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技术法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 筑用地标准》规定:居住区绿地率为30%;人均公共绿地为 3m2/人,其中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2m2/人,小区级公 绿地为人均lm2/人 小区级公共绿地面积:小区中心游园面积+居住生活单元 组团绿地面积。 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 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居 住小区公共绿地应不少于m2/人,居住区应不少于1.5m2 人
二、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技术法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 筑用地标准》规定:居住区绿地率为30%;人均公共绿地为 3m2/人,其中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2m2/人,小区级公 共 绿地为人均lm2/人。 小区级公共绿地面积:小区中心游园面积+居住生活单元 组团绿地面积。 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 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居 住小区公共绿地应不少于lm2/人,居住区应不少于1.5m2 / 人
三、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1.统一布局,系统规划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以绿地为主,小品点缀 4.利用为主,适当改造 5.突出特色,强调风格 6.功能实用,经济合理
三、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1.统一布局,系统规划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以绿地为主,小品点缀 4.利用为主,适当改造 5.突出特色,强调风格 6.功能实用,经济合理
四、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1.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乡 土树种 2.在夏热冬冷地区,注意选择树形优美、冠大荫浓的落时 阔时乔木,以利居民夏季遮荫、冬季晒太阳。 3.在公共绿地的重点地段或居住庭院中,以及儿童游戏场 附近,注意选择常绿乔木和开花灌木,以及宿根球根花卉和自 播繁衍能力强的|~2年生花卉。 4.在房前屋后光照不足地段,注意选择耐阴植物,在院落 围墙和建筑墙面,注意选择攀缘植物,实行立体绿化和遮蔽丑 陋之物。 5.允分考虑园林植物的保健作用,注意选择松柏类、香料 和香花植物等;
四、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1.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乡 土树种。 2.在夏热冬冷地区,注意选择树形优美、冠大荫浓的落时 阔时乔木,以利居民夏季遮荫、冬季晒太阳。 3.在公共绿地的重点地段或居住庭院中,以及儿童游戏场 附近,注意选择常绿乔木和开花灌木,以及宿根球根花卉和自 播繁衍能力强的 l~2年生花卉。 4.在房前屋后光照不足地段,注意选择耐阴植物,在院落 围墙和建筑墙面,注意选择攀缘植物,实行立体绿化和遮蔽丑 陋之物。 5.允分考虑园林植物的保健作用,注意选择松柏类、香料 和香花植物等;
二)、配置方式的确定 1植物种类搭配要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2植物配置要讲究时间和空间景观的有序变化 3植物配置方式要多种多样
(二)、配置方式的确定 1 植物种类搭配要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2 植物配置要讲究时间和空间景观的有序变化 3 植物配置方式要多种多样
6-3居住区各类绿地设计 公共绿地设计 (一)、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是为整个居住区的居民服务的。通常布置在居住区中心位 置,以方便居民使用。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约10min左右的路程,服务半 径以800-1000m为宜。 居住区公园面积通常较大,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应有一定的地形地 貌、小型水体、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构成要素除树木花草外,有适当比 例的小品建筑、场地设施;居住区公园由于面积较市、区级公园小,空间 布局较为紧凑,各功能区或景区空间节奏变化较快。 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 游园时门集中,多在一早一晚,因此,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 物的布置,成为居住区公园布局的特色
6—3居住区各类绿地设计 一、公共绿地设计 (一)、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是为整个居住区的居民服务的。通常布置在居住区中心位 置,以方便居民使用。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约10min左右的路程,服务半 径以800—1000m为宜。 居住区公园面积通常较大,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应有一定的地形地 貌、小型水体、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构成要素除树木花草外,有适当比 例的小品建筑、场地设施;居住区公园由于面积较市、区级公园小,空间 布局较为紧凑,各功能区或景区空间节奏变化较快。 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 游园时间集中,多在一早一晚,因此,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 物的布置,成为居住区公园布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