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几乎同时写成的《科学技 术工作计划草稿》,在内容上和前者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苏维 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设想的一种具体 化。它反映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列宁要求 国民经济计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求国家管理工作与科学家 的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稿》中,列 宁建议 “成立一系列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以便尽快制定俄国的 工业改造和经济发展计划”(本卷第212页)。在这篇文献中,列 宁还第一次提出了国家电气化的思想,他要求特别注意促进工业 和运输业的电气化以及在农业中运用电力。 1918年5月发表的《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 文,是本卷中另一篇有重大意义的著作。如果说《苏维埃政权的 当前任务》主要是从正面论述党所面临的重大任务的话,那么 《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则是采取了论战的形式。列 宁在文章中批驳了 “左派共产主义者” 在国际国内一系列问题上 的观点和策略原则。 列宁首先驳斥了“左派”在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的错误论调, 指出反对缔结和约的人,是主张在条件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情 况下去同帝国主义作战,从而落入帝国主义者的圈套。 在国内政策方面,“左派”认为党的领导是“向资产阶级及其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卒投降”,苏维埃共和国在“右派布尔什维 克倾向” 的影响之下有 “演变到国家资本主义去” 的危险。列宁 针锋相对地指出,“左派” 根本不懂得,“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 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本卷第274页)。列 宁在文章中对当时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作了科学的分析,第一次 前 言
和《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几乎同时写成的《科学技 术工作计划草稿》,在内容上和前者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苏维 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设想的一种具体 化。它反映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列宁要求 国民经济计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求国家管理工作与科学家 的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稿》中,列 宁建议 “成立一系列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以便尽快制定俄国的 工业改造和经济发展计划”(本卷第212页)。在这篇文献中,列 宁还第一次提出了国家电气化的思想,他要求特别注意促进工业 和运输业的电气化以及在农业中运用电力。 1918年5月发表的《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 文,是本卷中另一篇有重大意义的著作。如果说《苏维埃政权的 当前任务》主要是从正面论述党所面临的重大任务的话,那么 《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则是采取了论战的形式。列 宁在文章中批驳了 “左派共产主义者” 在国际国内一系列问题上 的观点和策略原则。 列宁首先驳斥了“左派”在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的错误论调, 指出反对缔结和约的人,是主张在条件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情 况下去同帝国主义作战,从而落入帝国主义者的圈套。 在国内政策方面,“左派”认为党的领导是“向资产阶级及其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卒投降”,苏维埃共和国在“右派布尔什维 克倾向” 的影响之下有 “演变到国家资本主义去” 的危险。列宁 针锋相对地指出,“左派” 根本不懂得,“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 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本卷第274页)。列 宁在文章中对当时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作了科学的分析,第一次 前 言
指明了俄国在过渡时期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反复论证了国家资 本主义在苏维埃俄国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驳斥了 “左派” 认为国 家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不能相容的论调,指出在当时的俄国, 国家资本主义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可靠道路。 列宁在同 “左派” 的论战中精辟地阐明了社会化大生产与无 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两个必要条件即经济条件和政治条 件的思想。他指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 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 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同时,无 产阶级若不在国家内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也是无从设想的 (本 卷第279页)。 列宁在文章中再一次驳斥了 “左派” 反对利用资本主义遗留 下来的科学技术专家的错误主张。列宁说,只有那些懂得不向托 拉斯的组织者学习就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人,才配称为共产主义 者。因为社会主义并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要靠夺得政权的工人 阶级先锋队掌握和运用托拉斯所创造的一切有用的经验去建立 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从资本主义的第一流的专家那里才能学到 组织大生产的本领。 争取粮食的斗争,实际上是一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当时, 国内饥荒极端严重,人心浮动。苏维埃政权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命 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问题的解决。因此,反映这一斗争的 文献在本卷中占了很大篇幅。它们是:《关于粮食专卖法令的要 点》及其《补充》、《人民委员会关于动员工人同饥荒作斗争的决定 草案》、《论饥荒(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关于组织征粮队》等等。 《经济政策特别是银行政策的要点》、《在全俄苏维埃财政部门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二 卷
指明了俄国在过渡时期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反复论证了国家资 本主义在苏维埃俄国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驳斥了 “左派” 认为国 家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不能相容的论调,指出在当时的俄国, 国家资本主义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可靠道路。 列宁在同 “左派” 的论战中精辟地阐明了社会化大生产与无 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两个必要条件即经济条件和政治条 件的思想。他指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 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 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同时,无 产阶级若不在国家内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也是无从设想的 (本 卷第279页)。 列宁在文章中再一次驳斥了 “左派” 反对利用资本主义遗留 下来的科学技术专家的错误主张。列宁说,只有那些懂得不向托 拉斯的组织者学习就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人,才配称为共产主义 者。因为社会主义并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要靠夺得政权的工人 阶级先锋队掌握和运用托拉斯所创造的一切有用的经验去建立 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从资本主义的第一流的专家那里才能学到 组织大生产的本领。 争取粮食的斗争,实际上是一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当时, 国内饥荒极端严重,人心浮动。苏维埃政权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命 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问题的解决。因此,反映这一斗争的 文献在本卷中占了很大篇幅。它们是:《关于粮食专卖法令的要 点》及其《补充》、《人民委员会关于动员工人同饥荒作斗争的决定 草案》、《论饥荒(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关于组织征粮队》等等。 《经济政策特别是银行政策的要点》、《在全俄苏维埃财政部门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二 卷
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件,反映了列宁领导党和政府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具体活动。 编入本卷的《在索科利尼基俱乐部群众大会上的讲话》、《在西 蒙诺沃分区群众大会上的讲话》、《就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叛乱同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消息报〉记者的谈话》、《在莫斯科省工厂委 员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抗议德国政府占领克里木》等,反映了 列宁领导党和国家在同国内外反革命进行斗争、建立苏维埃国家 防御能力方面的卓越活动。 在编入本卷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中,第四 章的一部分、第五章到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前面部分是《列宁全集》 第一版没有收入的。新编入的这几章连同原来的几章一起,与《苏 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在内容上有密切的联系。 《附录》部分刊载的文献,反映了列宁在准备有关的报告、讲话 和著作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列宁的有关 著作中发挥的思想。有些观点的表述比正文更加鲜明突出。例如 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的几个提纲》中,在说明要学习 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时,就直接借用了算术公式来表述: “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 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 社会主 义。”(本卷第520页) 收入本卷的文献,从各个方面反映和记录了夺得政权的俄国 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着手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坚苦卓绝的斗争和所取得的经验教 训。正如列宁所说,当俄国开始进行伟大的改造的时候,在这个国 家取得了胜利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功绩,就在于他们已经在实践上 前 言
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件,反映了列宁领导党和政府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具体活动。 编入本卷的《在索科利尼基俱乐部群众大会上的讲话》、《在西 蒙诺沃分区群众大会上的讲话》、《就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叛乱同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消息报〉记者的谈话》、《在莫斯科省工厂委 员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抗议德国政府占领克里木》等,反映了 列宁领导党和国家在同国内外反革命进行斗争、建立苏维埃国家 防御能力方面的卓越活动。 在编入本卷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中,第四 章的一部分、第五章到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前面部分是《列宁全集》 第一版没有收入的。新编入的这几章连同原来的几章一起,与《苏 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在内容上有密切的联系。 《附录》部分刊载的文献,反映了列宁在准备有关的报告、讲话 和著作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列宁的有关 著作中发挥的思想。有些观点的表述比正文更加鲜明突出。例如 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的几个提纲》中,在说明要学习 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时,就直接借用了算术公式来表述: “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 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 社会主 义。”(本卷第520页) 收入本卷的文献,从各个方面反映和记录了夺得政权的俄国 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着手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坚苦卓绝的斗争和所取得的经验教 训。正如列宁所说,当俄国开始进行伟大的改造的时候,在这个国 家取得了胜利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功绩,就在于他们已经在实践上 前 言
直接着手实现那些以前只是在理论上抽象地提出的任务。列宁说, 不管俄国革命和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可能经历多么痛苦的曲折,俄 国工人阶级所取得的经验是不会被忘掉的,它已经载入史册,未来 的国际革命将根据这个经验来建造自己的社会主义大厦。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一版相应时期所收文献增加37篇, 其中有《在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 的讲话的提纲》、《同〈每日新闻报〉记者阿·兰塞姆的谈话》、《对关 于各种保险事业实行国家监督的法令草案的意见》、《〈苏维埃政权 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第四章至第十章(部分)、《人民委员会关于 监督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经费开支的决定草案》、《人民委员会关 于水路运输问题的决定草案》、《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团会 议上关于劳动义务制问题的讲话》、《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 团会议上的讲话》、《对关于向外省派遣委员的规定的法令草案的 补充》、《在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五金工会中央委员会和最高国民 经济委员会代表联席会议上的讲话》、《致顿河共和国苏维埃第一 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对登记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的法令草 案的补充》、《人民委员会关于糖用甜菜种植贷款的决定》、《关于建 立全俄疏散委员会的法令草案》、《对人民委员会关于给农业供应 生产工具和金属的法令草案的补充》、对《人民委员会关于播种面 积组织处的法令草案的补充》、《关于农业人民委员部领导问题事 先协商会议的决定草案》、《对粮食专卖法令的补充》、《人民委员会 关于动员工人同饥荒作斗争的决定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燃料 的决定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汽车运输的决定草案》、《关于各自 单独收购粮食》、《关于同饥荒作斗争的措施》、《同最高国民经济委 员会和工商业人民委员部关于城乡商品交换条件的协议草稿》、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二 卷
直接着手实现那些以前只是在理论上抽象地提出的任务。列宁说, 不管俄国革命和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可能经历多么痛苦的曲折,俄 国工人阶级所取得的经验是不会被忘掉的,它已经载入史册,未来 的国际革命将根据这个经验来建造自己的社会主义大厦。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一版相应时期所收文献增加37篇, 其中有《在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 的讲话的提纲》、《同〈每日新闻报〉记者阿·兰塞姆的谈话》、《对关 于各种保险事业实行国家监督的法令草案的意见》、《〈苏维埃政权 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第四章至第十章(部分)、《人民委员会关于 监督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经费开支的决定草案》、《人民委员会关 于水路运输问题的决定草案》、《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团会 议上关于劳动义务制问题的讲话》、《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 团会议上的讲话》、《对关于向外省派遣委员的规定的法令草案的 补充》、《在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五金工会中央委员会和最高国民 经济委员会代表联席会议上的讲话》、《致顿河共和国苏维埃第一 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对登记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的法令草 案的补充》、《人民委员会关于糖用甜菜种植贷款的决定》、《关于建 立全俄疏散委员会的法令草案》、《对人民委员会关于给农业供应 生产工具和金属的法令草案的补充》、对《人民委员会关于播种面 积组织处的法令草案的补充》、《关于农业人民委员部领导问题事 先协商会议的决定草案》、《对粮食专卖法令的补充》、《人民委员会 关于动员工人同饥荒作斗争的决定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燃料 的决定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汽车运输的决定草案》、《关于各自 单独收购粮食》、《关于同饥荒作斗争的措施》、《同最高国民经济委 员会和工商业人民委员部关于城乡商品交换条件的协议草稿》、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二 卷
《对〈国有化企业管理条例〉草案的意见》、《人民委员会关于图书馆 工作的决定草案》、《对关于组织贫苦农民和对贫苦农民的供应的 法令草案的意见》、《对人民委员会关于国家建筑工程委员会组成 人员的决定草案的意见》、《人民委员会关于整顿铁路运输的决定 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给制革业总委员会拨款的决定草案》、《人 民委员会关于给中央纺织工业委员会贷款的决定草案》、《关于苏 维埃政权的民主制和社会主义性质》、《同〈人民政治日报〉记者的 谈话》、《人民委员会关于保证向农民提供农业机械的决定草案》、 《人民委员会关于未执行〈共和国纪念碑法令〉问题的决定草案》、 《俄罗斯联邦宪法第二章第二十条草稿》、《在普列斯尼亚区群众大 会上的讲话》等等以及《附录》中的全部文献。 前 言
《对〈国有化企业管理条例〉草案的意见》、《人民委员会关于图书馆 工作的决定草案》、《对关于组织贫苦农民和对贫苦农民的供应的 法令草案的意见》、《对人民委员会关于国家建筑工程委员会组成 人员的决定草案的意见》、《人民委员会关于整顿铁路运输的决定 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给制革业总委员会拨款的决定草案》、《人 民委员会关于给中央纺织工业委员会贷款的决定草案》、《关于苏 维埃政权的民主制和社会主义性质》、《同〈人民政治日报〉记者的 谈话》、《人民委员会关于保证向农民提供农业机械的决定草案》、 《人民委员会关于未执行〈共和国纪念碑法令〉问题的决定草案》、 《俄罗斯联邦宪法第二章第二十条草稿》、《在普列斯尼亚区群众大 会上的讲话》等等以及《附录》中的全部文献。 前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