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OCL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在功放电路中,用单电源接法电容耦合输出的为OTL电路双电源接法无电容耦合输出的为OCL电路功放电路的状态为甲乙类工作状态,功放复合管的导电极性由第一个三极管(Q1或Q2)决定。静态时,Q1、Q2应工作在微导通状态。电路静态功耗小并能克服交越失真功放两对复合管的基极偏置电路由R4、R5、Rw1、D1、D2组成,静态电流lQ:lQ=(Vcc-2Vp)/(R4+R5+Rw1)。二极管D的材料应与三极管Q的相同。R7、R8用于减少复合管的穿透电流,提高电路稳定性,一般取100--200Q。R6、R9为平衡电阻,可使Q1、Q2的输出对称一般取50-100Q。(在两个功率管的发射极支路上均串联0.2-1Q的反馈电阻,能改善功放电路的性能)。R10与C4组成消振电路,有利于消除电感性扬声器易引起的高频自激,改善功放的高频特性62025/11/15长江大学龙从玉
2025/11/15 长江大学 龙从玉 6 在功放电路中,用单电源接法电容耦合输出的为OTL电路, 双电源接法无电容耦合输出的为OCL电路。 功放电路的状态为甲乙类工作状态,功放复合管的导电极性 由第一个三极管(Q1或Q2)决定。静态时,Q1、Q2应工作在 微导通状态。电路静态功耗小并能克服交越失真。 功放两对复合管的基极偏置电路由R4、R5、RW1、D1、D2 组成,静态电流IQ :IQ=(VCC-2VD)/(R4+R5+RW1)。二极管D的材 料应与三极管Q的相同。 R7、R8用于减少复合管的穿透电流,提高电路稳定性,一般 取100-200 Ω 。R6、R9为平衡电阻,可使Q1、Q2的输出对称 ,一般取50-100 Ω 。(在两个功率管的发射极支路上均串联 0.2-1 Ω的反馈电阻,能改善功放电路的性能)。 R10与C4组成消振电路,有利于消除电感性扬声器易引起的 高频自激,改善功放的高频特性。 5.2 OCL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
5.3功放驱动电路设置与增益计算功放电路的运放主要完成信号电压放大任务,采用自举式同相交流电压放大器。C1输入耦合电容,C2是自举电容,同时有隔直流的作用Re与RpF组成反馈电路,与R1共同确定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功放级的总电压增益为:Au=1+(R+RpF)/R1。5.4功放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自激的消除功放电路参数应完全对称,静态时功放对称中点(输出端)的电压UA=O,是交流零点,(因单电源的OTL电路的参考电压由分压电路取得,电路交流零点的静态电压UA=Vcc/2)功放电路的静态电流由lo决定,1o过小会有交越失真,lQ过大则会使功放的效率下降,一般可取lQ~2-3mA。三极管Q1、Q2静态基极电压为UA±Vp,在±0.5V左右由于电源内阻可能对某级电路产生正反馈而出现自激,可并联接入几百uF的去耦滤波电容消除。2025/11/15长江大学龙从玉
2025/11/15 长江大学 龙从玉 7 功放电路的运放主要完成信号电压放大任务,采用自举式 同相交流电压放大器。C1输入耦合电容,C2是自举电容,同 时有隔直流的作用。 RF与RPF组成反馈电路,与R1共同确定运算电路的比例系 数,功放级的总电压增益为:Au=1+(RF+RPF)/R1。 5.4 功放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自激的消除 功放电路参数应完全对称,静态时功放对称中点(输出端) 的电压UA=0,是交流零点,(因单电源的OTL电路的参考电压 由分压电路取得,电路交流零点的静态电压UA=VCC/2) 功放电路的静态电流由IQ决定,IQ过小会有交越失真, IQ过 大则会使功放的效率下降,一般可取IQ ≈2-3mA。三极管Q1、 Q2静态基极电压为UA±VD,在±0.5V左右。 由于电源内阻可能对某级电路产生正反馈而出现自激,可并 联接入几百uF的去耦滤波电容消除。 5.3 功放驱动电路设置与增益计算