制 ( Specie- flow Adjustment Mechanism)的原理,批评重商主 义者希望通过持续的贸易顺差聚敛金银财富的企图是一相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麦休因出版公司, 1904年版,第416页
10 由、生活和拥有财产的“天赋权力”的政治主张引入经济 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的经济思 想。在斯密看来,在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其自身的物质利益, 且都为着实现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孜孜追求的社会里, 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与垄断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 倘若政府反其道而行之,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则国 民财富自然会极大地涌流出来,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 益不仅没有矛盾,反而还会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是 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在起着具有决 定意义的支配作用。 二、对重商主义财富观的批评 斯密首先批评了重商主义将金银等贵金属同财富等同 起来的错误财富观,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不仅仅由黄 金和白银构成,而是还应该包括该国拥有的土地、房产和 各种可供消费的商品”2。开展海外贸易固然可以获得黄金 和白银,但海外贸易更具意义的作用在于开拓国际市场, 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增加商品生产,进而增加“一个国 家拥有的真正的财富”(Real Wealth of the Nation)。由此可 见,斯密已经正确地认识到了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所谓“正 真的财富”,其实就是一国所掌握的与别国交换商品的能 力。 三、对重商主义借贸易顺差聚敛财富观点的批评 斯密依据大卫•休谟提出的“硬币流量调整机制” (Specie-flow Adjustment Mechanism)的原理,批评重商主 义者希望通过持续的贸易顺差聚敛金银财富的企图是一相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 麦休因出版公司, 1904 年版,第 4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