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基、氨基等。 有机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有可用于阳离子交换的,如有磺酸基、酚羟基、羧 基等官能团的树脂,也有可用于阴离子交换的,如含有氨基等官能团的树脂。 在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是钠离子树脂。 12.1.5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12.1.51活性污泥法 普通曝气法是活性污泥法中最原始的一种处理形式,亦称为传统曝气法。池 为长方形,废水与回流污泥从池的一端进,另一端出,全池呈推流式。传统(推 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见图12.1-8。 目前使用也较广泛是在普通曝气法发展而来的圆形曝气池和阶段曝气活性污 法(见图12.1-9和图12.1-10)。 曝气池 未处理废水(初次澄清池 最终澄清池)出本 回流污泥 图12.1-8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出水 6 放空 进水
303 羧基、氨基等。 有机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有可用于阳离子交换的,如有磺酸基、酚羟基、羧 基等官能团的树脂,也有可用于阴离子交换的,如含有氨基等官能团的树脂。 在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是钠离子树脂。 12.1.5 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12.1.5.1 活性污泥法 普通曝气法是活性污泥法中最原始的一种处理形式,亦称为传统曝气法。池 为长方形,废水与回流污泥从池的一端进,另一端出,全池呈推流式。传统(推 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见图 12.1-8。 目前使用也较广泛是在普通曝气法发展而来的圆形曝气池和阶段曝气活性污 法(见图 12.1-9 和图 12.1-10)。 图 12.1-8 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1.活门2.导流板3.沉淀区4.叶轮5.整流板6.曝气区7.裙边8.回流缝 图121-9圆形曝气沉淀池 未处理度水初次澄清池 最终澄清池出水 剩余污泥 图121-10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延时曝气是为了适应对处理水质要求较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工艺,设计 污泥负荷FM比一般控制在0.kg(BOD5)/(kg·d) MLVSS以下,由于污泥 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污泥处于内源呼吸阶段,剩余污泥量少(甚至不产生剩余 污泥),污泥的矿化程度高,无异臭、易脱水,实际上是废水和污泥好气消化的综 合体。但这种处理工艺主要缺点是池容大、用气量大,建设费和运行费都较高, 而且占地大 氧化沟属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图12.1-11),氧化沟的池型,既是推流式, 又具备完全混合的功能。氧化沟与其他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占地大、投资高、 运行费用也略高的缺点。 废水来自 预处理 横轴转刷 曝气器 二次 1回流污泥
304 1.活门 2.导流板 3.沉淀区 4.叶轮 5.整流板 6.曝气区 7.裙边 8.回流缝 图 12.1-9 圆形曝气沉淀池 图 12.1-10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延时曝气是为了适应对处理水质要求较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工艺,设计 污泥负荷 F/M 比一般控制在 0.1kg(BOD5)/(kg·d)MLVSS 以下,由于污泥 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污泥处于内源呼吸阶段,剩余污泥量少(甚至不产生剩余 污泥),污泥的矿化程度高,无异臭、易脱水,实际上是废水和污泥好气消化的综 合体。但这种处理工艺主要缺点是池容大、用气量大,建设费和运行费都较高, 而且占地大。 氧化沟属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图 12.1-11),氧化沟的池型,既是推流式, 又具备完全混合的功能。氧化沟与其他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占地大、投资高、 运行费用也略高的缺点
图121-11氧化沟及氧化沟系统平面图 12.1.5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 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得到净化。生物膜法有滴滤池、塔滤池、接 触氧化池及生物转盘等型式 12.1.53厌氧生物处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 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 也称厌氧消化 随着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广泛应用,厌氧生物处理法有了很大发展。 厌氧消化工艺由普通消化法逐渐演变发展为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法、上流 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法、厌氧流化床法等。 普通厌氧消化池又称传统消化池。消化池常用密闭的圆柱形池。废水定期或 连续进入池中,经消化的污泥和废水分别由消化池底和上部排出,所产生的沼气 从顶部溢出。为使进料和厌氧污泥充分接触,使所产生的沼气气泡及时逸出,池 内设有搅拌装置。进行中温和高温消化时,常需对消化液进行加热。 厌氧接触法又称厌氧活性污泥法。工艺上与好氧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相类似。 污水进入消化池后,迅速地与池内混合液混合,污、水充分接触。厌氧池排出的 混合液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污水沉淀池上部排出,沉淀污泥回流至消化池 (见图121-12)。 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操作较为简单、有较大的耐冲击负荷的特点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简称UASB反应器,如图12.1-13所示,废水自 下而上通过UASB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底部有一高浓度(污泥浓度可达60~ 80g/L)、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此转化为CH4和CO2。 UASB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池,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被分离的消化 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对于一般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当水温在30℃左右时,负荷可达10~20 kg COD (m3·d)。 试验结果表明,一个良好的UASB反应器可形成稳定的生物相,较大的絮体 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有机负荷去除率高,不需搅动设备。对负荷冲击、温度和
305 图 12.1-11 氧化沟及氧化沟系统平面图 12.1.5.2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 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得到净化。生物膜法有滴滤池、塔滤池、接 触氧化池及生物转盘等型式。 12.1.5.3 厌氧生物处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 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 也称厌氧消化。 随着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广泛应用,厌氧生物处理法有了很大发展。 厌氧消化工艺由普通消化法逐渐演变发展为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法、上流 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法、厌氧流化床法等。 普通厌氧消化池又称传统消化池。消化池常用密闭的圆柱形池。废水定期或 连续进入池中,经消化的污泥和废水分别由消化池底和上部排出,所产生的沼气 从顶部溢出。为使进料和厌氧污泥充分接触,使所产生的沼气气泡及时逸出,池 内设有搅拌装置。进行中温和高温消化时,常需对消化液进行加热。 厌氧接触法又称厌氧活性污泥法。工艺上与好氧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相类似。 污水进入消化池后,迅速地与池内混合液混合,污、水充分接触。厌氧池排出的 混合液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污水沉淀池上部排出,沉淀污泥回流至消化池 (见图 12.1-12)。 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操作较为简单、有较大的耐冲击负荷的特点。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简称 UASB 反应器,如图 12.1-13 所示,废水自 下而上通过 UASB 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底部有一高浓度(污泥浓度可达 60~ 80g/L)、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此转化为 CH4 和 CO2。 UASB 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池,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被分离的消化 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对于一般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当水温在 30℃左右时,负荷可达 10~20kg COD/ (m3·d)。 试验结果表明,一个良好的 UASB 反应器可形成稳定的生物相,较大的絮体 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有机负荷去除率高,不需搅动设备。对负荷冲击、温度和
pH值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 消化气 抽真空 出水 2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1.混合接触池(消化池)2.沉淀池3.真空脱气器 图121-12加速澄清池示意 消化气 出水 澄清区 悬浮污泥层 污泥层 进水 图12.1-13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306 pH 值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 1.混合接触池(消化池) 2.沉淀池 3.真空脱气器 图 12.1-12 加速澄清池示意 图 12.1-13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